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季強:義利相兼行穩致遠

企業家日報 2024-05-14 19:45:45

康恩貝集團董事長胡季強在第八屆杭商國際化創新大會上演講  朱旭潔/攝

今天大會的主題是企業家精神。

企業是一個怎樣的組織?第一,企業是一種商業模式,它的目的是創造顧客價值,滿足顧客的特殊需求,這是企業存在的方式;第二,企業是社會組織,它爲社會創造價值,例如提供就業機會、促進共同富裕、納稅以及履行公益責任等,這是企業的社會責任;第三,企業是盈利性組織,它要爲發展提供現金流,爲股東帶來回報,這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經濟基石。做企業要充分認識到前兩點是“因”,是初心與目的。第三點是“果”,而非目的。《大學》中提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經營企業要明確道路,義利兼顧,做到“以義爲本,以利爲末”,擺正先後,方能行穩致遠,打造百年企業。

我于1982年從浙江醫科大學藥學系畢業後來到康恩貝,至今已有42年。一直以來,康恩貝集團是一個以醫藥爲主業的企業,但我們的産業架構中有一個環保板塊,這背後的淵源是一個有關“鳳凰涅槃”的故事。2001年,蘭溪市政府找到我,希望康恩貝能拯救一家瀕臨倒閉的國有企業——浙江豐登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以重油爲原料的合成氨生産企業。我思考了一周,出于社會責任、振興地方經濟、回報家鄉等因素,決定出手相救。

2001年到2006年,我們千方百計探索企業發展出路,不斷在改變氣化原料、降低成本上下功夫,但隨著原料成本的上升,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虧損問題。2006年,我們遇到了一個契機,就是金華康恩貝公司的一個原料藥擴産,它産生高濃度氨氮廢水,即使稀釋達標,由于總量超過,也不能排放。我們通過頭腦風暴,嘗試把金華康恩貝的廢水給豐登替代水同時做原料,這一下子就帶來了突破。2007年試驗成功,2008年豐登就一舉扭虧。舉一反三,我們就馬上開展各種各樣的有機危廢(廢棄物)來替代煤的試驗,最後使豐登變成了一家用危險廢物來替代煤制高附加值化學品和基礎化學品的企業。2019年4月,豐登更名爲鳳登,寓意“鳳凰涅槃,登攀高峰”。

經曆18年時間,鳳登公司通過持續技術創新,獲得了很多在綠色化工領域最高等級的國家級榮譽和資質,走在了該領域的世界前列。對于鳳登公司的轉型蛻變,我有五點體會:

第一,商業的原點是利他,要以利他爲原點,確立並追求人生和企業的使命。鳳登環保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增長,“鳳凰涅槃”的背後是一顆利他的心。如今,“科學利廢,創制綠色産品,共建低碳社會”已成爲鳳登環保的使命;第二,挫折和困難並不是財富,真正的財富是在戰勝困難和挫折過程中所積累的精神、信念和經驗。我們在接手浙江豐登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後連續虧損8年,但是每次遇到困難,我們都會千方百計地戰勝它,心無絕境才能絕處逢生;第三,以未來決定現在的抉擇。彼得·德魯克說:“戰略不是預測未來,而是決定我們今天做什麽才有未來。”如今,我國正積極邁向“3060”雙碳目標,同時歐盟提出2050年之後不再使用化石燃料,這些正是我們所看到的未來。通過我們的技術,可以將工業廢棄物、城市廢棄物、農林剩余生物質等轉化成綠色化學品和綠色能源;第四,創新源于舊元素與新組合的有機融合。廢棄物在過去被稱爲廢棄物,現在我們稱之爲被廢棄的資源。我們把這些資源通過化工過程加以處理變成了原料;第五,機會藏在他人的不屑不願不敢不能中。鳳登的業務,大企業不屑不願做,小企業不能不敢做,在這個專業賽道裏,鳳登認定目標,堅持不懈,18年堅持下來,走到了世界前列。

因此,通往成功的路雖然崎岖,但並不擁擠。

(本文系康恩貝集團董事長胡季強在第八屆杭商國際化創新大會上的演講實錄,由杭商傳媒記者吳慧中整理)

0 阅读:0

企業家日報

簡介:做中國企業的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