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美國總統卷入2024大選,奧巴馬+拜登+克林頓PK特朗普

邵永靈 2024-03-29 09:44:22

擔心拜登不是特朗普的對手,拜登的老搭檔奧巴馬准備要出手了,據稱在接下來的美國總統選舉中,奧巴馬准備要直接參加拜登的競選活動,幫助拜登順利實現連任。

擔心拜登在這次的選舉中無法戰勝特朗普,奧巴馬准備出手了,他可能要直接加入這場選戰

從這一情況看的話,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有三位美國總統直接參與其中,而且還將形成“奧巴馬加拜登”對決特朗普的真實情形,此外前總統克林頓也可能會參與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奧巴馬雖然在2017年因爲任期屆滿而卸任美國總統,但他本人卻並未徹底退出政治舞台,在隨後美國幾場重要的選舉中,奧巴馬都直接參與其中,並幫助民主黨站台,當然最後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那麽這次奧巴馬准備要加入2024,阻擊特朗普的卷土重來,這是否會像之前那樣取得成功呢?下面就來分析一下美國總統選舉的新動態。

(一)美國總統選舉進入“全國決戰模式”

據環球網報道稱,日前,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一名高級幕僚透露:奧巴馬非常擔心特朗普會在2024年卷土重來,擔心拜登不是特朗普的對手,最終很有可能會敗下陣來,所以他准備要在接下來幾個月的選舉中直接出馬,幫助拜登選舉中共同抗衡特朗普。

自從“超級星期二”這一天結束後,民主、共和兩黨的黨內初選結果出爐,不出意外,特朗普和拜登分別拿到了各自的黨內提名,獲得了競選2024的“門票”。

不過如果仔細對比拜登、特朗普二人實際情況,會發現二人各自贏得黨內初選還是有一定區別。拜登贏得民主黨黨內初選,拿到“門票”更多地是依靠美國的政治慣例。這麽講吧,一般而言,美國總統的任期只能是兩屆,往往在任總統幹完一屆後都會尋求連任,試圖再幹一屆,徹底爲自己的政治人生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2024年又是拜登與特朗普的二人對決,二人面對的情況可是完全不同,特朗普是挑戰者,拜登是防守者

而當他們在第一個任期內尋求黨內提名時往往都不會遇到阻力,也很少會出現大的挑戰者,無論是幹得好與壞,一般情況下,現任總統在尋求連任時拿下黨內初選的概率非常高,這甚至在美國政壇中已經成了一個政治慣例。所以對拜登而言,這次拿下民主黨黨內初選並不奇怪。

對特朗普而言,這可就是另外一個場面了,自己畢竟已經下台了,而對于共和黨內那些蠢蠢欲動的競爭者而言,這可是一場新競爭的開始,所以在共和黨內初選中,像彭斯、德桑蒂斯、黑莉等人紛紛出馬。起初外界普遍看好德桑蒂斯這位共和黨新星,認爲他能夠在共和黨內與特朗普掰一下手腕,但後續的情況出人意料,或許是前期媒體炒作過頭的原因,德桑蒂斯的民調根本無法與特朗普相提並論。最後特朗普以極高的人氣和民調,順利贏得共和黨內初選。而且從特朗普在共和黨內初選全過程看的話,其還頗有一種“獨孤求敗”之感。

可以這麽說,這次拜登和特朗普拼黨內初選,前者是依靠政治慣例獲勝,而後者則憑借的是黨內高人氣。這對拜登而言可不是好兆頭,盡管特朗普在2020年敗選後已下台,並失去了一定的政治舞台,但他的高人氣和社會民意基礎依舊存在,俨然特朗普依舊是自己競選之路上一個實力非常強勁的挑戰者。

現在的選舉情形可謂是又回到了4年前,總統選舉依舊是特朗普與拜登二人的對決。

前面也提到了,這次奧巴馬出馬幫助拜登抗衡特朗普主要是擔憂拜登在選舉中不敵特朗普。估計有朋友會問,理論上講,拜登和特朗普在2020年已經對決了一次,無論是普選票還是選舉人票,特朗普最終都不敵拜登,最後後者勝出。這次選舉中依舊是二人對決,恐怕結果還是和上次的一樣。

事實上,美國總統選舉以及候選人支持率的變化是一個動態過程,如果以2020年的視角看待並預測2024選舉的話,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理念。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2020年選舉中,美國選民們並不清楚拜登執政效果會如何,所以一番憧憬和想象之下,最終選擇了拜登。現在3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美國選民對拜登的執政水平和成績也都了然于胸,如果再對比特朗普過去的4年任期,相信美國選民心中已經有了一杆秤,他們會有更清醒的認知。

憑借高人氣,特朗普在共和黨內初選中打得非常順,頗有“獨孤求敗”之感

此外,在美國曆史上,前總統在競選連任中失利,但隨後又卷土重來的也有個例。例如,在1888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時任美國總統的克利夫蘭尋求連任失敗,最終惜敗共和黨人哈裏森。但4年後,克利夫蘭卷土重來,一舉擊敗了哈裏森,爲自己贏得了一個新任期。克利夫蘭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兩度當選且任期不連續的總統。如果這次特朗普能夠在選舉中勝出的話,毫無疑問,他將成爲“第二個克利夫蘭”。

有克利夫蘭的例子在前,所以特朗普再次回歸的可能性依舊大。不過在討論特朗普卷土重來的概率時,倒不如分析一下拜登的優勢和劣勢,看一下拜登打這場仗會面臨多大的困難。

(二)拜登面臨的劣勢有很多:年齡太大、經濟成就太小

拜登身上有這麽幾個劣勢:其一,年齡太大。雖然特朗普的年齡也不小,而且他與拜登之間僅僅差了幾歲,但特朗普很少沒有在公開場合出包,而拜登不同,他可是經常在出包,相關的案例、場景簡直數不勝數。例如拜登經常在公開場合打瞌睡、說錯話、犯迷糊、做一些匪夷所思的動作。這很容易令美國選民質疑:這樣的總統能幹好自己的工作嗎?以至于很多共和黨人紛紛要求拜登去做一個認知測試。

其二,拜登的副手哈裏斯很糟糕。一般而言,拜登年齡這麽大,而且還有很多匪夷所思的動作,這很令美國選民開始思考:如果拜登在第二個任期內突然出了意外,他的副手可是要承擔重任的呢?那麽他的副手能承擔這一重任嗎?

顯然不會,從過去3年多哈裏斯的政治表現以及民調數據看,她顯然比拜登更糟糕,在某種意義上,她甚至成了拜登的負資産。當美國選民想到一旦拜登出了問題,哈裏斯很有可能要上位的話,估計大家都會好好掂量一下自己手中的選票了。

拜登的競選壓力很大,副總統哈裏斯甚至成了他的一個負資産

在這次的共和黨黨內初選中,黑莉就直接把矛頭對准了哈裏斯,她曾喊話美國選民,如果這次選舉投拜登的話,很有可能選出的就是哈裏斯。

其三,拜登在過去3年多的任期內幹得並不好,尤其是在經濟方面更是一塌糊塗。在美國總統選舉中,選民們最看重的其實還是候選人的經濟政策,它能夠爲自己帶來多少就業和收入,借用克林頓曾經的話說:“笨蛋,關鍵在于經濟”。至于說外交,那估計就要靠邊站了,如果拜登在競選過程中硬要談烏克蘭的話,估計很難會得到選民的共鳴,很多參與投票的美國選民甚至連烏克蘭在哪都不清楚。

但在過去3年多的時期中,美國先後經曆了供應鏈危機、糧食、能源價格大幅上漲等問題,這些讓美國選民的生活成本支出大幅提高,這對拜登而言可不是一個有利因素。

其四,拜登的選民基礎發生了動搖。巴以沖突爆發後,看到拜登在加沙沖突偏袒以色列的表現,美國國內的穆斯林群體失望了。去年11月份美國國內的幾個搖擺州的穆斯林群體曾表示:他們不會投票給拜登,當然他們更不會投給特朗普。

這對拜登而言可是一個很糟糕的情況,搖擺州的選舉戰況曆來都是非常激烈的,有時多出幾千張的選票會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改變搖擺州的投票情況,甚至還能決定最後的選舉結果。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

現在在搖擺州的穆斯林群體突然發出這麽一個聲音,對拜登而言,這可是一個潛在的風險點。

拜登最大的優勢就是特朗普,凡是不喜歡特朗普的,基本上只能選擇支持中間色彩的拜登,或者幹脆不投票

至于說拜登的優勢,實際上,他最大的優勢就是特朗普,更准確地說,他最大的優勢是“他的對手是特朗普”。這句話聽起來很繞口,但其實也很容易理解。

特朗普在美國國內是一個極具爭議的政治人物,美國社會對他的態度是兩極分化,喜歡他的人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鐵粉”,2022年特朗普所居住的海湖莊園遭遇美國聯邦調查局人員搜查時,甚至還有“鐵粉”在網絡上公開放話威脅美國聯邦調查局,“粉絲”能夠鐵到這個地步,這也是沒誰了。

當然討厭特朗普的選民絕對是“真討厭”,而且是發自肺腑地討厭。在2020選舉中,拜登之所以能夠戰勝特朗普,並獲得高選票,並不是說他的人氣有多旺。簡單來說,凡是討厭、反對特朗普的選民基本上都把票投給了拜登。

在共和黨內部,也並非是所有的選民都力挺特朗普,有很多不滿意特朗普的人在2020年曾投票給拜登,也有人幹脆直接不投。所以對拜登而言,自己的政治中間色彩雖然沒有大量的“鐵粉”支持,但他反而更容易吸引到更多中間選票。

那麽當前特朗普和拜登之間的民調對比如何呢?美國的民調一直處于動態的變化過程,在“超級星期二”投票前夕,美國的《紐約時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華爾街日報》、霍士新聞分別公布了自己的民調,最終結果均顯示拜登的民調落後于特朗普,選民對拜登的年齡有質疑,對他的經濟政策很不滿。而日前英國的《經濟學人》雜志也出台了一份民調,結果顯示:拜登的民調有所上漲,而且已經超過了特朗普,但他僅僅比後者多1%。

拜登和特朗普二人民調非常接近,這場選戰很有可能會是一場硬仗,最終的結果也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三)奧巴馬、克林頓加入戰局,輔助拜登對決特朗普

民調數據的變化以及微弱優勢說明了一點:當前拜登的選情很不穩,他面臨的將是一個非常膠著的選情。在此背景下,奧巴馬開始出手了,他很有可能會直接參與拜登的競選活動。那麽如果奧巴馬出手的話,這會對拜登當下的選情有利嗎?

事實上,從奧巴馬過往助選的案例看,其似乎並未遭遇過敗績。2017年奧巴馬任期屆滿後,奧巴馬並沒有徹底退出政治舞台,過惬意的個人退休生活,相反他是在頻頻參與政治。例如在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中,奧巴馬就開啓助選模式,最終民主黨以非常大的數量優勢奪回了衆議院;在2020年選舉期間,奧巴馬助力拜登參選。從黨內初選到最終的決選,奧巴馬可是一路挺到底,最終拜登擊敗特朗普,贏得總統寶座。

在2022年美國中期選舉中,由于能源價格上漲,拜登執政聲望不佳,民主黨遭遇了非常大的選舉危機,當時美國社會預測中期選舉可能會有一波“大紅潮”席卷。在此背景下,民主黨人可不敢讓拜登助選,他們認爲拜登是一個負資産,他們選擇了奧巴馬。最終奧巴馬加入這場選戰,頻頻在關鍵的搖擺州展開助選。最終開票結果出爐:民主黨僅僅以非常微弱的優勢丟掉了衆議院,而在參議院扳回了一個席位,這樣的結果對拜登和民主黨而言可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結果,拜登甚至還洋洋得意地表示:民主黨的表現超過預期。當時《紐約時報》評價道:拜登拿到了20年來一個總統能拿到的最佳中期選舉成績。也正是這次的中期選舉更加堅定了拜登競選2024的底氣。

盡管離開了政治舞台,但奧巴馬依舊在美國社會有著高人氣,他在過去幾場輔選行動中都取得了不小的戰績

從以往的慣例看,奧巴馬輔選的成績很不錯,這也證明:盡管已經離開政治舞台多年,但作爲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在美國社會有著一定的人氣。在未來膠著的選舉中,奧巴馬的輔選對拜登而言自然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鞏固民主黨基本盤以及少數族裔選民時,奧巴馬能夠發揮的作用恐怕會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奧巴馬外,克林頓似乎也加入了這場戰局。據環球網報道稱,3月28日,克林頓與奧巴馬共同參與了爲拜登舉行的籌款活動。而根據《紐約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拜登除了與奧巴馬定期討論自己的選舉事務外,還經常與克林頓談論此事,他的幕僚都會定期與兩位前總統的團隊進行後續討論。

從政治色彩角度分析的話,拜登、克林頓、奧巴馬都是傳統政客出身,溫和色彩更鮮明,他們都無法接受右翼、保守、民粹的特朗普。從私人恩怨方面分析,其實這幾個人與特朗普的關系都非常緊張,主要是特朗普的嘴太大了,他經常抨擊奧巴馬是美國史上“最差的總統”,在2016年競選期間直接拿“萊溫斯基事件”攻擊克林頓夫婦。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講,克林頓、奧巴馬都會在這次的選舉中力挺拜登。

克林頓、奧巴馬將加入這場戰局,他們將輔助拜登合力PK特朗普

目前已經有4位美國總統直接卷入了這場2024總統選舉,而且還形成了“克林頓、奧巴馬、拜登合力對陣特朗普”的場景,這也凸顯出了這次選舉的激烈程度,也預示了這次2024美國總統選舉也充滿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13 阅读:9823
评论列表
  • 2024-03-29 13:49

    特離譜~必勝!

  • 2024-03-29 12:14

    猶太人不支持特朗普麽

  • 2024-03-29 21:35

    支持美國建立南北朝,大不了國足排名再下降一位

  • 2024-03-29 20:37

    特靠普

  • 2024-03-29 20:48

    三個臭皮匠

  • 2024-03-30 06:43

    川建國必勝!

  • 2024-03-29 22:57

    希望你美國解體,每個總統都不是好鳥

  • 2024-03-30 02:10

    會不會奧是副總統,拜不行了他就直接上呢?

邵永靈

簡介:軍事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爲大戰略,軍事戰略,核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