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戶外關鍵詞又是什麽?

電影小馬說 2024-02-18 11:07:09

爲什麽【搭子】成爲了2023的戶外關鍵詞?這代表了一種怎樣的趨勢?欲知答案,下面請回看2023的年度回顧。

年初,沒人再繼續談論露營熱、飛盤火,反而徒步這項完成年輕人超進化的運動帶著深厚的底蘊依舊霸榜。

春天徒步大小環線,夏天紮堆溯溪,秋天蜂擁烏孫古道,冬天甚至相聚南極,徒步以遙遙領先的態勢坐穩戶外TOP運動,在小紅書上的筆記發布量增速近300%,連氪金轉化率都高達47%。

關于徒步的參與方式,從安全性的科學角度考慮,我們並不主張獨自前往徒步。而徒步前要尋找徒步“搭子”,其目的是遵循徒步原則,即“結伴同行”,這不得不讓徒步陷入了社交之中。

都說徒步治愈了年輕人的精神內耗,但這似乎代表了e人*的論調,對于i人*來說,難道人已經處于戶外,還難于逃脫社交牢籠嗎?

好在徒步結伴可以沉默寡言,在隊伍中默默看風景,注意別掉隊即可。而接下來才是i人真正的至暗時刻:

沒有一個先鋒小紅書人不是打著匹克球開啓這個夏天的!這項運動原理與飛盤一樣簡單,社交、打卡、潮流再加上爭議話題,一場如飛盤般的火爆立刻複刻出來。

匹克球玩夠了,秋天也到了,大家開始結伴騎行、釣魚,十幾億的閱讀量把原本小衆的自娛自樂徹底玩出圈,然後讓citywalk席卷各大城市,冬天一大波人再重新集結于阿勒泰、長白山、松花湖......這難道不是社交狂潮實錘嗎?i人仿佛無路可退了,2023流行的幾大運動,哪個離得開社交?是否真印證了那句:社交是年輕人的剛需?

我們不如將視線轉移至地球第三極,看看這個曾經與世隔絕的地方,是否也在發生著類似的狀況。

當張樹鵬成功穿越張家界天門山天門洞,創造國人翼裝飛行曆史,並准備將翼裝飛行的地點改成珠穆朗瑪峰;當靜雪成爲全球首位完成登頂希夏邦馬峰的女性;當木子成功飛躍珠穆朗瑪峰,創造了中國滑翔傘飛行員的起飛高度記錄這些喜訊們接踵而來時,珠穆朗瑪峰也在發生著一些混亂不堪的事情。

珠峰堵車這些話題早已有之,爭議性最大的出圈事件當屬#兩名珠峰登山隊員8400米處救下遇險者#,後因救援費等諸多原因,持續引發包括#珠峰被救女子不付救援費背後#等話題討論。

而經過《三聯生活周刊》的陳述,事件竟也與社交有關,似乎矛盾在于被救援者“不善言辭”,未明確向救援者表達感謝導致。雖然聽起來較爲不可思議,但這確實也與社交無法脫離關系。首先施救者所做出的動作即爲“社交價值”中的一種:情感價值。而後續矛盾的産生,也代表了情感價值的失衡。一個具有獨立意識的對象,我們暫時稱之爲“主體”,每個主體並不是出于單一的動機去操作一件事情,有著許多複雜的因素。

所謂“海拔8000米以上無道德”,則是由多種動機長效積累的一種規則。因爲同情有可能代表把風險程度提高成了死亡,所以這也有了37歲的挪威女登山家克裏斯汀·哈裏拉在刷新最快登頂世界14座8000米以上山峰世界紀錄的同時,被指控對協助其登山的尼泊爾夏爾巴人見死不救”,從而引發的風波。

抛開個人因果,在珠峰不斷商業化、在#男子登頂珠峰後被向導抛棄險些遇難#此類事件陸續發生後,思考之處或許還應在于,宏觀角度中各方如何做更充足的准備,才能更進一步地降低風險。所以通常我們也會建議戶外登山一定要帶足所需裝備,一旦發生危險那就是你的救命道具!

個人認爲在前期爲登山活動進行物資准備和知識儲備,選地址、選路線、選時間、選裝備很重要。在戶外裝備這塊我還是很有心得的,一開始就跟風隨意買的裝備,但和專業裝備比起來,相形見绌不要太明顯,最關鍵的是體驗感差異。在戶外手表選擇的這塊,我以前以爲手表可有可無、功能無關緊要。自從知道了卡西歐PRO TREK戶外手表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它具有專業的戶外功能,像三重感應器、太陽能動力、百米防水、數字羅盤等都是很實用方便的。說明一下,我最開始是因爲喜歡卡西歐這個品牌,閉眼入了PRO TREK的戶外表。沒想到使用下來又方便又好用,超出我的期待!

我入手的是PRO TREK的PRG-601系列戶外手表,一塊手表在登山過程中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它主打的就是與自然同在,與登山同在。在攀爬徒步過程中,時刻爲攀登者提供准確的信息,幫助大家及時准確判斷環境,也讓人更能感受貼近自然、超越極限的力量。

無論對高山有怎樣的向往,終歸還是要確保遵守其中的規範,科學攀登,勿置身于險境。

0 阅读:4

電影小馬說

簡介:電影小馬說,帶你了解一手電影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