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都是技術合夥人被踢出局

說論金 2024-05-14 03:50:34

我一直是個熱衷于做技術的人,父母給我灌輸的觀念,以及社會上充斥的觀念都是,學一門手藝,只要技術牛,能力強,就能有口飯吃就能掙很多錢。

所以我上了研究生之後,也是一心搞技術,那會我都不是特別在乎怎麽包裝自己,或者說就業的話走哪條路比較適合,總覺得只要我技術牛,哪兒不能去呢?

第一次讓我開始意識到不能光埋頭幹的是我研二下學期的時候,那會投實習簡曆的時候,想看看同學的簡曆,沒想到有幾個同學都不願意被看,我當時挺奇怪的,怎麽簡曆能有啥秘密,怎麽就不能看呢?

後來回去之後想來想去明白了,裏面肯定是有些內容不想讓我看到,後來網上看過一個人寫的簡曆,發現包裝的情況很明顯,有些我知道就是些芝麻綠豆的東西,都被描述得金光璀璨,我才意識到之前的同學估計也是這樣。

因爲我比較熟悉他們,估計怕我到時候說穿或者怎麽樣。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不能光埋頭幹,要包裝。

這一次我意識到了靠幹是沒用的,人家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所以需要包裝好結果給別人看才行。

你過程再牛逼,比如說你生産了一個多麽高科技的商品,然而賣相很不好,顧客也不買賬。反倒是顧客常常會買一些中看不中用的東西,盡管後面吐槽又如何,錢畢竟是賺了。

第二次意識到是出來工作之後的四五年。

我在一家壟斷央企,因爲工作前三年我一直很拼命,當時一直在忙一個大項目的建設、運營還有上線後的推廣,扛了很多事,當然那個大項目核心的骨幹們也和自己一樣都是小年輕爲主,我是剛畢業沒多久,他們也就畢業了幾年而已,大家像是戰友一樣。

雖然拿著白菜錢操著白fen心,也是對這個大項目後面建成有所憧憬。這個項目後來也算成功了,因爲新的業務,我們這些人成立了一個新的中心。

要是按照一般很多公司的情況,我們這種算是開國功臣,後面再招些新人進來給我們帶,我們幾個的位置頂上去,升職加薪那都是板上釘釘,搞不好再過些年還有機會上去管理崗。

然而呢,公司直接調了七八個崗級比較高的人過來,崗級碾壓我們這些小年輕,又逐步分我們手上的活,加上其中一部分老員工也是會哭會鬧的,我們逐漸就邊緣化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本以爲領導還是很重視項目,會看重我們的功勞,結果呢想多了。

對領導來說,你就是顆棋子而已。

他要做的是向上管理,畢竟領導對你好,你能給領導升職加薪嗎?

領導的上級才能啊!

所以過河拆橋,卸磨殺驢這種簡直常規操作。

你的利用價值沒有了,你和其他一般普通員工比又有什麽區別,幹嘛要專門提拔你獎勵你?

這次之後我是徹底明白你幹得再多再努力,作爲基層打工者,你的勞動成果是會被人篡取的。

第三次意識到是出來工作第八年的時候。

我那時候已經對本職工作躺平,反正也不是領導心腹,評優和升崗啥的基本輪不上我。

我那會開始接一些私活來做,畢竟我的特點是肯幹,肯學,對技術研究也有興趣,要說這特點,是挺適合接外單做的。

也想過做外單多掙錢,以前聽說過很多做外單掙錢比本職還多。但是真做的時候,就發現其實壓根不掙錢,掙錢效率真不會比你下班開滴滴送外賣賺錢多,無非是不用日曬雨淋而已。

原因並不是介紹人賺差價的問題,而是IT行業本身沒有門檻,沒有門檻的東西最終就是卷成白菜價。

比如一個商城,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真的開發一套下來,成本少說也要四五萬,要是再加上維護和一些個性化需求,沒個10萬都不能叫掙錢。

然而現實是你報10萬,別人報8萬,再有的人能報6萬,最終可能三四萬的報價才能把項目接下來,再低別人去開滴滴都比這強了。

加上不是全職,是兼職做,但人家金主可不管你全職兼職,就當你是全職的,催得急的時候天天罵。

白天上班後,下班還得拼命幹,關鍵是三個月下來錢也沒幾個,團隊兩三個人一分到手可能就1w左右,看似多掙了1w不錯,然而這種勞動強度一年你能做幾個項目?

算下來對于一線城市來說,這點錢可以幹啥?

然後我忽然意識到,即使我技術不錯,即使我很拼命,出賣勞動力本身根本不能改變任何東西。

最多只能讓你餓不死,但絕對吃不飽。更別說我年齡更大,代碼寫不動,新知識學不進的時候還能幹下去嗎?

那一年,我徹底認識到,掙錢跟能力強不強,努不努力,沒有一毛錢關系。

掙錢本身靠的是平台、渠道、信息差、圈層等等。

那年我剛好認識一個在銀行做投行業務的朋友。我甚至覺得我那段時間勞動強度遠超他,我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忙,甚至趕進度有一周天天熬夜到三四點,第二天能抗住就起床上班,扛不住就休年假半天多睡一會。

然而那位投行業務朋友收入是我的三倍以上。就算我很拼命,我也有技術,憑什麽同樣時間他的收入産出這麽高?

所以我後來就明白了爲什麽有些人就是打死都要做生意不打工。

並不是他們懶所以不打工,而是他們已經看明白了,打工最多只能讓你溫飽,要是你有比溫飽更遠大的目標,除非你有關系有背景有圈層有機遇,否則你再厲害一輩子也是個基層打工者而已。

一個窮人必須要永遠記住,靠幹體力活和走技術路線是賺不到500萬的,特別是撿廢品、種農田、搞搬運、刮膩子、貼瓷磚、燒電焊、做設計、做IT、做FD、做PE、做PD、做PCB的,你只知道跟別人打工,從不想著爲自己的事業鋪路,想著自己創業當老板,想著買奔馳住豪宅,你一輩子都不可能成爲富人。

你應該深有感觸,你從18-24歲打工,直到幹到32歲,你也沒有存到錢,甚至是,你還被信用卡和花呗套牢,被一些外債裹挾,過著慘不忍睹的苦日子,說實話,在這種壓抑和落魄的環境中,你的內心是極度焦慮、躁動和壓抑的。

可是,你爲了能活下去,又不得不堅守本職工作,用卑微的銀兩爲自己續命,顯而易見,你一個月4000-5000的饅頭錢,根本就很難養活自己,更別說你的家人。即便你是幹技術活的,一個月能拿10000塊,但買房買車你根本不配。

你想過沒有,你是買苦力的,你不想著去改變自己,即便你幹一輩子,你也不可能賺到500萬,你只會在一地雞毛的瑣碎中,過著焦躁和頹廢的窮苦日子,就算你是幹技術活的,你不也是很難在北上廣深買房子,開上奔馳的車子嗎?

你要知道,社會是現實的,也是很血腥的,一旦你到了40歲,你就會被體力透支侵擾,被中年危機眷顧,被時代洪流淘汰,你再想著蛻變,就會很難了。

當然,我並不是說幹體力活和技術活就不可能翻身,只是你一味地沉淪于工作本身,不懂得去打造自己,去豐腴自己,去經營自己,你怎麽可能逆襲翻身?

你不覺得,在你30歲之前,給自己規劃方向、設定目標,提升認知,壯大格局、堅定意志、圓潤情商、蛻變智慧、積澱能力,是非常非常有必須要的嗎?

你沒必要得過且過,更沒必要擺爛躺平,你活著不止是爲了吃飯,也不是爲了受罪,你是有家庭的人,你必須要有責任和擔當,你必須要有理想和抱負,只有這樣,你才能去改變自己的人生,你才有機會跳出農門,才有機會當老板。

你自己想想,你身邊那些百萬富豪和千萬老板,他們都是窮人家的孩子,都沒能考上985和211的大學,都沒有強大的背景,不也是逆襲翻身成了富人嗎?

我有個同鄉,他就是在工地上賣苦力的,可是,在2012年的時候,他卻逆襲翻身了。現如今,他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包工頭,開的車是保時捷卡宴,住的房子是廣州白雲區的高端小區房,他每次回到老家,都特別的有面子有地位。

後面,在一次閑談中,我發現他之所以從一個裝修工逆襲翻身,就是因爲他有認知、有理想、有格局、有毅力、有態度,懂得積澱能力、結交大佬、圓潤情商、蛻變智慧、把握風口、借力使力,所以才得到了行業內不同層次的人脈。

在他的曆練和蛻變中,他的工作能力、社交能力、處事能力,爲自己帶來了很大的機會,很快的,在2010年的時候,他就得到一個大包工頭的賞識,就這樣,他一步一步的逆襲翻了身,雖然沒有過億的身價,但也算得上是富人了。

不難發現,不論是幹體力活的,還是幹技術活的,只要你不死磕,懂得爲自己的事業規劃方向,懂得設定目標,懂得去經營自己,你就有機會翻身成富人。

恰好前段時間又看了好幾條新聞,一位清華畢業的女生,在鐵路做了9年一線職工。一位清華畢業的男生,在供電局爬了6年電線杆,目前還是副班長。我只是個普通985,和清北這種級別差遠了,他們打工狀況都是如此,我這也沒什麽好怨言的,因爲沒關系沒背景,打工就是如此。

1、你們的思維模式還是禁锢在“我要上升,我要破局”。

我這篇文不是教你怎麽破局,我要能破我自己早破了。

我是在講一種心態,如果你自己很努力了,也不能破局的時候,不妨放平心態接受現實,不要和現實較勁。

其實現實中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能破局的人才是極少數。

或許很多二十多歲小年輕是無法理解的。逐步走向中年人的時候,你才有這種無力感,就是你已經徹底意識到未來的想象空間很有限,就是畫餅你都不會信那種,然後會陷入深度的自我懷疑,“我拼命幹嘛?”“我辛苦這麽多年爲了什麽?”,這種心態只會讓自己變得抑郁。

與其這樣,不如換個角度去看問題,換個心態面對事業。

2、不要說什麽做自媒體了。

現實情況是所有沒有門檻的東西都很卷。包括IT行業爲什麽這麽卷,本質也是因爲現在沒有門檻導致的。

你要放二十年前那會去接外單來做,絕對不是現在這種白菜價。但二十年前那會,網上沒那麽多教程,沒那麽多視頻,也沒那麽多成熟的框架和開源項目,甚至不少家庭買不起電腦,拉不上寬帶(我上大學那會有些同學家裏連計算機都沒有)。

跨專業卷IT在當時沒那麽容易,能夠熟練地完成一個項目沒那麽簡單。

3、渠道不是很多人認知中的所謂“中間人”,其實中間人這種角色本身是吃不了多少利潤的。

真正吃利潤的是控制了資源的人。

什麽叫控制資源?

比如說你做批發商,去收農民糧食,再賣去城裏賺差價。如果你只是個普通批發商,你五毛一斤買入,一塊一斤賣出賺點差價,必然會有別的批發商說我六毛收,九毛賣出去。明白了吧,沒有門檻的話,最終結果是卷上天大家都賺不到錢。

什麽叫中間商賺錢,就是我和村、縣的相關人員勾結,這一片只有我能收,別的中間商進不來,我甚至能做到五分錢一斤去收,懂嗎這才叫控制了渠道?

所以這絕對不是稍微送點禮之類就能把中間商踢掉,中間商已經和有權力的人在利益上深度綁定了,哪是幾個紅包就能踢走的。

4、有些小年輕覺得那我高考拼命複習的意義是什麽,你錯了,意義大著了。

雖然人是趨于平庸,但是人和人比,生活質量差距也是可以很大的。

比如我雖然進個壟斷國企掙不了幾個錢,但比起我們的外包公司,我天天躺平混日子的工資,都比他們除了領導之外的人996的工資還要高,我是985,他們大多是三流大學或者大專。

這差距你說不大嗎?雖然咱大部分人都沒機會成爲贏家,但至少作爲一個中庸的人,有的人活得舒服些,有的人活得辛苦些,雖然一兩天,或者一兩年你覺得沒什麽你能受得了,但這種生活方式可能貫穿整個職業生涯,那差距就不是一般地大了。

5、私活我現在還有接,但我早就不是之前那種拼命幹的狀態了。

有空就做做,那些金主對時間要求不緊迫的就做做。那些麻煩的和時間要求高的就不做。

爲什麽我要做,說白了還是沒事找點事做,我這人性格上是做不到閑著吃喝玩樂的,不找點事做就覺得自己很頹廢。

第二呢,做私活的過程中,因爲接觸的業務是亂七八糟什麽都有,也會和一些中間人溝通交流(就是說生活圈之外的人),對自己的視野也是一種拓寬。有時候在私活中練上的技術和業務知識,還能反哺到主業上面,對于一個平庸的生活來說,也是一種小確幸。

如果出身底層,想要擊穿階層壁壘:

過硬的一技之長,深度縱入學習,通過職業路徑通關。

極高的情緒價值,情商高,深谙人性,通過婚戀、裙帶關系通關。

從底層到中層前者比後者過關的幾率高。

通過情緒價值過關取決于你服務的對象是誰,一旦遇人不淑,只會被魚肉。

單純通過技術擊穿中層壁壘完成了第一輪逆襲後遊戲就戛然而止,無論你怎麽努力,到你口袋裏就是那麽點銀子。

在財富和資本的遊戲中都只是一個高級工具人。

底層通往中層,技術重要。中層通往上層,情緒價值重要。

1、我剛入職那會,看著有個比我大了十幾歲的員工,也不是能力很差,但是工作總感覺不是很賣力,一副躺平的樣子。

當時我們幾個小年輕還吐槽,覺得自己20年後可別成爲這樣的人,有能力有精力幹嘛不拼一拼賣力幹呢。知道現在我才越來越理解,因爲我也這感受,指不定我躺平的位置還沒他躺平的位置好呢。

事業有得拼就拼,沒機會拼就花點精力在其他方面,年齡大了其實很多方面都會花精力,比如家庭、健康、副業等等。

你不是二十多歲那個只管自己奮鬥,回家就睡覺,其他不管不顧的人了。

2、技術可以追求,可以熱愛,但不能抱著功利的心態去做。

聽說過很多人把愛好做成副業並賺錢超過主業的事吧。確實有這樣的情況,但前提是足夠熱愛,並一門心思潛下去,並且不管賺不賺錢,都幾十年如一日。

比如劉畊宏,就算傑倫拉了好多把都沒拉起來,但人家就喜歡健身,一門心思做健身好多年。結果今年有個機會火爆了,他都快50的人了。

想想沒火的這麽些年,他也一直堅持做。即使沒有上海這波疫情讓他火,或許他還是會繼續堅持做。就是說你做你喜歡做的事,有沒有賺錢的商機那都是順便的,有當然好,沒有就圖個開心。

3、我現在的心態,被我對象覺得我很躺平,我相信不少人也會有這感覺。

我感覺我挺冤的,畢竟我本來就幹活很拼命,讀書的時候也拼命。我覺得不是躺平,是在乎什麽的問題,比如在乎結果還是在乎過程。

如果在功利方面,我覺得要在乎結果,如果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方面,我覺得要在乎過程。比如說是比較強制性的工作任務,或者說有評優升崗的機會,那不管喜不喜歡累不累,強制性的事情要做,升崗的機會只要概率不小都要爭取。

至于沒有機會或者機會不大的,那就幹自己喜歡的事,只要享受這個過程就好了,至于結果如何,管他呢。

在一個概率不一定很大的事情上面費盡心思,甚至爲了它放棄一些東西,如果沒成,那種巨大的失落感對心理很不好,容易抑郁的。

所以我現在也是,有評優的機會,什麽下地市交流三個月這種我也會去做,什麽比賽那類,我相對擅長的我也會參加(去年集團研發比賽我們四人團隊拿了個三等獎),那種能抱大腿參加的比賽,我也會抱一下,那種外部認證只要有時間的就參加下,考個試混個證。

同時外單有空的話也做一下,遇到感興趣的技術也會稍微研究一下謝謝博客什麽的。當然這期間也不耽誤每周的鍛煉時間。平時也盡量不爲工作事情加班熬夜。

4、打工還是做生意,這個東西看性格,看家庭背景,看圈層。

有的人說想做副業或者創業,但完全沒有門道,也不知道怎麽上路。

因爲你身邊做這些的兄弟,家長少,所以沒有耳濡目染,當然一竅不通。我爲什麽第八年才開始做私活?其實我第一年畢業就想做了。

問題是我們這種壟斷央企,絕大多數人都不搞技術,而且女同志比例很高,二胎比例也高,平均年齡四十多歲,都是下了班趕緊回家帶孩子做飯的,哪來私活?

我也是後來第六第七年的時候因爲項目和一個乙方負責人混得比較熟,他有做不少私活的,我也是通過他介紹才認識做私活渠道的人。那種網站上挂出來的外包,五千塊讓你做個五萬塊功能的單子多了去了,傻子都不可能去接,肯定是得通過一些渠道的。

所以說你想做副業,想創業,首先你身邊得有這樣比較熟的人,願意帶你上道才行。

當然上道一回事,後面修行靠自己。你副業和創業搞得好不好,那就真的全看你自己了。

就比如做個外包單子,你在公司的話,搞不定可以找人幫忙兜底,在央企嘛實在搞不定給領導寫好原因和材料,就過去了。做外單的話,沒人兜底不說,要讓金主妥協可沒那麽容易,人家是掏了真金白銀的,央企畢竟是吃公家飯。所以壓力可是大了幾倍。

5、不要指望技藝高超所以能多牛逼掙多少錢。老實說,hw這類我不知道,但很多社會上的高薪職業高薪崗位,最重要的是要懂包裝懂營銷。

因爲技術牛不牛別人不懂啊,就比如你說你熟悉XX、精通XX,絕大多數人也不清楚你什麽水平(畢竟領導、或者金主不可能都是行業專家,很難考察你)。

我記得之前知乎有個海歸裝逼,回國老板給他開了70w。他自己還凡爾賽說沒覺得自己多厲害,但是在美國也拿12w年薪憑什麽回來要降薪。稍微懂點行情的都知道,在老美搞it拿個12w刀根本不算什麽牛人水平。

就我們單位一個女生後來出國再讀了個證,出來就在亞馬遜,拿10w刀。那天同事聊起她,有個人還驚呼“啊,她懂編程的嗎?還能拿這麽多?”

所以爲啥老板能給一個海歸開70w,那肯定是得包裝和營銷自己啊。要是就和國內其他人那樣去卷大廠面試八股文,你覺得這種人有機會上嗎。而且在我看來,目前社會上90%以上的崗位就不需要多強的水平,隨便一個普通本科畢業生都能勝任。不少高薪崗位也不見得需要多高的水平,說白了只要把你放那位置上,你也能幹。

當然這類崗位對打工者來說,是有點打工皇帝內味,但比例極少,不能成爲絕大多數打工人的出路。

一直做技術,做螺絲釘的人,對賺錢的認知永遠是我技術好,我幹得多,幹得快,那我就能多掙錢。

你跳不出這種思維,到了一定瓶頸就很難發展。當然瓶頸的東西因單位而異,比如一些小公司做個java開發2w都頂天了。但是在頭部互聯網可能2w才是新員工起薪呢。

我覺得想要突破瓶頸,最重要的是培養創業思維。創業思維不是讓你創業,而是你更明白錢是怎麽掙來的。

我工作第七年開始和一個乙方負責人特別熟,剛好他們公司(也是大國企下屬的子公司)開始玩“劃小”,說白了就是分割成若幹團隊,包幹制,按照團隊成本給個指標,完成的項目多了,你們就多分錢,完成項目不達標了團隊就發不出錢。

所以作爲團隊負責人,就有點像個管理小公司一樣,他原本只是個開發團隊負責人,從搞技術管理變成了天天盯著成本、管理團隊員工、談業務、拉單、運作關系。

他想做自己比較熟悉領域的産品,但是現在中國的內卷程度是,同質化極其嚴重,你想做啥,你能想到的基本上別人都能做到,可以說除了發射衛星造火箭這類高大上又極其複雜的,絕大多數情況下很難通過技術獲得優勢以及金主的青睐。

這種情況下,促使他經常和銷售打交道,也經常和校友圈、工作中的朋友,以及現有業務的甲方的人打交道,吃飯喝酒打球什麽都有,說白了盡可能擴大自己的關系網,去總會有機會爭取新的業務。

因爲單純依靠自己叫賣顯然不可能,傻乎乎參與招投標大概率沒戲(都知道招投標大多都是內定的)。所以在拉單子的過程中,各種關系運作,有時候還會拉上他們公司大領導,讓大領導以更高層的關系去運作。

然後是成本這塊,你當管理的你就知道,找人不是找牛人就好了。

他用人考慮的是成本和收益的比例。有些特別勤奮上進的新人,他其實不太想培養的,因爲這些人大多心氣特別高,幹個一年半載學到東西就跑了,那他還要重新招人,讓新人熟悉業務,很浪費錢。反而那些悠著悠著,雖然進步不快但一直慢慢進步的,這種他反而願意培養,因爲這些人一用可以用好幾年。牛人他不是不能招,但你就算個成本,如果花個40w招個牛人,他起碼得再去拉一個超過70w的項目回來。但這個40w的人有沒有這麽高的産出?

他的團隊基本保留15%有技術有可靠的人給的相對高工資,還有35%屬于能力一般但比較可靠給個中等工資,剩下的就是一兩年左右的新人以及一些邊角料的人。

說這些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尤其是和那些一直埋頭做技術的人分享一下,雖然只是很淺表,很簡單的說明,讓你們知道錢是怎麽來的,你就知道爲什麽打工不容易有出路。

很多時候限制你拿不到更高薪酬的不是你的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而是這個團隊,或者你的上一層級掙不了那麽多錢,所以到你這層級只有這麽多

想起技術牛不牛的問題。我想如果在一些大型單位待過的人會深有感觸,但如果你沒待過可能你沒這個認識。

就是你覺得你技術很牛,或許你身邊熟悉你的小喽啰也知道你技術確實不錯。

但是,你的技術成果是什麽?絕大多數不熟悉你的人,包括一些中高層並不覺得你厲害。而且最諷刺的是,那些技術不怎麽樣的人反而被評爲“技術專家”。

爲什麽會這樣?其實就是我前面講的渠道、控制資源的問題。

你們知道一些大央企裏面的技術專家,一大堆專利和論文是怎麽來的嗎?可能以前你們以爲是他水論文。

首先我要說,水論文也挺費時間的,央企裏面做那些項目牽頭人,大多挺忙,真不會有很多時間摸魚,你說還要讓他一年搞幾篇論文,搞幾個專利,他哪有那麽多時間去想去水啊?

所以通常是找人寫。

找人寫的途徑,要麽是找外面的人代寫,但這個要花錢,自掏腰包很貴很貴的哦,因爲每年發幾篇論文幾篇專利,積累下來也不少。

如果叫手下呢?

手下能力行不行是一方面,手下的積極性又是一方面,畢竟憑啥我給你寫牛逼專利和文章,然後你拿來評專家?那我自己寫了自己去搶專家不好嗎?

所以通常是牽頭人立項,然後項目資金給到乙方單位,我都給你幾百萬的項目了,搞幾篇論文和專利對乙方來說算啥?而且這是利益的深度綁定,管事的賺了名聲,幹活的拿了錢。(當然有沒有別的回扣這裏不談,是另一個話題)。

論文和專利是一方面,比如牽頭負責項目也是一個方面。你說你是一個項目負責人牛逼,還是一個項目技術人員牛逼?但有時候負責人其實並沒有你們想象中技術那麽強,或許他需要的更多是如何管理上級,如何管理下級。就有點類似皇帝,皇帝差不多什麽都要管,就算一個皇帝是明君,也不可能樣樣精通吧,或許他甚至沒有一樣很熟悉,但有什麽關系,能善于利用手下人才完成任務就行了。

所以最終呈現的結果是,如果你只是埋頭幹,你能力很強,自己每年一點成果,那已經很牛逼了,但你比得上那些能動用渠道、資源爲自己寫論文和專利的人嗎?你一個人再牛逼也比不上人家一個團隊,甚至幾個團隊的勞動成果啊。所以最終的結果是,即使你技術不錯,但是絕大多數人並不認可你。

3 阅读:585
评论列表
  • 2024-05-15 14:07

    行爲技術人才對資本來說可以可以找到替代技術人才 ,資本和資本的關系層面技術人才根本沒有這方面的資源。

  • 2024-05-19 12:22

    背景

  • 2024-05-20 08:16

    這就是爲什麽大家喜歡學金融,美國的話,制造業基本上被金融幹垮了

  • 2024-05-20 01:12

    寫的有見地,是很多人要好好學習作者現實的心得,走少好多彎路,有技術要學會銷售自己才是王道。

猜你喜歡

說論金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