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建設世界級北鬥産業集群:北鬥送我上青雲

武漢發布 2024-04-28 10:58:14

銀河如帶,北鬥如針。

千百年間,人類依賴北鬥星的照耀,識別方向、判斷季節、計算時間。而今,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中華智慧與宇宙浩渺成功連接,在智能駕駛、橋梁監測、交通管理、防災減災、智慧農業、公共安全等方面,綻放光彩。

作爲湖北突破性發展的五大優勢産業之一,北鬥在湖北的規模應用正快速增長,一大批湖北科技企業奮力追“星”,北鬥技術已成爲湖北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推動力量。

在北鬥技術的加持下,華測首款手持掃描儀,每秒可以獲取10萬點的測距和測角數據信息。(圖片爲受訪者提供)

湖北“芯”精准“重塑時空”

清晨,江漢關鍾樓的鍾聲悠然響起,穿越長江兩岸,回蕩在江城上空。

曆經一個世紀的歲月沉澱,江漢關的鍾聲依舊铿锵有力。與百年前相比,如今的江漢關鍾樓嵌入的是一顆中國“心”——接收北鬥衛星信號的北鬥授時單元,每天的計時誤差不超過百億分之三秒。

倚北鬥,瞰星河。

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成國之重器。依托這一技術,江漢關的鍾聲更顯豪邁與自信。

著名原子鍾專家、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梅剛華說,北鬥的主要硬核功能是授時和定位。通俗而言,北鬥可以告訴人們最精確的位置和時間,廣泛用于電力、通信、交通、證券、防災救災、國防等領域。

爲給北鬥導航衛星裝上更強大的“心髒”,梅剛華帶領精密測量院星載铷鍾研制團隊潛心研發,攻克多項關鍵技術,研制出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産權的星載铷原子鍾(簡稱“星載铷鍾”),整體性能實現國際領先,湖北北鬥“芯”爲北鬥三號系統的成功建設提供強大支持。

在需要精准授時、導航定位的重要場景中,“湖北造”北鬥産品大顯身手——

在武漢夢芯科技有限公司,一顆紅豆大小的硅體上集成百萬字節的存儲單元,實現每秒近千萬次運算。這枚“啓夢MXT2702”,是中國首顆40納米量産的北鬥導航定位芯片,由該公司董事長韓紹偉帶隊研發,填補了湖北北鬥産業“無芯”空白,斬獲中國衛星導航定位科學進步獎一等獎。在它的助力下,北鬥精准定位可達“厘米級”。

孝漢應高速公路孝感西收費站,是湖北31座北鬥授時收費站之一。北鬥爲高速公路上的交通運輸提供高度精確的時間同步服務,從而確保所有設備之間的通信和協作正常運行,支撐車路協同效益的有效發揮,有助于減少交通事故和擁堵,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武漢是全國率先爲共享單車使用北鬥電子圍欄技術的城市。”武漢北鬥産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余峰介紹,省內北鬥産業鏈上的企業協同創新,爲共享單車企業研發出北鬥電子圍欄技術。這一技術很快在全國各大城市推廣,幫助共享單車企業的止損率從20%降低到5%。

“北鬥+”,從耀蒼穹到伴身邊

北鬥距我們有多遠?

從物理距離看,北鬥衛星在遠離地面3萬多公裏的高空;從心理距離看,武漢華測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華測”)總經理袁本銀認爲,北鬥就在我們身邊。

4月24日上午,在武漢華測車間,技術人員展示出一張圖。圖上,總面積7萬多平方米的工業園區一目了然。點住遠處一座廠房放大,原本指甲蓋大小的區域占據整個屏幕,廠房上的企業名稱清晰可辨。

“這不是照片,而是北鬥這個‘千裏眼’拍下的三維實景地圖,地圖上的元素可以放大數十萬倍。”袁本銀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在北鬥技術助力下,2024年,武漢華測將高精度RTK(實時動態)與激光雷達相結合,推出首款手持掃描儀“如是RS10”,開創全新的三維測量時代。傳統的高精度RTK每秒只能測量1個點,獲取厘米級的坐標;激光雷達通過激光掃描,每秒可以獲取10萬點的測距和測角數據信息。二者創新性組合後,可實現每秒測量10萬個點的坐標,實現對真實物理世界的精准複刻,“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人眼看到的所有物體的空間信息都可以被RS10記錄下來。”

眼下正是春耕時節。中午12時,湖北省北鬥智慧農業管理服務平台上顯示,全省共有2583台農機正在進行插秧作業。一個農機主頁上,無數痕迹點記錄下這台農機的耕種軌迹。

“耕種結束,面積也同步計算出來,再不用人工測量,工作效率、准確度都大幅提高。”該服務平台由湖北地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地信科技研發部工作人員劉書偉指著武漢永旺智慧農場的農機主頁介紹,通過在農機上安裝北鬥農機智能終端,應用北鬥定位導航系統實時獲取每台農機的位置信息、運動軌迹、傳感器狀態等數據,通過移動網絡將數據傳輸至省平台運算分析,最終在省平台上統一管理、集中調度。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北鬥+智慧農業”“北鬥+智能車機”“北鬥+無人系統”“北鬥+智慧船舶”……在湖北,北鬥不僅是美好生活的“領航員”,更是産業轉型“加速器”。“北鬥+”正加速融入千行百業,既從全新角度審視傳統産業,也催生一批新的産業形態和商業模式,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爲經濟增長注入新質生産力。

企查查數據顯示,湖北北鬥相關企業達2586家。一批湖北科創企業積極奔赴“星辰大海”:夢芯科技自主研發的北鬥芯片已裝載到安全監測設備中,守護湖北、湖南、廣西、新疆、四川、重慶、內蒙古等地的水庫、高速公路邊坡、礦山;中南鵬力建設以宜昌爲基點的海洋大數據信息化服務中心,所有岸基、海基站點集成北鬥三代通信設備,“守護”中國近海、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

截至2023年底,武漢市基于北鬥的車聯網測試道路突破3378公裏,“車路協同”場景開發全國第一。長江幹線2萬余艘船舶已裝上北鬥智能終端,能爲涉水用戶提供實時厘米級、後處理毫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服務,助力長江智慧航運建設。湖北省北鬥智慧農業管理服務平台上線5年來,已爲近5萬台農機裝上“北鬥心”,成功打造2家北鬥智慧農場、18家北鬥智能農機應用示範基地。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 實習生 林柱斌 胡曉晗)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