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買短乘長”致列車超載,專家的錯峰放假思路也只是“建議”

姬鵬 2024-02-03 19:30:05

新近,G1956次列車因車上旅客過多,觸發超載警報,導致無法運行,最終無座無票旅客被請下車。按理說,現在的購票系統有算法分票,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情。可是“民間有一種智慧”叫“買短乘長”。當然這到底是“發黴的智慧”,還是“無奈的智慧”,這個需要我們掰扯一下。

從規則上講,“買短乘長”的旅客確實不講“乘德”。但是我們還不能就這麽籠統定性。因爲在這背後存在“回家過年”這個大背景。換句話說,比起不講“乘德”,買不到回家過年的票更難受。之所以這樣講,倒不是徹底支持“買短乘長”的做法,而是批評歸批評,建議歸建議,專家不能只談原則不講現實,只說思路不管落實。

我們不妨聽一聽就此專家怎麽說。有專家就說:可以采取錯峰放假的策略助力緩解鐵路供需緊張情況;從乘客來講,要提前規劃好出行,避免“買短乘長”,采取替代出行方案。乍一聽,有點道理,可是仔細咂摸,好像哪裏不對勁兒。

是的,春節就一個,具體怎麽錯峰這是個問題。再說了,假期就那麽一點兒,怎麽個錯峰法?還有就是,“提前規劃好出行”這種話還用專家說?難道乘客們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專家硬要建議,不如建議春節假期延長,每年過兩次春節,實在不行三次也行。當然專家“建議”本來也就是“建議”,挨罵是主要的,能不能落實並不重要。

可問題是,人們要回家過年,總還是要找到解決的辦法。像這種“鐵路部門要進一步挖潛、增加運輸供給能力”的片湯話,專家也是兩面不討好。首先,鐵路部門完全知道這個邏輯,但是春運大遷徙,突如其來的輸送壓力,靠邏輯是行不通的;其次,人們聽到這種話就來氣,因爲講了等于沒講,只會讓“難回去”、“回不去”的人更焦灼。

對此,可能有人反問,非得回家過年嗎?不回行不行?不回肯定也能“活”,但是這不代表想回就是“罪”,這個基本概念還是要搞清楚的。要不然,討論半天,就走向要不要過年或者春節是陋習的問題了。

實際上,伴隨著高鐵線逐年增多,各種交通工具的豐富化,“回家過年”這件事已經相較容易多了。這其實不是簡單的運力問題,而是短期內輸送壓力突然極速升高,運輸系統無法適應的問題。這種問題,當然不只是國內的問題,在國外遇到特大節日,中心城市也有這樣的遭遇。

也就是說,這並不是簡單增加運輸資源的問題,很多時候運輸資源增加到一定量時,問題也依然會存在。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問題都有最優解,所以沒必要任何問題背後都要跟著一輪建議,尤其是那些片湯建議,真是建議不要建議。

“買短乘長”致使列車超載,只要做好預警,按照“買短乘長”相關條款處置問題就行。別動不動就上升到“大棋”的高度、“部署”的地步。因爲這個問題並不是新問題,而是多年來一直存在的問題,而最好的思路是,看同樣的問題,現在的解決得怎麽樣了。

假設,去年“買短乘長”致使列車超載情況是20車次,今年變成15車次了,那麽這也是好的變化。而不是用片湯話進行無聊的建議,非但不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成爲一種刺激公衆情緒的催化劑。

所以,面對“買短乘長”致列車超載,專家的錯峰放假思路也只是“建議”,很難上升到實際層面。要知道,老百姓也不是木頭人,對于如何規劃回家的時間,並不是一點經驗也沒有的,所以與其建議,不如從現實出發,多去認同“回家之難”,多去共情“歸心似箭”。

因爲太多的事情告訴我們,面對公共的困境,理解人心比解決困難更重要。說句實話,真要是有好的辦法,人們還“買短乘長”嗎?真以爲人們是爲逃票省錢嗎?所以,專家建議還是要多接地氣,別總覺得是老百姓不會生活,也多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深入煙火之中。

0 阅读:30

姬鵬

簡介:書生之見,看事件背後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