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裏誰最容易焦慮、發脾氣?別找了,答案一定是媽媽

蘭媽談育兒 2024-05-17 20:28:31

文/蘭媽談育兒

深夜打開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的有感而發

她說:

“一直不明白,小時候每次看到父母吵架之後,爲什麽媽媽永遠都躲在一邊只哭不走,直到後來我變成了她,也是自從自己當了母親後才明白,孩子羽翼未滿是媽媽最大的軟肋,爸爸心情不好可以出去借酒消愁,只有媽媽不管傷心、憤怒,都得一邊自己消化,另一邊忙著給孩子做飯、收拾殘局,這並不是媽媽有超能力,而是有了孩子之後,誰都有退路,唯獨媽媽沒有,媽媽也是婚姻裏最可憐、和教育裏最容易焦慮的人…”

看完這段話,思緒仿佛又被拉回曾經帶孩子的日日夜夜,睡不好覺、吃不飽飯,甚至還總是控制不住情緒地大吼大叫

自從,家裏總是彌漫著爭吵氣息,生活也過得一團糟,想過離開、放心不下孩子,想過認命、又不甘忍受,就是唯獨沒有想過如何解決問題、扭轉局面…

後來,經曆多了、也成熟了不少,我發現所有的焦慮和不幸就是:“讓自己失去了價值”

太在乎孩子,所以才焦慮地未雨綢缪

太在乎家庭,所以也敏感地防禦外敵

結果,我們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活成了那個動不動發脾氣指責孩子,動不動查崗盤問丈夫的敏感暴躁之人

孩子稱之母老虎,丈夫稱之潑婦

直到意識到這一點才慢慢醒悟,可當我不再把視線全部放在孩子和家庭上時,焦慮、不甘、還有不幸,似乎都不治而愈了

怎麽說?

這就跟媽媽的好脾氣、和幸福是取決于爸爸,是一個道理

爸爸愛媽媽,能無條件地包容媽媽的一切,您猜,這是爲什麽,是愛嗎?當然是

可我們也別忘了,任何感情都需要經營、也需要靠維護

正如婚姻裏的“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五年之離、七年之癢、十年之約”,能真正跨越時間、走過磨合的感情,一般都有著獨特的相處模式

所以,媽媽雖爲育兒裏最容易焦慮、發脾氣的人,但媽媽這張牌打得如何,還是全靠自己如何逆風翻盤的能力

如果我們沒有被寵成公主的女王命,那就想辦法撰寫這樣的人生

比如,以下4個心態,就可以幫媽媽快速走出焦慮,做自己的人生女王

01

時尚

努力走在時尚前端

愛美,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也是對待孩子的態度

閨蜜琴琴,是一個特別節約、會過日子的媽媽

記得以前和她一起逛街時,她都是老古板思想,總是說:

“都是當媽媽的人了,打扮那麽好看有啥用”

可最近幾年,琴琴不僅氣質和形象大有改變,就連穿衣都變得格外時尚、有品位

一開始,我還以爲她升職加薪,連著個人氣質、思想、和心態都跟著提升了

可真正問及原因時,她卻私底下偷偷告訴我:“做幸福女人的秘訣,就是偷偷讓自己變得更漂亮”

原來,自從她女兒學校開家長會那次,特意囑咐“穿漂亮的衣服,打扮得好看些”後,她就意識到個人形象的重要性

特別是有同學對女兒說:“你媽媽真漂亮,真年輕”,女兒也會因爲有人誇媽媽而感到自豪的時候,她更加認識到“愛美媽媽對孩子有著獨特的影響力量”

•媽媽越時髦,思想越前沿,和孩子的共同話題更多,也懂得尊重孩子的愛美心

•媽媽氣質越好,孩子越注重自身形象,懂得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媽媽越漂亮,得到的誇獎越多、心情越好,在家裏面也會更溫柔淑女,遇到問題基本上不會暴跳如雷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媽媽努力走在時尚前沿的愛美心態,也從一定程度上給爸爸帶去了壓力

就拿閨蜜琴琴來說吧,她這個媽媽出門在外,別人見了,說過最多的話就是:

“身材真好”

“真漂亮”

“真年輕”

“一點也看不出是生了孩子”

然而,這些話落在孩子爸爸的耳裏就形成了一定的壓力

害怕閨蜜會被外面的甜言蜜語所迷惑,一向不愛浪漫的老男人思想,也開始了送花、送包、送新款手機等各種禮物

當閨蜜問“現在怎麽開始變得浪漫起來了”時,給出的回答也是:“你現在那麽優秀,我得把你討好些,萬一不要我們了,這個家可怎麽辦呀”

確實,媽媽漂亮,孩子跟著自信,媽媽氣質佳,爸爸也會因爲差距,而變得浪漫、討好、甚至包容…

所以,媽媽們,不要放棄你愛美的權利,好好愛自己,就是讓別人反過來愛你的底氣

如果我們整天蓬頭垢面、遇到事情就暴跳如雷,那身邊留下的自然是不服、反感、還有疏遠了

02

心大

坦然接受所有一切

我見過一個特別聰明的媽媽,她在教育孩子方面頗有一套

兒子讀三年級的時候,數學成績突然從以前的七、八十分,掉到四、五十分,然後又變成了期中考試成績裏的33分

期中考試過後的一次家長會,老師還特意把她留下來,單獨說了這件事情

那天晚上回家,大概是知道少不了一場惡戰的原因吧,兒子識趣地躲在房間裏寫作業不敢出門

可奇怪的是,媽媽並沒有把老師留校的事情拿出來批評,而是做了一桌豐盛的晚餐

當兒子看到這樣一幕,滿臉問號

媽媽關心說:“傻愣著幹什麽,趕緊吃呀”

兒子心虛地吃著媽媽做的豐盛飯菜,然後又不放心地問一句“媽媽,你怎麽不生氣”

媽媽坦然一笑,然後回答說:“傻兒子,生氣有用嗎?該吃吃該喝喝,再說,一次成績又說明得了什麽,媽媽以前讀書還考過十幾分成績呢,我看你比我聰明”

隨著“噗呲”一笑,緊張的氣氛徹底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吧唧扒飯的輕松氣氛

而那天晚上過後,兒子的學習態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每天放學回家都積極寫作業,遇到不會的問題也會拿出來積極求教

特別是成績從三十多分上升到七十多分後,老師在群裏點名表揚,並稱孩子進步背後離不開媽媽的悉心教導

她和兒子看到後都紛紛高興地跳起來,還激動地說:“老師表揚你了,她還表揚我了”

就這樣,聰明的媽媽不動一兵一卒,也沒有大發脾氣,就輕松解決了孩子考試低分的困擾

而這個例子也恰恰告訴我們:遇到事情,坦然接受才是改變的開始

我們只有先接納孩子的一切,心大一些、不要揪著缺點不放,再坦然一些,用自己曾經的不足來襯托孩子現在的聰明

最後,在自信、和看得見的希望裏,孩子才能越走越遠、越走越有動力

03

嘴甜

說能讓人開心的話

人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孩子也不例外

有個二胎媽媽,自從生了小寶之後,大女兒要上學,小寶還嗷嗷待哺

每天照顧孩子、輔導作業、再加上各種家務瑣事,實在是把她壓得喘不過氣了

于是,她就跟丈夫商量,把遠在家鄉的婆婆接到城裏幫她分擔一部分

剛開始的時候有個人搭把手就是不一樣,可沒過多久,觀念不同的婆媳帶娃,很快就迎來了育兒危機

就拿大女兒的學習來說吧

孩子本身就比較貪玩、攀比心強,媽媽也費盡心思在糾正這種習慣

可奶奶愛孫心切,每次喜歡跟著唱反調

不是說:“現在的孩子都是需要靠鼓勵的,你別凶她呀”

就是說:“哇塞,我家寶貝多厲害呀,簡直是太聰明了,奶奶爲你感到驕傲”

很明顯,奶奶的觀念是“孩子需要鼓勵”,但鼓勵太過浮誇,缺少了正向引導價值

而媽媽呢,恰恰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不希望孩子在被浮誇的表揚裏迷失自己

于是,她能做的就是讓孩子認清楚現實

比如,女兒每次寫完作業後都喜歡先拿給奶奶看,因爲奶奶會一頓猛誇

可看到明顯飄了的女兒,媽媽也總是不合時宜地說句:“就你這寫字水平,我要是老師,會直接打回來讓你重寫”

每次聽到這句話,女兒也滿臉怒氣,甚至到了和媽媽一說話就煩的地步

每次有什麽也是跟奶奶說,就連睡覺也跑去奶奶的屋裏圖清淨

當時,媽媽跟我說了這個情況後,我建議她:

“不要跟孩子唱反調,孩子喜歡聽好話,那就對他們說好聽的話,但說好聽的話也需要講究方式”

“如果我們誇孩子進步,那就不要說“你真棒”、“太厲害”等浮誇詞,而是指出孩子最近進步最大的地方在哪裏,然後再進行表揚和鼓勵,並希望孩子再接再厲”

”在這種誇細節的表揚下,孩子才能得到積極的正向能量引導”

果然,按照我的建議和表揚方式進行溝通後,媽媽和她女兒的關系就緩和了不少

特別是寫字姿勢、和學習態度方面,在媽媽的認可和鼓勵下,變得越來越積極努力

時至今日再談起此事時,她也感慨說:“說話真的是一門藝術,說能讓人開心話的嘴巴甜,確實能解決很多麻煩和難題”

04

理想

不要輕易放棄事業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每個人也不要輕易放棄自己

配音部門有個同事,文采好、聲音又獨特新穎,是公司的得力錄音主播

可自從有了寶寶後,有段時間她就不再狀態了

每天上班的時間基本上都心不在焉,一有時間就給家裏打電話,非要在鏡頭看到寶寶後才肯放心

如果孩子有個摔傷、生病什麽的,那不管手裏有什麽重要的事情都會放下,並連忙趕回家

因爲一心二用,錄稿的時候經常會出錯,完全達不到配音效果

爲此,老板還親自找到她,並站在過來人的角度勸告說:

“初爲人母,寶寶就成爲了母親的一切,這一點,我是過來人,也懂得”

“可愛孩子不是隨便說說、或者陪在身邊就是愛了,沒有理想和事業心,我們終將會退化,會沒有經濟能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將來也會因爲脫離社會和孩子缺少共同話題”

“如果你實在是放心不下孩子,可以給你放假一段時間,剛好能好好休息、也陪陪孩子,如果你還想回到公司,大家也隨時歡迎”

不得不說,老板確實是一個能留住人才的優秀領導者

也正是她的這番勸慰,讓初爲人母的同事慢慢消化了焦慮、重回工作崗位

至今爲止,她也算是“家庭事業兩全”的媽媽典範了

而說起理想、與事業心時,她最感謝的也是當初老板的挽留之言

特別是回家休息的那段時間,她接觸了很多全職媽媽,有寶寶剛出生的,有學走路,也有讀幼兒園、小學、初中,還有爲了高考連話都不敢跟孩子說的媽媽…

在這些不同階段的全職媽媽觀察裏,她發現:

“越是把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的媽媽,最後親子關系都不是很好,因爲任何關系都需要保持距離,我們對孩子越好,也意味著要求越高、嘴巴越唠叨,最後很容易把孩子壓得喘不過氣”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得出,養育孩子是一條漫長又需要方法的道路,我們既要給孩子充足的愛,又要讓這份愛不會那麽壓抑

如果可以的話,那就在孩子幼實時給予陪伴,長大後再忙于事業心,任何時候不放棄自己也不放棄孩子,這才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成長榜樣

那麽,關于育兒裏最容易焦慮、發脾氣是媽媽這個話題,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0 阅读:12

蘭媽談育兒

簡介:專注于育兒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