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三樣墳上放,人旺財也旺”,清明節墳祭要放哪3樣?

小談食刻 2024-04-02 14:25:06

導讀:

4月4日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祭祀節日之一,清明節。今年的清明節要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因爲今年是農曆的二月廿六清明節,在以前,一般都是農曆的三月份,在古書籍當中,它也一直被記載是三月節。

清明落在不同的時間,說法也完全不同,比如俗語就有“二月清明挂在後,三月清明挂在前”,說的就是農曆二月,挂青要插在墳墓的後面,如果是三月清明的話,那麽挂青的話,就要插在墳墓的前面。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出,清明節的一個時間,對于民間習俗是存在影響的。今年二月廿六清明節,人們都會去掃墓祭祀。

那你知道,在上墳掃墓的時候的一些規矩還有禁忌嗎?我們當地就有一句俗語:“三樣墳上放,人旺財也旺”,清明節墳祭要放哪3樣?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第一樣:香,送錢糧佑子孫

按照老輩人的說法,上香就像是發出信號,只有點了香先祖才知道子孫來祭拜了。另外在上香的時候,也不是隨便亂上,它必須是三炷香,也就是三根,之所以要燒三炷香,還有一種說法,它和民間燒紙錢的作用一樣,就是給祖先“送錢糧”,也是讓祖先享用香火的一種寓意。

另外燒香的話,當你人們在祭祀的時候,你說的一些緬懷或者祈福的話,老一輩的人說,通過上香這種方式就可以把我們的這些祈求或者願望傳達給祖先。這樣就可以得到祖先的一個庇佑,另外在點香的時候,大家也要注意,左手拿香右手拿燭,這個香點燃了以後,也不可以直接就插上去,而是要先祭拜磕頭之後,才可以把香插好。

第二樣:傘,保安康消禍端

傘,也叫清明傘,說的直白一點就是送花,在清明節祭祀的時候,要把花放在墳上,以前的花,都是折疊在一起的假花,上墳的時候,把它展開,就像是傘一樣,所以這個也叫清明傘。清明送傘給祖先,是希望他們庇佑,子孫安康同時消除禍端。

另外送傘還有一個寓意,就是希望在先人來領錢財的時候,不被阻擋,可以順順利利拿到錢財,這樣也能庇佑自己的子孫,越來越興旺發達。

第三樣:土,人旺財也旺

土,在清明節上墳的時候,要給墳堆裏放土,其實就是添土,在清明節經過後人的打掃修理和添土護坡,可以防止雜草蔓延和水土流失,使墓地氣象一新,生機勃勃。另外,在以前,土也代表著錢財,這個時候添土,也是添財的意思。

按照老一輩人的說法,通過爲祖先的墳墓添土、修繕,可以積累善行,得到祖先的庇佑,使家族後代能夠繁榮昌盛、人丁興旺。因此祭祀的時候要放上一些土。

老話說“三樣墳上放,人旺財也旺”,這三樣,分別是香、傘、還有土,人們希望放了這些之後,帶來吉祥安康,同時也能添財添喜,祖先可以庇佑,在往後的生活當中,順順利利,無災無禍。

2 阅读: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