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替問界M7?這家沒有營銷的中國車企開竅:摔出來的26000台訂單

三叔科技 2024-05-12 23:27:23

在中國的汽車行業,有這麽一家車企。

國外的名聲比國內響;

消費者買車需要自己逛論壇,研究參數……

它就是奇瑞。

雖然如此這般“貶低”奇瑞的營銷,言過其實。

但一定程度上,它相較于其他車企,在營銷這方面確實有不足之處。

不過,最近它開竅了。

31.9米的高空開展墜落試驗……

滿電滿油2141.4km的極限續航……

當所有車企都在強調自己是“全能手”時,奇瑞就幹了兩件事,安全、續航。

5月6日空中墜落試驗,星紀元ET從31.9米的高空“自由落體”,車輛保持豎直碰撞且處于上電狀態,車頭與地面4厘米厚鋼板100%重疊正碰,瞬時碰撞速度高達90km/h,碰撞能量超過行業標准3.24倍。

試驗結果顯示,車輛乘員艙結構無明顯變形,車門均能打開、氣囊正常彈出,電池未漏液、無冒煙、不起火。

5月7日-9日,星紀元ET舉行了行業首次增程車型極限續航挑戰,車輛在滿電一箱油的狀態下從安徽蕪湖出發,一路向南經由廣東湛江最終抵達廣州,最終行駛裏程達2141.4km。

在消費者最關心的價格上,奇瑞也給出了最大的誠意。

增程 200 Plus:18.98 萬元;

增程 200 Pro:20.58 萬元;

增程 200 Pro+:22.58 萬元。

純電 625 Pro:22.98 萬元;

純電 540 Pro 四驅:23.98 萬元;

純電 625 Pro 城市智駕:24.98 萬元;

純電 760 Max:27.98 萬元;

純電 655 Ultra:31.98 萬元;

有消費者看完更是直言,問界M7、理想L6的平替出現了。

長期以來,中國消費者對于奇瑞的感知很弱,主要是它在國內的銷量並不突出。

2023年,奇瑞集團全年銷售量達到 188.13 萬輛,同比增長 52.6%。

按數據來看,也不少了。

但它的出口占據了一半。

2023年,奇瑞汽車出口量高達 93.71 萬輛,同比增長 101%,連續21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

中國汽車出口量在2023年達到了522萬輛,一舉超過日本,成爲全球第一的汽車出口國。

這樣算下來,奇瑞出口占比在1/5左右。

不客氣的講,奇瑞是這一場中國出口之戰的關鍵手。

還有從奇瑞汽車曆年銷售數據來看……

如果國內市場再不努力,預計2024年,奇瑞的出口會高于內銷。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上,當大部分流量都被雷軍、周鴻祎吸引過去的時候,這家未滿外企的中國車企,被嚴重忽視了。

當所有人還停留在“奇瑞QQ”的那個時空中時,這家不懂營銷、不懂流量的奇瑞已經出海戰鬥二十三年……

1995年,安徽蕪湖代表團參觀一汽集團時,發現了一位“小老鄉”。

交流過後,這位老鄉贏得了代表團的青睐,蕪湖代表團甚至不惜“死纏爛打”也要將這位“小老鄉”帶回家。

沒錯,這位“小老鄉”就是如今的奇瑞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

1996年,尹同躍進入奇瑞汽車。

1996年11月至2004年2月,尹同躍任奇瑞執行副總經理;

2004年2月,尹同躍出任奇瑞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如今那位“小老鄉”已經62歲,這期間在他的帶領下,奇瑞先後打造出……

風雲;

QQ;

瑞虎;

東方之子。

別看這些車如今看來其貌不揚,二十年前它們可都是中國汽車界的“流量派”。

2001年,同樣是在北京車展上。

一位敘利亞的商人看中了奇瑞風雲,並購買了10輛運回國內,至此奇瑞開啓了海外之行,這也是中國轎車首次批量出口。

當時還有一個小故事,敘利亞的汽車商求了好久,才見到了尹同躍。

開口就是,你給我一個價錢,我要200輛車。

尹同躍一想,這那成,家裏(國內)都不夠賣得。

最多給你10輛。

一陣拉扯後,雙方簽訂了向敘利亞出口10輛風雲轎車的協議,2002年200輛,03年1000輛,04年3000輛……

2004年10月,奇瑞進入了埃及市場。

兩年後,奇瑞成爲國內首批“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

2007 年,奇瑞相繼進入了智利和印度尼西亞,之後伊拉克、阿爾及利亞、黎巴嫩等市場。

直到今天,奇瑞已經出口全球的 80 多個國家,此外據對于發達市場的布局也一直沒有停。

今年還被爆出,位于法蘭克福附近勞恩海姆的研發中心將得以擴建,並在2024年底將中心員工人數增加一倍至120人。

二十多年的海外深耕,讓奇瑞海外市場銷量每年都在高速遞增。

但這位叱咤海外的車企,在國內市場卻有點“束手無策”。

“多子多孫”的奇瑞,在北京車展前,接連舉辦了發布會。

推出包括新能源量産概念車E06、風雲 A9、風雲T9、探索06 C-DM、探索06秘境騎士版、星紀元MPV概念車E08、捷途的山海T2,新能源T1、T5、T7,還有iCar的V23、X25……甚至還有智界S7的二次上市。

但即便如此,即便全部加起來。

也沒有比過小米的一輛SU7,傳播量甚至還沒有“圈外人”周鴻祎談車的話題多。

2024年第一季度,奇瑞集團銷量爲52.96萬輛,同比增長60.3%,其中出口銷量爲25.34萬輛,同比增長40.9%。

而新能源汽車方面,只有60133輛。

4月26日,北京車展現場。

尹同躍向雷軍“抱怨”:“我這個六十多歲老漢都被逼出來去賣萌。”

對于這種調侃,衆人哄堂大笑,而對于被迫出來“直播”、“交友”、“攀談”的尹同躍來講,未必已經適應了這場“流量之爭”。

尹同躍對周鴻祎說,“這幾個小壞蛋,奇瑞這幾個不成器的學生,張勇是我學生……”

他可能也想到了昔日的徒弟、學生,也不適應這一場“流量之爭”吧。于是賣了面子,希望作爲投資人的周鴻祎,多擔待一下。

中國汽車可以有這一場“流量狂歡”,卻唯獨不缺這一場“流量狂歡”。

中國2023年汽車産銷量分別達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分別達958.7萬輛和949.5萬輛。

如此海量的産能、需求下,中國汽車可以隨時隨地誕生“網紅”企業家、現象級爆紅汽車。

但中國汽車依然缺乏的是執著于創新、研發,將汽車品質、安全由“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品牌”的企業家、車企。

奇瑞很不適應這一場“陌生”的汽車營銷,尹同躍好像也不喜歡,也很不適應這場“流量之爭”。

2023奇瑞科技DAY上,尹同躍放下狠話,明年在新能源的行業排名上不會像今年這麽客氣了,一定會進入全國頭部位置,而且絕不會靠虧損來換取銷量。

說完他就後悔了。

他說,我60歲了,怎麽這麽不成熟……

于是……

他在北京車展上講解起了自己熱愛的東西。

他說,奇瑞做發動機應該算是世界有名的企業了……

他說,大電機小電機是雙向的,它有可能推動的,叫驅動電機……

他說,可變蒸汽、可變節氣門、可變排量、可變壓縮、可變連杆……

星紀元ET是否能夠完全打通奇瑞新能源的“任督二脈”,依舊需要時間來檢驗。但已經有了好的開始,同時無論結果與否……

都不會影響一個60多歲的“小老鄉”……

手舞足蹈面向大學生、面向觀衆……

分享、有光!

這位中國老一輩的汽車人對中國汽車……

熱愛、執著!

部分配圖、參考信息來源:新華網 《“西行漫記”——“一帶一路”上的奇瑞故事》;第一財經《奇瑞大舉進攻新能源車市場,尹同躍:今年底要看到王傳福的背影》;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賬號處理。本文爲原創內容,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搬運,已簽全網維權,如有需求請聯系本賬號。

1 阅读:303

三叔科技

簡介:解析最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