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朋友”,又來崇明了!

上海崇明 2024-05-11 17:36:54

春末夏初,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東灘保護區”)迎來了一批新的“客人”——數百只燕鷗類候鳥陸續飛來,在這裏築巢安家,繁育後代。

5月的東灘保護區,碧綠的蘆葦隨風搖曳,江水泛起層層漣漪,淺灘邊,黑翅長腳鹬和反嘴鹬悠閑踱步,一只黑臉琵鹭不斷將琵琶狀的長嘴探進淺水中覓食,一幅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在此徐徐展開。

與鸻鹬類候鳥相比,燕鷗類候鳥體型較小,身體整體呈現白色,雙翅淺灰,最顯眼的特征是頭上一圈黑色的毛,宛如扣了一頂黑色的“小帽子”。“這兩天,我們在保護區內已經記錄到了七八百只燕鷗,主要以普通燕鷗爲主。”東灘保護區高級工程師吳巍告訴記者。

普通燕鷗是一種夏候鳥,在全球分布廣泛,棲息于河流、沼澤和水塘等地帶。“燕鷗島”是東灘保護區爲便于燕鷗類候鳥棲息和繁殖專門營造的生態小島。每年5月到7月,大批普通燕鷗就會來到這裏築巢安家,孵化後代。

通過監控視頻看到的普通燕鷗在燕鷗島,不時可以看見一批普通燕鷗宛如約定好一般同時起飛,沖向天空,畫面十分壯觀。東灘保護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繁殖期的燕鷗類候鳥十分敏感,怕被驚擾,因而他們只能進行遠距離拍攝。通過保護區提前安置的監控系統,可以看清更多燕鷗的動態。通過監控畫面,記者清晰地看到“一夫一妻”制的普通燕鷗幾乎都是成雙行動,有幾只普通燕鷗已經臥在簡易的窩裏孵蛋了。

據了解,燕鷗類候鳥抵達東灘的高峰期一般在五月中旬,屆時將有超過1000只的燕鷗在此築巢繁殖孵化後代,除了普通燕鷗之外,還有白額燕鷗、須浮鷗等,一般孵化期爲20到24天,進入6月,就會有燕鷗寶寶陸續出生。‍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