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吃過苜蓿才算不辜負春天

我從新疆來 2024-04-03 23:20:40

如果你要問一個新疆人,春天最饞的那一口是什麽?他/她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路邊剛冒尖的苜蓿芽芽。

相比其他大多數城市,新疆的春天姗姗來遲。最先感知到溫度回升的便是路邊那一叢叢探出青翠葉片的苜蓿,貯藏了一個漫長冬季的生命力被春風喚醒,在微風中搖曳起舞。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苜蓿氣味苦、平、澀、無毒。安中利人,可久食。利五髒,輕身健人,洗去脾胃間邪熱氣,通小腸諸惡熱毒,煮和醬食,亦可作羹。”

看似不起眼的苜蓿實際有著豐富的營養和功效。

苜蓿中有大量的維生素K、維生素B、維生素C和粗纖維等,這些營養充分不僅可以治療貧血、預防便秘、預防出血,還能防止脫發。

由此可見,苜蓿的確是維護健康的上等菜肴。

勤勞智慧的新疆人總能准確地判斷出最適宜食用苜蓿的時令——剛長出幼苗或嫩莖葉的苜蓿正是鮮美多汁之時,隨便一種做法,都能使春天的新鮮在舌尖跳動。

苜蓿的食用方法多樣,做餡、涼拌、蒸煮、煎制、生煸、榨汁……每一種花樣都能勾起新疆人對春天的所有欲望。

苜蓿馄饨/餃子

春天,新疆人的飯桌上,總有苜蓿馄饨的一方天地。

把鮮嫩清香的苜蓿嫩芽清洗幹淨後剁碎,擠出多余的水分,再用橄榄油或清油炒幹,若想吃起來更香點,可選擇羊尾油。

用羊尾油煸炒過後的苜蓿口感滑嫩而不失清香,這時候再加入羊肉,准備好食鹽和其他調味料,將它們混合在一起,調勻後充分混勻,苜蓿餡就算制作完成了。

苜蓿和肉餡一搭就能碰撞出新的火花,少量肉餡就足以調動苜蓿的鮮味,拿出提前准備好的面皮,把滿是春天味道的餡包裹進面皮,便搖身變成一個個元寶似的“曲曲兒”。

▲圖片來源:小紅書@路過的星星

剩下的就是下鍋煮熟,就這樣,一個個外皮泛著綠光的苜蓿馄饨就做好了。

碗底放些西紅柿丁和青椒粒,加入湯底,一個個苜蓿馄饨在熱湯中翻滾著,這一碗舌尖上的“春天”,吃下去的每一口都很滿足

不加湯的“曲曲兒”更像是一盤苜蓿餃子。

蘸點醋和油潑辣子,咬一口,苜蓿的清淡和特有的香甜在嘴裏蔓延開來,更是讓人食欲大增。

涼拌苜蓿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饪方式。

苜蓿低調奢華的外表,清香甘甜的味道,都在這一盤涼拌菜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苜蓿洗幹淨備用,切成指頭肚長短的寸節後用開水焯一下,將蒜末、姜絲、幹辣椒切好放在焯熟的菜上,再把用花椒粒炸香的熱油淋在上面,拌入調料便可食用。

這道清爽又開胃的涼拌菜,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苜蓿的本真清香。

苜蓿麥飯

麥飯是西北特有的一種蒸煮類鄉土主食,以野菜或蔬菜爲主料,將其洗幹淨後與面粉混合均勻,再蒸而食之。

在新疆,做麥飯最好的食材就是苜蓿。

人們將剛摘回來的苜蓿芽芽清理幹淨,趁水分還沒幹,倒進面粉拌勻,接下來便是上鍋蒸熟。

蒸好的麥飯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調好的料汁拌著吃。

蒜泥、辣子面、醬油和醋拌好的料汁,點綴一把翠綠的蔥花,再澆一勺熱油,所有調料的香氣在那一瞬間被激發出來,使得這碗麥飯的味道一下子變得立體起來。

苜蓿菜汁餅

在苜蓿原生的春季,來一張翠綠怡人、色彩如沐春風般的苜蓿菜汁餅,讓人欲罷不能。

餅的綠色源自于榨取而來的苜蓿菜汁,將面粉過篩後,倒入提前榨好的富含營養的苜蓿汁,朝一個方向勻速攪拌,調成稠稀適度的面糊。

▲圖片來源:小紅書@玲兒美食分享

舀兩勺面糊倒進燒熱的平底鍋裏,端起鍋慢慢轉動,讓面糊順著鍋底流動攤勻,煎熟的菜汁餅碧綠依舊、清香不減。

無論是空口吃,亦或是蘸料汁吃,都能充分感受到苜蓿的清爽和面食的筋道,像四月的春風般延綿不斷。

苜蓿炒雞蛋

在新疆很多地方,都流行著“苜蓿炒雞蛋”這道春季名菜。

將苜蓿去雜,洗淨切段,雞蛋磕入碗內攪勻,起鍋燒油,待油溫剛好下蔥花爆香,倒入雞蛋煸炒,加入少量食鹽,快速用鏟子將雞蛋劃散,最後倒入苜蓿炒至入味即可。

苜蓿的神奇之處就在于,明明是最簡單的家常菜做法,但一口下肚,那股獨有的“野味”,還是會毫無保留地向你撲來。

在雞蛋的輔佐下,明明是素的苜蓿,吃起來卻好像帶著肉味,但植物本身的那種香氣也得以保留,口感清爽又獨特。

苜蓿汁

新疆人在把普通的苜蓿衍生出無數種美食的同時,甚至還探索出了飲品。

新鮮的苜蓿被洗淨、搗爛後絞取汁液,若是就這麽喝下去,難免藏著些苦澀,大多數人會接受不了。

因此,我們喝苜蓿汁時,通常會加入少量蜂蜜服用,這樣一來,在它質樸的外表中又會透著些百花蜜獨特的甜味。

苜蓿汁不單單是清熱的飲料,更是一劑良藥。它既能維持人體營養均衡,又能增強免疫力,具有食療的功效。

新疆人對苜蓿的愛是你難以想象的,他們思路清奇、不斷突破,把小小的苜蓿吃出了大大的花樣,除了上面提到的,還有苜蓿饅頭、苜蓿餅、苜蓿盒子、苜蓿糕、苜蓿粥……想組成一桌苜蓿家宴並不是難事!

▲圖片來源:小紅書@Oliver

▲圖片來源:小紅書@愛婧娘娘

▲圖片來源:小紅書@萌yy

每逢春日,新疆人漫山遍野地尋覓苜蓿,並讓這些天地的饋贈綿延四季。

這一株株苜蓿,久經冬日的嚴寒破土而出,遠不只是簡單的時令風味,更象征著新疆人的堅韌性情。

在每一個萬物生發的春天,苜蓿都彌散爲遊子的恒遠之思。

這種色澤翠綠、濃郁芳香的野菜,是每一個身在內地的新疆人對家鄉的想念、對家鄉春天的思念!

最難割舍的總是平凡的味道,今年春天,你吃上家人親手包的苜蓿餃子了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跟大家一起,過一個暖暖的春天!

-END-

本文由“我從新疆來”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