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有濕氣,舌頭先知道?身上出現這5種變化,說明你濕氣太重了

39健康網 2024-04-23 17:46:02

作爲一個標准的廣東人,從小到大,每次跟爸媽說哪裏不舒服,他們的回答都是:

萬事皆可歸因爲有濕氣。因此,“祛濕”也成了很多老廣人刻在骨子裏的生物本能。

濕氣究竟是什麽東西?廣東人爲何“十人九濕”?除濕怎麽做才最有效?

濕氣是中醫概念,中醫認爲,濕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中的一種,比較難纏。

一是因爲它屬于“百搭體質”,總喜歡和其他外邪聯合作案,增加治病難度。

風濕組合,常讓人肌肉、關節疼痛;

寒濕組合,使人畏寒怕冷,腹痛腹瀉;

濕熱組合,誘發咽喉腫痛、口腔潰瘍。

二是因爲它難祛除。中醫素有“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著,如油入面”一說,指的就是濕氣黏滯,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化解。

當我們體內濕氣重時,四肢乏力、腸胃不適等問題會相繼出現。

常感疲勞、四肢沉重。濕性重濁,所以濕邪侵襲時,會出現頭身困重的症狀,即使是一覺醒來,也會覺得疲憊、無精打采、身體如負重物。

脾胃不和、食欲下降。脾主運化水濕,對濕邪比較敏感,最先受到影響,最終牽連致胃,讓人食欲變差,或吃了幾口就飽,有時嘴巴還會發臭發苦。

排便不爽。濕性粘滯,濕氣長期累積,就容易使小便淋漓不爽、小便渾濁,或者大便不成形、黏性增加。

舌苔異常。正常人的舌頭爲“淡紅色、白苔薄”,如果舌體胖大、兩側邊緣出現齒痕,舌苔顔色過白且厚重黏膩,可能是脾太濕了。

私處異常。濕邪有趨下之性,容易使女性患上“帶下病”,即易産生白帶量異常、陰道炎症等問題。

從外部因素來看,外濕主要和環境潮濕有關。

例如在嶺南地區,春季,飽受回南天和暴雨的雙重暴擊,而夏季,多暑多濕,加上梅雨,水分含量穩穩地超過正常值,至于秋冬季......(嶺南沒有秋冬季,笑)。

此外,生活和工作中常和“水”打交道,比如做餐飲後廚的、做水産的都容易受外濕影響。

而內濕通常因脾胃受損,水濕聚積體內所致,這往往和一些不良習慣有關。

想要預防濕氣侵襲,或祛除濕氣,飲食是重要的一方面。

平時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健脾祛濕的食物。

五谷粥:選用薏米、芡實、赤小豆、白扁豆、山藥5種食物,熬制成粥;

赤小豆薏米水:用薏米、赤小豆爲原料煮制成水飲用;

土茯苓煲骨頭湯(清熱生津、健脾祛濕)

主要原料:鮮士茯苓200g、鮮山藥200g、排骨250克、炒薏米30克、鹽適量、姜片3片。

蒼術冬瓜豬肉湯(消暑、潤肺、生津)

主要原料:蒼術25克、澤瀉25克、陳皮適量、豬肉200克、冬瓜450克(冬瓜皮、瓤、仁去掉)。

當然,食療除濕很重要,而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專業的治療也要雙管齊下。

加強運動。每天花30分鍾左右,去戶外鍛煉鍛煉,慢跑、快走、瑜伽、太極,都有助于促進氣血循環,增強體質。

如果沒時間運動,也可以利用上下班時間,多走走路,每天走個6000步左右,也有利于身體健康。

每天睡足7-9小時。盡量在11點前睡覺,睡前不宜做劇烈運動,最好不要刷手機,避免熬夜。

盡量不要居住在潮濕陰暗環境。住的房屋要通風透氣,能曬到陽光。潮濕天氣可以使用空調抽濕或抽濕器。

如果濕氣症狀嚴重,建議及時看醫生,通過中藥方劑、針灸或推拿調理,改善病情,早日恢複健康。

參考資料:

[1]張秉新. 濕氣重的食療方法 [J]. 開卷有益-求醫問藥, 2022, (12): 65.

[2]顧程. 測一測你的體內是否有濕氣 [J]. 人人健康, 2022, (03): 49.

[3]王彤. 濕氣重喝碗五谷粥[N]. 健康時報, 2021-12-21 (006). DOI:10.28434/n.cnki.njksb.2021.000441.

[4]汪先恩. 治濕氣是中醫特長 [J]. 中醫健康養生, 2018, 4 (06): 78.

[5]高山. 濕氣是百病之源 [J]. 江蘇衛生保健, 2016, (05): 41.

1 阅读:278
评论列表
  • 2024-04-24 05:23

    濕氣重了,身體真的會出現異常,多吃些排濕的食物,保持身體健康

  • 2024-04-23 20:14

    李福章、李政義每淫瓢妓,共寵木梅星溢鍵照火 鳴潔湯夏蘋芳理

  • 2024-04-24 06:33

    我上次在微博存到這張圖還沒打碼

  • 2024-04-24 06:39

    用泡腳排出濕氣,更簡單易行。

  • 2024-04-24 00:24

    濕氣問題不僅是身體健康的困擾,也是地域文化和中醫養生的一部分,對于濕氣的認知和處理方法需要結合個人體質和環境氣候來進行調整

  • 2024-04-23 22:39

    濕氣問題困擾著很多人,尤其是在潮濕的南方地區更爲明顯。對于濕氣的認識和祛除方法,中醫和民間偏方都有各自的看法和建議

39健康網

簡介:中國互聯網百強網站,分享靠譜、有趣、易懂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