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5歲北大碩士,在華爲實習月薪只有5000元,但是很快樂

真實人物采訪 2024-05-11 04:17:02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3829位真人故事

“這就是那個北大美女實習生嗎?”一個同事問師傅。

“這不是實習生,是我們未來的員工。”師傅語重心長的一句話,瞬間溫暖了我全身。

我很幸運地來到華爲實習,希望以後能繼續在華爲工作,但是我的願望能實現嗎?

(入職時的照片)

我1999年出生于內蒙古呼和浩特,是爸媽的乖乖女。

爸媽對我寄予厚望。他們的教育理念是好好學習,長大後才有美好的未來。上初中時,爸媽把我送入私立中學。媽媽爲了我的學業,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陪讀。

在私立學校,面對雲集的尖子生,我只有奮發圖強,努力學習,考個好成績,來報答爸媽。

經過三年的刻苦學習,我順利考上了內蒙古自治區最好的重點高中。

高中時,我更加努力學習。高中後兩年,我每天早上 6 點半起床,中午休息一個小時,晚上學習到淩晨 2 點,每周只給自己半天的休息時間。

每次考完試,不管成績如何我都會留兩個小時把自己關在房間裏,自我複盤。考得不錯就總結成功經驗,考得不好也不會灰心,會分析原因下次改正。

(實習時的照片)

高三時,我每天都在瘋狂刷題,到了高考前夕我發現自己沒有習題可以做了,因爲我把當時在呼和浩特能夠能買到的習題基本上都刷了一遍。班裏的同學給我起了一個外號“學魔”,學到走火入魔。

皇天不負有心人,2016 年高考,我考了 667 分。幸運的是,被南開大學錄取;不幸的是,我因 3 分之差,與心儀的南京大學失之交臂。

也許有人認爲,考上大學,就可以輕松很多,不像高中那麽緊張。

然而在南開大學上了四年,我兩年內讀完別人三年才能讀完的課程。說來真的是一把辛酸淚。

上大一時,我讀的是生物專業。因爲高考志願是父母幫忙選的,我對未來沒有清晰的概念。

(華爲的夜宵:燒雞)

入學後,我通過考試選拔,被錄取到生物伯苓班。這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有前途的班級,全英文小班教學。班級采取末位淘汰制,競爭十分激烈。不過只要能留在這個班裏,基本上就可以錄取到國外的名校,像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之類的。

奈何我對生物不感興趣,就自作主張退出了,轉到計算機專業。

可是,學校不允許留級。沒辦法,我只好加班加點地學習,在大二大三兩年內,學完其他同學三年的課程。

可想而知,我的大學生涯只有學習,根本沒時間參加社團、出去逛街,更別說談戀愛了。

課程排得滿滿的,白天上課,晚上寫作業、複習,直到淩晨一兩點才睡覺,依舊是一周七天無休。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兩年。

(程序員穿搭)

有一天晚上淩晨一點多,我還在自習室寫作業,情緒突然就崩潰了,一邊哭一邊看著時間,我告訴自己哭到一點半就不可以繼續哭了,要不然就寫不完作業了。太忙了,忙到連情緒崩潰的時間都沒有。

由于熬夜,烏黑的長發一根一根地脫落,臉上還起了小痘痘。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世界上從來沒有白費的努力。

大四剛開學的時候,我以專業第二名的成績獲得保研資格,考上了北大。

忘不了拿到保研資格那天,我跑到無人的空地上,嚎啕大哭了許久,哭盡了這些年的艱難和委屈。

研一的時候,我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陪伴了我整個研究生時光,當時我們一起在校外租房子方便實習,趕上疫情小區被封,我們互相配送物資、互相幫助。

(春天來了,出門探花)

疫情期間,我還在實驗室裏面,給老師做一些收尾工作。2021年,我開始去公司實習。

當我意氣風發,想一顯身手時,卻被潑了一盆冷水,澆得我暈頭轉向。

我第一家實習公司是一家日企。公司的氛圍比較壓抑,帶我的導師比較嚴格,加上學校實驗室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幹,每天去實習都讓我亞曆山大。

斷斷續續幹了一個月,正好趕上春節,我就回家了,過完年後我倉促離職。導師還很生氣,覺得我沒有幹滿實習期就跑路了,他一氣之下刪了我的聯系方式,讓我把工卡寄給他。這也算是一次不太體面的實習經曆。

第一次實習出師不利,給我很大的打擊。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好了工作的准備,是不是適合在公司裏工作,趁著年輕要不要接著讀博呢?

我聯系了我的導師,讓他幫我介紹一位合適的博導,但博導了解我的情況後,沒有想招我的意思。因爲我一直給老師做工程項目,沒有發表高質量的論文。于是我又陷入很長一段時間的內耗。

(實習時的照片)

沒有做好工作的准備,也沒有找到讀博的去處,我不停地否定自己,甚至有一段時間不想繼續幹程序員這行了,想著要不要換個方向,去考選調生或者去找一份銷售或者産品經理的工作。

一時的思想懈怠是可以的,但是我要面對現實,要繼續往前走。我一邊繼續找博導,一邊准備畢業論文,還要忙著找下一份實習。

2022年5月,我順利通過了華爲實習生面試。當時因爲疫情,華爲的實習時間一時沒定下來,正好我又拿到了高通的實習offer,就決定先去高通看看。

由于第一次實習經曆不是很美好,我覺得還是要多體驗不同公司的文化和氛圍,多去嘗試,才能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高通的工作氛圍不錯,位置處于市中心,辦公室有大大的落地窗。我們實習生在一層樓,正式員工在另外一層樓,是完全地物理間隔離開的,所以我們不用被領導看著工作。

(走進自然,感受自然)

工作自由輕松,早九晚六,上下班也不用打卡,每周只需要單獨彙報一次工作進展。上班期間還有下午茶,免費的飲料、咖啡。每周公司還會舉辦各種小活動,比如說做手工,去KTV聚餐,一起吃火鍋。在外企的工作真正實現了工作、生活兩平衡。

兩個月的實習期很快結束了,我拿到了高通的offer,當時覺得留在高通也挺好的。

接下來我又通過了一家體制內單位的面試,進行爲期一個月的封閉實習。因爲疫情,我們是封閉式管理,只有周末可以外出。單位提供免費住宿,免費夥食。我不用在外面租房子住了,一日三餐也不用自己做了。

工作內容也比較簡單,下班後我們一群實習生就在院子裏聊天散步,生活過得很安逸。

我爸媽特別希望我能夠留在這家單位,畢竟對于一個女孩子而言,工作穩定壓力小,有一定的保障,不想讓我在外面打拼了。

(我在北大留影)

但這家單位的招聘要等到來年才能正式定下來,等實習結束後,華爲的offer下來了,我就又去華爲實習了。

爲了方便實習,我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因爲實習工資很低,只能和別人合租,遇到的合租室友素質也是參差不齊,也被黑心中介騙過。2022年,我一共搬了六次家。

在華爲的實習,是我上大學七年來,最快樂的一段時光了。我非常喜歡華爲,它讓我有一種家的感覺。

忘不了入職那天,我師傅帶著我在整個部門介紹了一圈,同事們問道:“這是你的實習生嘛?” 我師傅回答道:“這是我們未來的正式員工。”

師父的回答不僅在那個當下,給予了我充分的肯定和認可,在後來很長的一段時光裏,持續溫暖鼓舞了我。

(旅行照片)

我們部門有100多名員工,只有不到十個女員工,年輕女孩更少。我又是唯一的實習生,大家對我就像對小妹妹一樣,都盡心盡力地幫助我。

在去華爲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我都陷入自卑、內耗的狀態。做科研沒人指導,發不出好的文章;想著讀博,找了兩三個老師都被拒絕了;實習了三家公司,工作能力沒有大的提升,感覺競爭不過其他學校的畢業生。

秋招已經開始了,我投出去的簡曆,通常都是初面後就杳無音訊了。我依舊對自己的就業方向沒有清晰的想法和規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投簡曆、面試,迷茫且焦慮地忙碌著。

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天意。2022年的12月31號那天,華爲的HR給我發消息說要送我一份新年禮物。我打開郵箱就收到了小獎狀,竟然是華爲發來的offer。

(和南開大學南門周總理雕像合照)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實幹者。

不出一分鍾我就簽下了合同,緊接著把我的三方協議書寄給了華爲。那天,我發了個朋友Q:我的2022圓滿了,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我終于去到了我的夢中情司。

我心潮澎湃,回頭望,輕舟已過萬重山。

楊绛先生說過:“任何關系,雙向奔赴才有意義。”

我爲什麽喜歡華爲呢?也許是知遇之恩吧。

實習時,我一個月拿著5000塊錢的工資,每天跟正式員工一起加班到晚上11點多,但是我覺得非常快樂。

(我要畢業了)

我後來換了一個部門實習,帶我的師傅跟我爸爸一樣的年紀,他當年讀的清華的本碩博,非常厲害。他手把手帶我,而且從來不說我做得不好,盡管我工作能力不是很好,寫代碼的能力有點差。

在華爲,我得到的不僅是工作能力的提高,還有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調整自己情緒的能力都有了質的飛躍。

所以,我得到的不僅是一份工作,這也是我在華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我在網上曾看到,有人說:“北大畢業去華爲打工,要不是一個人窮到一定地步,誰會去華爲賣命?”

(北大未名湖畔)

我覺得這不過是局外人的一廂情願罷了。華爲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它不僅在産品方面能夠跟蘋果抗衡。在對待員工,還有公司的價值觀體系都是非常人性化的。

所以,我稱華爲是:夢中情司。我喜歡華爲,在華爲打工,我驕傲。

有人問:“那你上北大的意義是什麽?”

我天資不太好,一路是豁出命了地去努力,讀到北大去了華爲。努力的意義是什麽,是爲了賺錢,是爲了更好地生活。

(難得休閑時光)

什麽叫更好的生活?來華爲以後,我突然明白了,更好地生活,就是一定要把自己的快樂放在第一位。

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不要追求一些世俗的性價比。比如說,大家都覺得現在體制外很不穩定,都往體制內沖,很多清北畢業生都選擇選調、央選、部委等穩定的工作。

人活著,要追尋自己內心的想法,喜歡幹什麽就幹什麽。我一個北大畢業生,再怎麽差,也能混口飯吃。

(在史家巷留影)

我覺得都讀到北大了,用別人的話說到了學術領域的金字塔,就是爲了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

我想高高興興上班,快快樂樂生活。而華爲讓我實現了夢想,一方面賺著高薪,養活自己,生活無憂。另一方面,我能夠從中獲得快樂和認同感。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也希望能夠把這份幸運傳遞給讀者。

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默默努力的時光。取得成功的人,背後都有他們默默付出和努力的經曆。

噴泉之所以美麗,是因爲有壓力;瀑布之所以壯觀,是因爲沒有退路;水流之所以能穿石,是因爲始終堅持。

人生也是如此。

【口述:妮妮】

【編輯:瑞菊】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裏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迹,這裏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歡,請點擊關注哦!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號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0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