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中途島》讓人印象深刻,一種對和平的向往

小影兒科普 2024-03-16 14:47:38

《決戰中途島》中的羅蘭艾默裏奇還是一如既往地與衆不同,同樣的劇情,同樣的高中戰鬥機,讓人印象深刻,許多場景和要素,都給人一種熟悉感。但在這種“熟悉”的情況下,影片的主題也從之前的“人類與異族”之間的懸疑,變成了一部以曆史事件爲基礎的影片,這部電影的主人公一名駕駛員,二號一名間諜,而是一場曆史事件,一場戰爭,一場“主角”。

羅蘭艾默裏奇是一位善于多線敘述的作家,他的代表作《獨立日》中,有很多線索,有駕駛員,有被俘虜的士兵,有科學家。不過,與這部電影不同的是,《獨立日》的情節發展是有頭有尾,有頭有尾。不管是這部電影中的日本士兵,還是美國的情報人員,他們的故事都不夠精彩。

角色之間的聯系並不緊密,當各種信息相互交錯的時候,這種“斷裂感”就會成倍增加。但也不能說這部電影就真的中斷了,它是按照故事發展的,是按照戰爭的進程進行的,如果把《中途島之戰》看成是第一個主人公,那就是“完整”的。電視劇和電影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懸念感”,所以當一個問題被提出來的時候,觀衆們就會被吸引過去。

即使許多影片的結果都是可以預見的,即使“英雄們永遠不會死去”這條定律告訴人們,這個故事的發展,其實也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就像複聯,誰也不知道電影的最後會有多少人死去,也不知道電影4的最後會有多少人死去。但這部電影就不一樣了,哪怕是不懂戰史的人都能看出來:破解了代碼,揭露了機密,打掉了日本的軍艦,打贏了中途島。

所有的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充滿了確定,沒有任何疑問。不過,懸疑和感覺是兩個概念。除了劇情本身比較獨特以外,影片的敘事方式也很直接,似乎對“懸念感”並沒有太大的要求。因爲有大量的角色,而且都是清一色的軍裝(都是一身軍裝),再加上他們的臉上總是蒙著一層厚厚的灰塵和汙垢,很容易讓人認不出他們是什麽人。

如果換個語言翻譯,換個角色,換個演員,那就更麻煩了,一個角色的性格,一個故事,一個名字,想要把整個電影都記住,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部電影的高光時刻自然不少,從駕駛員向下扔出炮彈的那一刻,到瞄准目標的堅定目光,再到那群飛翔在天空上的飛機,所有的一切都讓人感動不已。

天空中,一架架戰機以極快的速度墜落,被撞上的戰機化作黑煙,耀眼的星辰與殘忍的黑色交織在一起,這就是傳說中的血腥浪漫嗎?他的作品中,有“力與美”的速度與力量,也有一種悲壯的情緒,在對戰爭的殘忍進行著譴責,這是值得稱道的。但在這部電影這部影片裏,這種場景很少出現,也很少。

大多數時候,我們在屏幕上所能見到的,都是一種近乎于一條線的、平靜的敘事方式。這部電影雖然算不上是一部戰爭電影,也不能說是一部糟糕的電影,但也不能說這部電影就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不得不說,在這場戰鬥中,空軍的表現再怎麽華麗,也是一場無法想象的殘酷。

這部影片雖然講的是一場戰鬥,但它所要表達的思想,卻是一種“反戰”,一種對和平的向往。希望平安的花朵,能在更多的地方綻放。

0 阅读:5
评论列表
  • 2024-03-16 15:44

    兩個帝國主義的爭霸戰而己,和和平反戰有一毛錢關系麽?

小影兒科普

簡介:臭寶,記得看完點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