人這輩子最大的“覺醒”:要搞明白,這兩套江湖規則

舒山有鹿 2024-05-15 11:54:15

 

01

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精英和普通人的行事准則,真的是一樣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精英有他們“不外傳”的一套,普通人有他們爲人處世的一套。正是因爲這兩套不一樣,所以才存在兩個群體的差距。

衆所周知,人類社會是按照“二八法則”構成的。20%的精英擁有80%的資源,而80%的普通人只能爲了20%的資源而苦苦內卷。

普通人,要想成爲精英,就需要在80%的普通人群體中脫穎而出,同時擠掉某些精英。這難度,可謂是難如登天。

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爲普通人的行爲准則,無法支持他們走向人生巅峰。就好比,在叢林世界,野獸抱著綿羊思維,那它能生存下去嗎?基本都會被強大的野獸吃掉。

人這輩子最大的覺醒,就在于,要及時搞明白這兩套江湖規則。

02

在短視頻當中,相信我們都聽過成功人士的演講。

聽完這些成功人士的演講,你會有什麽感覺?貌似沒啥感覺,因爲他們所講的,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並沒有什麽新穎之處。

有的成功人士說,自己是靠堅持,取得成功的;有的成功人士說,自己是靠情懷,取得成功的;有的成功人士說,自己是靠努力,取得成功的......

是不是滿滿的“雞湯文學”風格?問題就來了,難道說這些成功人士,真的是靠“雞湯文學”取得成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人類社會,就是一個升級版的叢林世界,遵循的,其實是更高一級的“叢林法則”,競爭更爲殘酷。你想想,雞湯文學,怎麽可能讓人取得成功呢?

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成功人士的公開演講,都只是說“場面話”,而不敢將真正的成功秘訣公之于衆。

就好比金庸武俠中的“辟邪劍法”和“葵花寶典”,誰會把“欲練此功,必先自宮”的本質說出來呢?誰都不會說。

03

江湖,有兩套規則,你我這些普通人所接觸的,是明面上的仁義道德規則。

了解曆史、哲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孔子的“儒家思想”。儒家的核心,就是以“仁德”爲基礎,去爲人處世。

如果按照單純的“仁德”思想,是無法幫助諸侯稱霸的。所以,到了荀子時期,荀子將儒家思想,以及法家思想融爲一體,開創了“外儒內法”的先河。

荀子有兩個大名鼎鼎的弟子,一個是李斯,一個是韓非子,這兩人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斯,乃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千古一相。韓非子,乃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問題是,這兩人都走了法家的極端,而缺乏“外儒”的外衣,以至于秦朝二世而亡。到了漢朝,尤其是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改造儒家,才真正到了“外儒內法”的時代。

外儒,指的是,表面上,要遵循仁義道德的規則。內法,指的是,背地裏,要以“法術勢”的一套來生存。法,就是嚴刑峻法;術,就是馭人之術;勢,就是心理威壓。

我們這些普通人,所接觸到的,就是“外儒”。而真正的精英,所接觸到的,是“內法”。

04

我們所說的“人情世故”,就屬于第二套規則,可以歸納爲“拿捏人心”的潛規則。

上文談到的內法,就跟“拿捏人心”有關。法家有這樣一句名言:“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

你不知道真正的規則,那你就會對規則感覺到恐懼。比如說,老板不將規則講明白,員工犯了錯,就會自責,老板將趁勢拿捏員工。

在《三國演義》當中,曹操恰恰是這方面的集大成者。陳琳罵了曹操,曹操非但不責怪陳琳,還重賞了他。許攸罵了曹操,曹操直接殺了許攸。

後來,更是搞出了“夢中殺人”的戲碼。誰也看不懂曹操,曹操就占據了優勢,進而達到了駕馭人心的目的。這,不就是上文談到的“法術勢”嗎?

普通人,只懂“外儒”的一套,在複雜的世道中,要麽被淘汰,要麽成爲別人的盤中餐。而“內法”的一套,才是混出頭的關鍵。

說得直白一點,“外儒”的一套,只會培養老實人。而“內法”的一套,才是取得成功的“帝王心術”。

05

寫到最後

這個世界有兩套規則,一套是明面上的仁義道德規則,另外一套是隱藏在背後的駕馭人心規則。可以概括爲,外儒內法。

談到這裏,我們再來思考一個問題,爲什麽“外儒”容易做到,而“內法”,普通人都做不到呢?很簡單,因爲“內法”的難度很大。

就好比漢朝初期的張良,只有得到黃石公的《素書》,才能搞懂帝王之術。

綿羊要想學“狼術”,就只能找狼求學。問題是,狼不會將“狼術”教給羊,只會教育羊要善良。

文/舒山有鹿

2 阅读:438

舒山有鹿

簡介:情感作家,勵志達人,你有煩惱,我來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