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VS上座部佛教,你知道哪個更正統嗎?

我叫小凡 2024-04-02 23:20:37

大約2500年前佛陀在印度創立了佛教,此後其勢力範圍不斷擴大。尤其到了公元前3世紀,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成爲佛教信徒後,佛教一躍興盛起來。學界普遍認爲,大概在這段時期,佛教從印度全域甚至擴大到了斯裏蘭卡。

在斯裏蘭卡,此時傳入的佛教克服了種種困難,基本保持了最初形態傳承至今。其後,這支佛教還經斯裏蘭卡傳入東南亞,一直延續了下來。因此,現在流行于斯裏蘭卡和東南亞的佛教,即所謂的“上座部佛教(南傳佛教)”保留了最接近佛教創立初期的形態。

誰都能成爲佛陀的大乘佛教

另一方面,釋迦牟尼圓寂大約500年後,宣說新教義的佛教在印度本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新型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從印度周邊地區傳入中國。這類與釋迦牟尼宣說的佛教不同的新型佛教,統稱爲大乘佛教。

下面對大乘佛教的特性簡單介紹一二。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主張凡人出家成爲僧伽的一員,然後在此基礎上堅持清苦的修行生活,就能夠“作爲佛陀的弟子開悟”證入涅槃。這類“作爲佛陀弟子開悟的人”叫做阿羅漢。阿羅漢從已然開悟這點而言,其身份與佛陀,即釋迦牟尼一樣高貴,但慈悲心和智慧的深度還不及佛陀。雖是聖人,但終歸還是佛陀的弟子。換而言之,在最早的佛教教義裏,我等肉胎凡人唯一的最高果位,就是遵從佛陀教義的指導,成爲阿羅漢。換言之,我們自身是不可能成爲佛陀的。

但在大乘佛教中,通往開悟之路的結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開始主張“誰都能修煉成佛,通往成佛的道路更加寬廣了”。換個說法,等于是說“誰都能成爲這世上最高的聖者”。

釋迦牟尼只在佛經裏說過“你們要以阿羅漢爲目標”。他絕對不會說“像我一樣成爲佛陀”之類的話,也沒說過“有成佛的方法”。因此,大乘佛教的創始人們想要主張“誰都能修煉成佛”,就需要創作不同于以往經典的別的新經。這些新經都有如下共通前提。

“我雖然在其他經裏說過出家修行之人能夠修成阿羅漢,但那終究只是引領你們入門的說法。其實這個教義的背後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真理體系,在理解這一體系的基礎上再去修行,你就能成佛,而不是阿羅漢。那麽現在,我便要與你講講這究極的真理體系,你可要聽好了。”

大乘佛教的創始人們把這一場景作爲基本格式,再將各自思考的“究極的真理體系”僞托釋迦牟尼之口寫成文章。它們就是般若經、法華經、淨土經典類、密教經典類等大乘經典。不同群體各自創造了不同的“究極的真理體系”,作爲佛經推廣開去,因此現存數量衆多的大乘經典其實是多種思想的集合體。

把原本的佛教演繹得更具魅力

這些內容多樣的大乘佛教經典群,和釋迦牟尼宣說的原始佛教,作爲“釋迦牟尼的佛法”一並傳入了中國,大致就是在公元1、2世紀。

百花齊放的教義宣說著南轅北轍的思想,卻都作爲釋迦牟尼語錄一並傳來,最初讓中國的知識分子陷入混亂,不過最終他們還是達成了共識——“雖然傳來的佛法全都是釋迦牟尼親口說過的,但他是根據不同狀況,有些說得淺顯,有些說得深奧,所以才有了出入。”他們承認所有佛經都是釋迦牟尼親述之詞,卻認爲不同佛經有高下之分,以此從理論上嘗試對不同經典之間內容的龃龉進行統一。然後,他們試圖去辨別哪部經書水平最高,換言之,辨別哪部經才是講述了究極真理的佛經,然後將之視作真正的佛教去接受。

但是,選擇哪部經作爲究極的真理,完全依靠讀經者個人的判斷。做出不同判斷的人,自然選擇不同的經典,然後廣收信徒,擴大各自的影響力,最終就出現了多個信奉不同經典的教團並立的局面。這就是佛教“宗派”的起源。

中國認爲傳承釋迦牟尼親述教義的經典和各類大乘經典“都是釋迦牟尼說過的話”,在這個前提下,再去閱讀經書後,幾乎都被大乘經典所吸引。因爲大乘經典本來就是在原本的佛教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讓它變得更具魅力的産物。而且其中包含的神秘主義元素也與當時的中國思想不謀而合。

于是中國佛教就成了清一色的大乘佛教。雖然宗派林立,但無一不是以大乘佛教的經典爲基礎確立的。而釋迦牟尼創始的原始佛教就被排擠到了角落,還被冠以“小乘佛教”的。

1 阅读:113
评论列表
  • 2024-04-03 10:45

    大乘佛教比小乖佛教教義要高深許多。假如大乘佛教經典不是佛所說,豈不是說有許多大乘佛教經典作者都比佛要牛*的多[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4-03 07:30

    阿彌陀佛[玫瑰]

猜你喜歡

我叫小凡

簡介:自媒體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