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施工現場“三級配電”采用“三級保護”!

土木智庫 2024-05-06 18:06:07

近日,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關于建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實施逐級保護的通知》,自2024年6月1日起,濟南市所有新開工項目建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由“三級配電二級漏電保護系統”改爲采用“三級配電逐級漏電保護系統”。

關于建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實施逐級保護的通知

各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管委會建設管理部、濟南高新區管委會規劃建設部、市南部山區管委會規劃發展局,各建設、施工、監理單位,各有關單位:爲切實保障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有效遏制建築施工現場觸電事故的發生,經研究決定:自2024年6月1日起,濟南市所有新開工項目建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專用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線制低壓電力系統,在符合現行行業標准《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範》JGJ 46基礎上,由“三級配電二級漏電保護系統”改爲采用“三級配電逐級漏電保護系統”。請認真貫徹執行。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24年4月17日

什麽是三級配電逐級漏電保護系統三級配電逐級漏電保護系統指的是在配電系統中實施的三級保護措施。具體來說:一級配電:位于電路的總保護配件,通常是在低壓總電源側設置的。二級配電:在分支線路中設置的保護器,用于防止線路漏電問題。三級配電:在接戶線位置設置的終端分戶保護器,用于防止觸電事故。這種系統要求每個級別都配備相應的漏電保護器,以確保電流不超過安全阈值。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範(JGJ 46)中,要求形成三級配電,同時在末級開關箱內和上一級分配電箱或總配電箱中各加裝一級漏電保護器,形成兩級漏電保護。這種配置旨在確保用電設備的安全,減少觸電事故的風險。二級漏電保護設計存在的問題1、臨電規範強制性規定臨電系統必須采用二級漏電保護系統,但對二級漏電保護對應的臨電規模沒有做詳細的規定。也就是說不論臨電規模多大,都可能采用的是二級漏電保護系統,如果設計過程中不考慮實際項目的臨電規模,盲目按臨電規範規定的二級漏電保護模式進行設計,常常導致漏電保護方案與實際的臨電規模不匹配。設計的臨電系統總漏電保護器保護範圍明顯過大,就是因爲忽略了不同的規模應有不同的分級保護的原理,不論臨電規模有多大,都簡單照搬臨電規範的二級漏電保護系統,導致總漏電保護器動作後影響範圍大,施工現場的特殊性又造成總漏電保護器頻繁跳閘,這兩種情況極大地影響了施工現場的正常施工和用電安全。2、設計過程中沒有考慮施工現場具有一些特殊性,不能滿足施工現場安全用電的目的。施工現場環境較差,施工設備具有相當大的周轉性、移動性和共用性,配電設備、配電線路、用電設備等易受不良環境的侵害,施工用電人員素質較低,管理上常常不到位,末級漏電保護器不能可靠動作或不起作用。這些特殊性造成了線路和設備漏電機率較高,而末級漏電保護的動作率卻不高或就沒有末級漏電保護器,這就造成了總漏電保護器的動作機率大增,頻繁的跳閘嚴重影響了正常施工,用電安全狀況不容樂觀。3、在設計方案中不重視形成分級、有效、可靠的漏電保護系統。我們知道開關箱內的漏電保護器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是15~30mA,而較爲中型或大型的臨電系統總漏電保護器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是300~500mA,而且還有0.3~0.5S的時延,總配電箱分路的漏電保護器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是200mA左右,首末兩端漏電保護器額定漏電動作電流相差較大。在臨電系統大多數設備運行時,由于通電線路和設備較多,系統漏電流也較大,首末兩端漏電保護器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實際相差不大,總漏電保護能爲末級漏電保護提供較爲可靠的後備保護,但在用電設備數量較少時,首末兩端漏電保護器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實際相差會較大,遠遠超出了15~30mA的漏電電流,如果總漏電保護器不能提供可靠的漏電後備保護,無疑對施工現場用電人員是較爲嚴重的安全隱患。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