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回顧】兩山輪戰背後:昆明軍區的和平策略與越軍的誤判

小文哥來了 2024-03-20 13:27:19

1984年8月5日,昆明軍區的11軍32師接替14軍,繼續在老山陣地與越軍進行兩山輪戰。在此之前的712戰鬥中,越軍損失慘重,死亡人數達到數千,炮彈也幾乎消耗殆盡。由于越軍自身無法大規模生産炮彈,他們在短期內失去了炮火支援,只能等待蘇聯的援助。

在與32師的戰鬥中,越軍不得不限制炮彈的發射規模和頻率。然而,就在32師准備利用我軍的炮火優勢奪取敵人防守高地的時候,昆明軍區下達了新的命令。這個命令要求32師在作戰時必須遵守三個原則:不主動炮擊,不主動越境,不主動宣傳。

這個命令的背後,是昆明軍區對越軍可能有和談意向的判斷。在712戰鬥後,越軍元氣大傷,一線作戰收斂,外交情緒放緩,顯得希望停止戰鬥,轉向協商談判。爲了盡快結束兩國的邊境沖突,實現和平,昆明軍區向越軍展示了誠意,下達了這個三部原則的命令。

然而,越軍並沒有領情。他們看到32師在被攻擊時不還擊,在被侮辱時不還口,誤以爲我軍膽怯,不敢再戰。因此,越軍逐步加大了對32師的炮擊和攻擊的力度。僅僅20天,32師就有129人傷亡,丟失了部分陣地。

在這種情況下,昆明軍區撤回了前面的命令,允許32師全力以赴,與越軍進行殊死的較量。結果,32師成功地收複了之前丟失的陣地。

1984年12月,11軍32師完成了任務,撤出了老山陣地。1985年,32師的師長劉玉尊轉業,成爲了兩山輪戰期間唯一一位轉業的市級幹部。這段曆史,見證了我國軍隊爲了兩國的和平,做出的巨大犧牲和讓步。然而,越南方面並沒有珍惜這個難得的和平機會,反而在收到蘇聯援助後,加大了對32師的攻擊。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曆史教訓。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