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49刀殘忍殺害新婚妻子被判死緩,判決書曝光:這分明是場謀殺

格子的江湖 2024-04-28 19:45:14

執筆爲劍,寫天寫地寫華年;落棋爲子,點兵點將點江山。

01

由于對婚檢結果的疏忽,一名年僅29歲的天津女子,在新婚55天後,倒在自己丈夫刀下。

整整49刀,刀刀透露著凜冽的狠戾之意,沒有絲毫留情,亦沒有絲毫理智,以至于“49”成爲了受害者父母每每想起心裏都會揪著疼的血淋淋般的數字,痛到幾乎窒息。

強忍悲痛的二老對女婿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女婿爲他的惡行付出應有的代價並賠償599萬余元,“599萬余元的賠償請求裏,有490萬是精神損害撫慰金,一刀10萬。”

本該是恩愛有加的新婚夫妻,丈夫何至于以如此殘忍的手段痛下狠手?喪盡天良的丈夫會面臨怎樣的下場和結果?他所付出的代價能否讓受害者父母得到些許的撫慰?

最近,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做出判決,一審宣判結果顯示:

丈夫張某育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對張某育限制減刑。同時判決張某育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受害者父母47514元。

很多人對此結果直呼難以置信,受害者父母聽到一審判決結果更是腦袋一片空白,感到完全難以接受,直接遞交了抗訴申請,這主要是因爲死緩不直接等于死刑。

從法律層面而言,對于被判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只有在二年的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又故意犯罪,且情節惡劣的,才會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後執行死刑。

如果罪犯在這期間沒有故意犯罪,或者故意犯罪但不屬于情節惡劣,那麽在二年期滿後就會被減爲無期徒刑,如果罪犯在這期間有重大立功表現,還能繼續減爲有期徒刑。

而法律意義上的“限制減刑”也並非不能減刑,而是相比一般的死緩而言,減刑次數更少,減刑幅度更小,減刑更爲困難。

爲何不能直接判死刑?

因爲張某育患有精神疾病,經過鑒定,張某育案發時的精神狀態被診斷爲待分類的精神病性障礙,具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這一結果直接導致他成功逃脫了直接死刑的命運。

如果張某育沒有精神病,絕對是直接死刑無疑,判決書裏明確寫著:

“張某育故意殺人犯罪手段極其殘忍,且沒有任何悔罪表現,加上故意隱瞞、擅自停藥的行爲,不足以對其從輕處罰,建議法庭對張某育處以最嚴厲的處罰。”

這也意味著,一審對于張某育的刑事宣判結果,幾乎已經是法律能做到的極限了,該有的證據早已到位,一切能被考量在內的因素也已經被考慮到了,後續改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民事賠償方面,由于受害者父母索賠的599萬余元和一審結果裏的4.7萬余元賠償相差甚大,可能還會有所變動,但可以預測的是,實際數額依然會遠遠低于受害者父母的索賠期待。

02

法院披露出的判決書,完整還原了案件的來龍去脈,也道盡了張某育及其家人的自私、漠然、冷血與歹毒,我們從這其中也能明顯窺見,受害者家屬爲何對一審結果感到難以接受。

據小洋父母和判決書內容可知:

小洋是個心腸善良、性格溫婉的優秀女孩,大學畢業後在當地一家機關單位工作,工作穩定,前程已定,只差嫁人成家,于是父母便開始操心起小洋的感情狀況。

2020年5月,經他人介紹,小洋與在當地當輔警的張某育相識相戀,小洋父母覺得張某育看起來老實厚道,再加上兩家條件相差不多,張某育父母明面上對女兒也還不錯。

基于此,相處一段時間後,兩家人便開始談婚論嫁,這期間張某育未表現出任何異樣。

2021年8月,小洋與張某育登記結婚。

婚後第55天,張某育因懷疑小洋欲與他人共同陷害自己,以及因家庭瑣碎對小洋心存不滿,趁著小洋去衛生間之際,從廚房取來一把尖刀,宛如發瘋的野獸般朝著小洋揮捅而去。

足足49刀,刀刀無情,令人心悸。

沒有絲毫防備的小洋倒在客廳裏,倒在血泊中,因爲失血過多當場死亡,或許直至意識消散,她也不明白新婚的丈夫爲何要如此待她,爲何會毫無征兆變得那麽暴戾猙獰且陌生。

悲痛欲絕的小洋父母在不斷追問之下得知,他們眼裏老實厚道的張某育,竟然一直都患有精神疾病,爲了促成這段婚姻,張某育及其父母全都選擇隱瞞,從交往隱瞞到婚後,直至案發。

張某育早在與第一任對象談婚論嫁時,就被診斷出了精神疾病,後來談崩後又遇到小洋,與小洋相戀交往後,他再次被診斷出精神疾病。

爲了隱瞞病情,不耽誤自己的前程和婚事,張某育看病挂號用的都是其父母的醫保卡,生怕被外人知曉。爲了瞞住小洋,他更是將藥藏進母親所在屋子的櫃子裏,避開小洋偷偷去吃。

張某育父親辯稱:“我和妻子瞧見張某育吃藥治療期間狀況挺好,結了婚一高興病可能就好了,就自作主張把藥停了,想等以後感情穩定好了再跟小洋說,大家一塊幫著兒子好起來。”

如意算盤打得叮當響,生怕小洋得知病情後反悔婚事,所以瞞到結婚還不夠,想要一直瞞到有了孩子,直至小洋再也難以反悔脫身只能認命,一家人可謂將自私自利诠釋得淋漓盡致。

憑什麽別人家的好女兒要攤上你家患有精神病的兒子?一個健健康康的正常女孩有什麽義務幫你想辦法康複好起來?她分明可以嫁給一個健康的正常人,嫁進一個正常的家庭。

這哪裏是爲了張某育的前程和婚事著想,這分明就是一場不顧後果自私冷血至極的謀殺!

03

最讓人氣憤的莫過于,案發後張某育一家人沒有任何人前來對小洋家屬道過一句歉,也沒有主動提及任何賠償問題,清醒後的張某育更是沒有任何悔罪的表現。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不但說明了張某育父母的麻木冷血,更直接佐證了張某育的喪心病狂根本不是因爲精神疾病發作,而是他本身就是一個喪盡天良無可救藥的惡徒。

一個善良且正常的精神病人,在清醒後會爲自己的所作所爲忏悔痛哭,會因爲自己犯了不可饒恕的罪行而感到追悔莫及痛不欲生,可張某育的種種表現,說是死有余辜也不爲過。

爲什麽多數人對于張某育被判死緩這一結果感到難以置信?

因爲它看似是對“精神病人”的人道,實則是對遇害者及其家屬的不人道,既然生命面前人人平等,那麽無論有怎樣的前提條件,被犧牲的都不該是遇害者及其家屬的利益。

就像“邯鄲初中生遇害案”裏一樣,年齡不是觸犯法律底線的擋箭牌,精神疾病同樣也不該是免死金牌,作出利益犧牲的也不該總是遇害者及其家屬。

我們相信法律一定能夠越來越趨于完善,能夠對所有的一切一視同仁,從而避免爲惡者因爲年齡或精神疾病鑽空,由衷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而在這之前,每一個人在踏入婚姻前,或許都需要對伴侶的婚檢結果保持足夠重視。

0 阅读:1148
评论列表
  • 2024-04-29 11:18

    張某育的父母也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格子的江湖

簡介:解析熱點事件,做一股清流,寫天寫地寫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