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校園?農村小學生下課、放學紮堆“打煙牌”,該不該禁止?

鋤禾園農事 2024-04-26 00:25:37

雖說現在農村很少見到年輕人了,因爲都去城裏務工。可還是有不少務工人員的孩子留在了農村上學。他們一般都被稱作“留守兒童”,由農村老人代爲照看。老人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比起年輕人,有脫節,一般只要健康成長就起到了看護的目的,只要聽話不惹事,也就不怎麽管孩子了。

只不過最近可能遠方的您又有的擔心了,因爲在農村小學生裏,流行起了一個名曰“打煙牌”的遊戲。甚至不少小學生愛上“拍煙牌”之後,爲了尋找制作煙卡的煙盒,還特地翻垃圾桶……

打煙牌的遊戲規則很簡單,需要孩子們收集各種圖案各種品牌的廢棄煙盒,折疊好了之後做成長方形的卡片,用吹氣、拍掌燈各種方式,在地面上輪流拍,誰能把對方的煙牌翻面,就算贏。獎品也簡單,就是對方的煙牌歸你了。

研究一番之後,鋤禾君突然覺得,這不就和鋤禾君小時候玩的集某浣熊方便面卡片、小時候玩的拍畫、紙螃蟹,甚至是彈珠差不多麽。

但在一些留守子女的家長眼中,這玩煙卡,就變成了“讓孩子學壞”,甚至能嚴重到會“毀了孩子”的地步。咋回事呢?

鋤禾君總結了一下,大概集中在這麽幾個方面:

過早的接觸香煙盒,會讓孩子有吸煙的可能。

他們爲了收集煙盒要花費很多精力,並且除了盯著自家的煙盒外,一切親戚的煙盒都是他們盯著的對象。

甚至有的孩子爲了玩“煙卡”,對香煙的了解程度,都超過了成年人。

在網上,還有專門以煙卡爲賣點的商家。

如果家裏沒人抽煙怎麽辦呢?沒關系,因爲在學校周邊的小商店裏,也能很輕易的買到“煙卡”。

當然,還有就是有的學生在放學路上,會故意翻垃圾桶,尋找煙盒。

于是,家長們的“護娃”基因被點燃了,對煙卡是一片批評聲。但在衆多的反對玩煙卡的聲音中,一個湖南的小學校長的公開信火了。在這封公開信裏,不但沒有表達出明確的反對,反而還力挺。他認爲:動不動就“封殺”,會讓孩子們失去應該有的天真爛漫。

並且對此全校還開展了“是否能夠打煙牌”的主題班會,通過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們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鋤禾君覺得,這麽有溫度的校長,爲啥又是“別家”的呢?

沒有了父母一代的監管,農村孩子只要“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就不管了,還記得上一次作爲家長,集體擔心的“手機遊戲”麽?

爲了父母和孩子之間聯系方便,多數打工子女家庭的孩子,都會配上一部智能手機。手機購買的初心,自然是聯絡的方便。但擁有手機的孩子缺乏自控能力,加上孩子的獵奇心,幾個小夥伴三倆相約,漸漸地聯機遊戲就成了相互之間的最大樂趣。

而作爲農村學校的老師,也很難在上學時間之外拿出有效的監管措施來監督孩子遠離手機。記得還在鋤禾園小編年幼的時候,那時候還是插卡遊戲機的天下,簡簡單單的魂鬥羅都能讓年幼的孩子們玩上一整天。這一點倒是很像現在的短視頻,只要打開基本上幾個小時就過去了。更有甚者在清明假期的朋友圈裏寫道:我居然刷了三天短視頻,再刷一晚上就又要上班了!

數據顯示,青少年已經成爲了手機遊戲的主力在線群體,尤其是農村地區的青少年比例更高。曾經農村常見的鄉村生活野趣,正被統一的手機遊戲替代,很多專家開始擔心,一些“留守兒童”,在手機遊戲的摧殘下,會成爲新一代的“問題少年”、“網瘾少年”!更有甚者,新聞上還會有這樣的新聞標題出現“鄧州一留守兒童玩手機遊戲充值17000,父母痛心請求退款”“留守兒童偷盜爺爺近萬元充值遊戲”“農村兒童偷姐姐學費玩手機遊戲,一天充值2500”等等。

爲啥農村孩子會被手機遊戲“綁架”呢?

首先,原本孩子擁有手機,是和出門在外父母聯絡的需要。作爲直接看護人的爺爺奶奶,多數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于是對新事物擁有強烈好奇心的留守兒童,就完全掌握了手機。還有一些家庭雖然是父母在陪伴,但他們的學曆較低,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欠缺,對互聯網有一些了解,但了解不足。一旦孩子形成了“網瘾”,他們往往除了簡單的沒收手機,就再也沒有辦法了。

其次,農村單純的環境,也讓孩子對外面的世界有更強烈的好奇心。雖然城裏孩子也會有網瘾,也會有“手機遊戲依賴症”,但農村孩子則更依賴手機去了解外面繁雜的世界,以填補自己的知識空白區,在這個過程中,暴力、殺戮等內容,很容易占領孩子心靈的空區。

再次,新的網絡學習方式,普遍流行。雙減之後,有些課程變爲“網絡教學”,甚至還要家長帶著孩子去觀看“電視課堂”,拍照打卡。但這背後手機的隱憂也漸漸浮現,孩子們能更容易的拿到手機,擁有了“網課”借口的打遊戲的機會。

最後,有一些遊戲公司,對遊戲的設計就是在爲“留守兒童”挖坑,他們很會把控留守兒童的心理,讓這些缺乏“心靈寄托”的孩子,在遊戲中“張揚個性”,以達到遊戲公司追逐的利潤。

鋤禾君覺得,不論是手機遊戲,還是打煙牌,關鍵還是要引導,和那位校長說的一樣,“封殺”很容易,但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的空洞,又要如何填充呢?缺失的父愛和母愛,又如何才能實現呢?基于此,農村家長們,松口氣,似乎還言之過早。

對此,您怎麽看?歡迎文末留言,一起參與討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