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忠告!別學雷軍,別學小米造車模式

科技雜談 2024-04-30 10:41:25

雷軍在小米SU7第10000台下線模式時確認,現在小米SU7已經鎖單76000台,把全年的産能都賣光了。于是就有人講現在小米汽車成功了。目前來看這麽下定義還有點早,雷軍稱還有三座大山沒有完全解決。但我們至少可以講小米汽車成功了一半。

于是在小米SU7大賣的同時,很多友商開始學習小米汽車模式。最典型的莫過于這一次的北京車展,幾乎全部車企大佬都現身,而且還流行起串門。甚至有車企還喊出了他們也要培養自己的“雷布斯,自己的余大嘴”。但是大家要清楚一件事雷軍與小米汽車真不是大家所能學得來的。

雷軍身上那種真誠以用戶爲導向,親民的特點是所有大佬都有的嗎?在此講一個小故事。北京車展上有一個小孩找雷軍簽名,想讓雷軍把名字簽到手機背面。雷軍當時的第一反應是簽到手機殼上會掉,然後回頭給小朋友找了一個禮物簽到了外包裝上,並且彎腰給小朋友送來。這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嗎?看現場這是雷軍最真實的反應,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

另外一個細節小米SU7首批車主交付儀式上,雷軍親自給這些車主開車門。瞬間就感動了首批車主,而我們的汽車工業發展上百年了,新能源汽車至少也有十多年的時間了。但哪家會想到在首批車主交付儀式上創始人親自給車主開車門呢?

這就是雷軍的人格魅力與影響力,很多車主是不是奔著雷軍而去購買小米SU7的呢?

現在小米造車像極了當年小米進入手機領域,就是“老板站台,全員上陣”。不信大家可以看看在雷軍之外,現在小米高管們打造了多少熱門的IP流量主。盧偉冰、徐斐、王騰、老魏、Civi産品經理等等。這些人都是在互聯網模式下成長起來的,他們對于互聯網的了解以及對于流量的掌控是一般人能比的嗎?

看似現在很多車企大佬都從幕後走到了台前,也賺到了一些流量,甚至是千方百計的與雷軍挂上關系。現實中已經證明他們與雷軍不是一個級別的,這一次的北京車展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且他們還沒有打造出自己的互聯網流量矩陣,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不僅要熟悉互聯網的玩法,還需要有足夠的熱情與技巧。如果玩不好就是翻車,此前已經有兩個品牌嘗到了苦頭,一個被冠上“電動納智捷”的稱號,一個被冠上“壓榨員工”的稱號。

在“老板站台,全員上陣”之外産品才是最重要的一環,小米SU7沒有正式發布之前。有誰能想到預留手機支架、預留應急手電筒卡位、預留挂鈎,預留……有誰考慮過夏天防曬的問題。這些小細節往往就是成功的關鍵所在。雷軍也表示未來很多車都會像小米SU7一樣放很多的收納空間。就像真實車主所講的一樣,小米SU7就是一台正常的車,日常好開、刹車體驗好、車機體驗優秀。其它同級別的車要麽方向盤是四不像,要麽底盤調校很垃圾,要麽車機系統太難用……以用戶真實體驗爲導向,永遠不會錯。想要引領用戶改變用戶的固有習慣,往往是錯誤的,那不是創新,那是做怪。看似很酷的往往最不實用,就像隱藏式門把手一樣。

因此來講小米SU7有現在,不僅僅是流量所能能回答的。友商們現在只學到了賺流量但學不到本質所在。這個道理其實早在手機時代已經證明了。當年小米打著互聯網的旗號一鳴驚人,于是就有人紛紛效仿誕生了數不清的互聯網手機品牌。比如:樂視、360、錘子、睿俠等等,現在活著的還有幾個,幾乎清一色的全消失了。現在留存的手機品牌都是各有特點的,華爲的技術、小米的互聯網模式,OPPO、vivo的線下等等都是不同路上的佼佼者。

因此來講走自己的路根據自己的特點造車才是關鍵所在,看到小米SU7的大賣就開始學習雷軍、學習小米SU7真的對嗎?

0 阅读:786
评论列表
  • 2024-04-30 17:03

    這是逼企業家向網紅轉型、科技公司向娛樂公司發展的節奏

  • 2024-05-01 14:21

    別人學不來,沒有人可以那麽不要臉。

  • 2024-04-30 21:35

    真誠和雷軍有啥關系?

    菊花海狗養殖基廠廠長 回覆:
    何任桑有關系。偷偷爲,偷大唐罰款幾千萬,偷中興,偷思科。 偷高通

科技雜談

簡介:關注科技熱點,點評科技資訊,數碼使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