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十六位皇帝,爲何皇陵叫十三陵?其余三帝的陵墓在哪裏?

夢沉古道 2024-03-19 20:51:07

明朝作爲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共持續了276年(不包括南明),共有16帝,那麽有一個問題,爲何明朝的皇陵被稱作明十三陵呢?稱其爲十三陵,說明只有13位帝王安葬在皇陵裏,沒有入皇陵的究竟是哪三位帝王呢?

第一位沒安葬在明十三陵的明朝皇帝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國皇帝沒有被安葬在“集體皇陵”,不是被遷出、移葬或者出現意外,而是因爲明十三陵在北京,是明成祖遷都北平後,確定的“萬年吉地”,而明朝的開國皇帝並沒有到過北平,在建立大明王朝的時候,是定都南京的。最後,朱元璋也在南京去世的並埋入南京的明孝陵。

第二位沒有安葬明十三陵的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作爲朱元璋之孫,因爲其父朱標英年早逝,被朱元璋確立爲皇太孫,成爲皇位繼承人。朱元璋爲了確保朱允炆能夠順利登基並鞏固皇權,先後除掉藍玉等對朱允炆皇位有威脅的人,但是朱元璋沒有注意的是自己的兒子最終奪了好皇孫的皇位。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在北平起兵,發動靖難之役,最終攻克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蹤,也就不存在陵墓的問題,更談不上進入北平皇陵的問題。

第三位被安葬在明十三陵的明景泰帝朱祁钰。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之子,明英宗朱祁鎮的異母弟。本來,明朝的皇位和朱祁钰是沒有關系的,他既不是嫡子,又不是長子,根本就沒有機會。但機緣巧合讓他成爲了皇帝。他的父親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年幼的朱祁鎮繼位,後來經不起太監的蠱惑,禦駕親征瓦剌,最終被俘。瓦剌以明英宗爲人質,多次要挾明朝。兵部尚書于謙在孫太後的支持下,擁立郕王朱祁钰爲帝,朱祁钰就是曆史上的景泰帝。

瓦剌見朱祁鎮沒有利用價值,後來就放朱祁鎮回到京師。朱祁钰的皇帝按照道理來說,是臨時的皇帝,正主的皇帝,哥哥朱祁鎮回來就得歸還了,但坐上大位之人,怎麽會拱手讓人的呢。皇位的誘惑太大了,朱祁钰雖尊朱祁鎮爲太上皇,卻又囚禁了他。由于朱祁鎮是正牌的皇帝,朝廷有很大一股支持他的勢力,加上孫太後和于謙的影響,朱祁钰始終不敢對哥哥動武。後來,朱祁鎮在別人的支持下,發動奪門之變,成功複辟。此時,朱祁钰已身患重病,無力回天,最終在這之後的一個月病逝。

客觀地說,景泰帝對土木堡之變後的明朝政局穩定起到很大作用的,沒有他對于謙的支持,可能明朝的京師就沒了,明朝遷都有滅亡的危險,可以說他挽救了明朝的危局,但由于對明英宗朱祁鎮的軟禁,其實是有些不仁義的。作爲本來的皇帝,被弟弟軟件,朱祁鎮心中是有很大的恨,恢複皇位後,沒有承認朱祁钰的皇帝身份,在其死後追谥朱祁钰爲“戾王”,戾字在古代絕對不是好的谥號。由于皇帝身份被剝奪,就不能埋在皇帝陵寢,只能單獨安葬,朱祁钰的陵墓被稱爲景泰陵。朱祁钰也成爲明朝遷都北京後,唯一一位未入明十三陵的皇帝。

概括來說,明朝的皇帝沒入明十三陵也就是明朝皇陵的有三位,第一位朱元璋,因爲明朝還沒有遷都北京,不可能入明十三陵。第二位朱允炆,因爲靖難之役,不知所蹤,明朝也間接不承認了其皇帝身份。第三位朱祁钰,因英宗複辟,最終被“開除”了皇帝身份,雖然最後被平反,但也不能再入明朝皇陵了。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