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五號提升運力發射中國最重深空探測器!

輕舟一號 2024-05-04 00:15:54

北京時間2024年5月3日17:27:29.132,“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搭載“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101工位發射升空,約2210秒後探測器被精准送入近地點約200千米、遠地點約38萬千米地月轉移軌道(TLI),此後軌道器和著陸器太陽翼先後成功展開工作,發射任務取得成功。

“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其中軌道器由八院研制。“嫦娥六號”發射狀態由下至上依次是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發射質量相較于“嫦娥五號”提升了100千克,達到8.35噸,是中國發射升空的最重的深空探測器。

“嫦娥六號”配置降落相機、全景相機、礦物光譜分析儀、月壤結構探測儀、國旗展示系統等有效載荷。同時,“嫦娥六號”還搭載了4台國際載荷,包括法國氡氣探測儀,用于對月球表面氡氣同位素開展原位探測,研究揮發物在月球環境下傳輸和擴散機制;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用于對月球表面負離子進行探測,研究等離子體和月面的相互作用機制;巴基斯坦立方星,開展在軌成像任務,驗證納衛星月球軌道探測技術;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作爲在月球背面的定位絕對控制點,可以與其他月球探測任務開展聯合測距與定位研究。

“嫦娥六號”是中國探月工程四期新階段首次登月任務,也是世界首次月背采樣返回任務。本次任務首選著陸區位于南極-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SPA)東北邊緣阿波羅撞擊坑(Apollo)南部(150∼158° W, 41∼45° S),目標在月面采樣2000克月壤和月岩返回地球。南極-艾特肯盆地是太陽系中已知最大的和最深的盆地,直徑約2500千米,深度約13千米,該盆地也是月球上最古老的盆地。由于在月球背面航天器無法與地球測控站直接通信,需要“鵲橋二號”中繼通信衛星提供支持,所以“鵲橋二號”率先就位使命軌道是此次月背采樣返回任務的前提條件。

“嫦娥六號”任務將突破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樣、月背起飛上升等關鍵技術。同時,本次任務將開展月球背面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分析、月球樣品實驗室分析研究等科學探測,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曆史的研究。“嫦娥六號”任務發射至采樣返回全過程將耗時約53天。

“長征五號”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制的新一代大型低溫液體運載火箭,其中助推器由八院研制。該箭采用兩級半構型,由芯一級、芯二級、4枚助推器構成,芯級主動力采用效率較高的YF-77和YF-75D液氫液氧發動機,助推器主動力采用推力較大的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該箭芯級直徑5米,助推器直徑3.35米,起飛質量約874噸,起飛推力1068噸,地月轉移軌道(TLI)運力8.35噸。遙八火箭使用了直徑5.2米、長度12.267米標准整流罩,整箭高度約56.97米。

由于“嫦娥六號”相較于“嫦娥五號”增重100千克,爲此“長征五號”箭上産品進行了多項設計優化和工藝改進,火箭減輕了結構質量,將地月轉移軌道(TLI)運力提升100千克,由此前的8.25噸提升至8.35噸。同時,本次任務流程已經從“嫦娥五號”任務的近60天縮減到43天。

“嫦娥六號”探測器發射入軌後,將經曆約112小時的轉移飛行,中途進行一至三次軌道修正,在高度約200千米的近月點附近實施減速制動,進入周期約12小時的大橢圓環月軌道,爲采樣返回奠定基礎。

本次任務是“長征五號”第8次發射任務和第3次深空發射任務,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第9次發射任務。同時,本次任務也是2024年中國第3次深空發射和世界第5次深空發射。

作者:木蘭星舟

20 阅读:2214
评论列表
  • steel 14
    2024-05-04 09:42

    提高深空能力,需要3000噸級推力大火箭,地月軌道轉移能力25噸以上。

輕舟一號

簡介:聚焦航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