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們每天吃素,爲何大多還是肥頭大耳?看看他們的夥食就懂了

古今話聊 2024-05-15 19:28:58

在大衆的普遍認知裏,提到和尚,腦海裏立刻浮現出一副瘦削清高的形象,仿佛吃素與瘦之間畫上了等號。

然而,當你真正踏入古刹門檻,映入眼簾的卻多是面容和煦、體態豐盈的僧人,讓人不禁疑惑:難道佛門的清規戒律已隨風而去,和尚們的餐桌上悄悄加了雞腿?

非也,非也,這背後藏著一段佛教與王權交織的趣史,以及素食主義不爲人知的秘密。

首先,讓我們撥開曆史的雲霧,探秘和尚吃素的起源。

佛教初創時,並沒有嚴格的素食規定,和尚們可以享用“三淨肉”,這可是有講究的:不看殺、不聞殺、不爲己殺。

簡單來說,只要心中無愧,肉還是可以吃的。直到南朝那位超級佛系粉絲——梁武帝的出現,一切都變了。

梁武帝,一位身居九五之尊卻心向佛門的帝王,讀到《大般涅槃經》中的慈悲教誨,心靈受到了震撼沖擊。

于是決定身體力行,不僅自己吃素,還頒布法令要求全國僧侶跟隨,一下子,素食風潮席卷佛門,成爲了佛教文化的一部分。

但爲何遵循素食的和尚們,還能擁有如此“福相”呢?

這就要從他們的日常說起。

和尚們的日常生活,充滿了靜谧的打坐、誦經,少了世俗的奔波勞累,卻也少了運動的消耗。

再看看他們的餐桌,雖然沒有大魚大肉,但滿滿的都是碳水化合物的愛——米飯、面條,這些都是高能量的來源,加上和尚們飯後常常是繼續靜坐冥想,而非跑步健身,這些碳水化合物便慢慢轉化爲腰間的“遊泳圈”。

這裏就不得不提,減肥並不是不吃肉那麽簡單,關鍵在于熱量的攝入與消耗是否平衡。

和尚們的例子告訴我們,即使是素食,過量了,一樣會讓人“豐滿”。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和尚們的生活方式有問題,反而,他們找到了一種內心的平和與甯靜。

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寺廟已經開始注重飲食的均衡,加入更多的蔬菜、豆制品和水果,既保持了佛門的清淨,也兼顧了營養健康。

所以,下次當你看到那些慈眉善目、體態圓潤的僧人時,不妨換個角度思考,他們或許正是在用另一種方式诠釋著“心寬體胖”的真谛,以及在現代社會中尋找到了精神與物質之間的和諧平衡。

這樣的和尚,不正是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順應自然的生活態度嗎?

0 阅读:26

古今話聊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