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醫養生態,中國平安能講好“富國銀行+聯合健康”的升級故事嗎?

商業與生活 2024-03-29 21:12:31

文|朱曉培

編輯|大道格

什麽樣的公司值得長期持有?

經過過去兩年多的市場震蕩和政策調整後,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們正在重拾信心。同時,大家對于“什麽樣的公司值得買”這件事也越來越有一致的認知:升勢行業,龍頭企業,高分紅水平。

從這幾個指標來看,分紅連續12年連漲的中國平安,依然是個好選擇。

最新發布的2023年年報顯示,中國平安集團營業收入10319億元,同比正增長4.7%,歸母的營運利潤是1179.89億,ROE(權益淨利率)是13.2%,每股股息2.43元/股,正增長0.4%。

不過,當前市場投資者給予平安集團的估值並不高,目前,A股40.44元,PB(市淨率)已低至0.82,PE(市盈率)也只有8.6。如果按照港股計算,PB和PE則更低。

40元的中國平安值得擁有嗎?3月22日,17萬人線上觀看了中國平安的2023年年報業績發布會,也從側面顯示出,投資者們對這家公司的關注。

“一選行業,二選公司,三看整個股價。”中國平安副總經理付欣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不論是PB還是PE,當前股價是被低估的。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但無論從企業基本面來看,還是面向未來,中國平安都是價值投資的最優選擇。

01、主營業務穩健,韌性顯現

剛剛過去的2023年,盡管經曆轉型升級的陣痛,中國保險業仍然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發展成績單。其中,中國平安依舊“遙遙領先”。

根據3月21日披露的2023年年報,中國平安于2023年,實現營收9137.89億元,同比增長3.8%(調整後口徑),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1179.89億元。其中,壽險及健康險、財險以及銀行三大板塊貢獻了1409.13億元的營運利潤。

在衆多業務板塊中,壽險及健康險業務,仍是中國平安的核心板塊。2023年,中國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規模保費6019.34億元,同比增長10.85%。首年保費實現1657.84億元,同比增長38.9%;公司13個月保單繼續率92.8%,同比上升2.5個百分點;25個月保單繼續率85.8%,同比上升6.8個百分點。首年保費和長期保單的繼續率的雙增長,體現出了強大的增長性和韌性。

銀行板塊也體現出了良好的抗風險能力。平安銀行發布的全年業績顯示,2023年利潤實現了正增長2.1%,不良貸款只有1.06%,撥備覆蓋率278%。

此外,中國平安還有證券和其它全牌照的金融業務。在醫療健康方面,除了保險服務,還建立了線上店到醫院、診所和到家的“三到”服務體系。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平安內外部醫生團隊約5萬人,合作醫院數超3.6萬家,已實現國內百強醫院和三甲醫院100%合作覆蓋,合作健康管理機構數超10萬家,合作藥店數達23萬家。

近幾年,中國平安還一直加強對科技和AI的研發投入。截至2023年12月31日,擁有超2萬名科技開發人員、超3000名科學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隊伍;集團專利申請數累計達51533項,在金融科技和醫療健康領域的專利申請數排名均爲全球第一位。2023年,平安實現智能引導客戶自助續保3,003億元,同比增長13%;AI坐席服務量約22.2億次;智能化理賠攔截減損108.2億元,同比增長16.0%。平安通過陸金所控股、金融壹賬通、平安健康、汽車之家等成員公司經營科技業務,爲生態圈用戶提供多樣化的産品和服務,協同效益顯著。

從財報中可以看出,中國平安“綜合金融+醫療養老”的戰略越發清晰。有些分析師把平安的戰略比喻爲美國的“富國銀行+聯合健康”的模式。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兼副總經理郭曉濤認爲,這個比喻還是挺形象的。

不過,與富國銀行和聯合健康在二級市場的待遇相比,中國平安的價值被嚴重低估。按照現在的市價,富國銀行的PB1.2,PE12;聯合健康的PB5.1,PE20.6。相比之下,中國平安不論是PB,還是PE,僅爲他們的一半左右。

面對市場的低估,中國平安集團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在業績發布會上說,“我們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價格總歸要回歸到價值一致的位置,所以我們很有信心。”

Brand Finance發布的《2022全球保險品牌價值100強排行榜》顯示,2022年,中國一共有12家公司上榜。根據全球排名和品牌價值劃分,中國平安的品牌價值最大,超過400億美元,其次是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友邦保險。從原保險保費收入來看,目前我國保險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2018-2022年,CR5始終保持在54%以上,格局比較穩定。從行業現有競爭者來看,當前中國保險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行業競爭壓力不大。綜合來看,中國平安競爭力最強,其次是中國人保和中國人壽。

而且,中國保險業仍處在一個增長通道上。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最新數據,2023年,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12萬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9.13%;保險業原保險賠付支出1.89萬億元,同比增長21.94%。

目前我國人均保費只有全球平均的七成,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根據“十四五”規劃綱要,到2035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將比2020年翻一番,目前正處在保險增長彈性最大的區間。

而中國平安的“三數”——客戶數、客均合同、客均利潤的增長,也證明了行業的增長性。2023年,中國平安個人客戶數正增長2.2%,達到2.32億人。有近64%的客戶同時使用了醫療養老生態圈提供的服務,其客均合同數約3.37個、客均 AUM達5.59萬元,分別爲不使用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的個人客戶的1.6倍和3.5倍。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權益的客戶對平安壽險新業務價值貢獻占比超73%。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平安的新業務價值(NBV)實現正增長36.2%,也是連續4個季度實現雙位數增長。而新業務價值代表著保險企業新增的利潤,也決定了內含價值的成長性。保險公司很複雜,內含價值是市場給保險公司進行估值分析的一個主要的指標,目前平安內含價值已經達到了1.39萬億。

此外,保險業的上市公司一直都很重視通過回購、派息的方式回饋股東。以平安爲例,已經連續12年提高股息,過去11年累計分紅總額有2800億。因此,不論從行業成長性,還是股東回報上看,保險行業依然是價值投資的最佳選擇之一。而平安作爲保險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有著客觀的成長空間。

02、打開估值空間的關鍵,講好“富國銀行+聯合健康”的升級故事

過去幾年,平安一直堅定推動高質量轉型,特別是平安壽險,一直在頂著壓力優化隊伍結構。

財報顯示,2023年,平安新增人力中“優+”占比同比提升25.2個百分點,代理人人均新業務價值達到了7524元/月,同比增長 89.5%,代理人渠道實現新業務價值321.69億元,同比增長40.3%。這些數據,也顯示出了高質量轉型的初步成功。

中國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兼副總經理郭曉濤表示,未來3年,平安對于代理人渠道發展的策略是有三個重要的關鍵詞:穩規模,增績優,提産能,更加有效和多樣化的去經營存量客戶。

平安對客戶的服務,既有綜合金融産品,也有醫療健康養老服務,這也是其被一些分析師看作是“富國銀行+聯合健康”升級版的一個重要原因。

2009年初,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恐慌情緒持續蔓延,股票市場進一步走低,富國銀行的股價也跌到了9美元。當時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有人提問巴菲特,如果把你所有的錢只買1只股票,你會買什麽?巴菲特回答,那就是9美元的富國銀行了。盡管富國銀行的股票在2009年3月跌到了只有5美元,但是,隨後就進入了持續上漲的階段,目前股價57美元,市值2039億美元。

交叉銷售,是富國銀行獨特的商業模式。富國銀行曾在年報中強調,交叉銷售是其商業模式的基石,是其收入和利潤不斷增長的基礎。因此,富國銀行強調一切以客戶利益爲重的銷售理念,通過盡量多地向客戶推銷金融産品,來滿足客戶多元化的財務需求和實現自身收入的增長。而這一點,和平安的綜合金融的模式一致。

郭曉濤也在業績會上表示,要經過持續不斷的服務,通過客戶繼續率不斷提升,通過客戶加保率的不斷提升,給用戶提供更多綜合金融産品,更多醫療健康養老服務,讓客戶的價值不斷的提升。

聯合健康,是全美最大的健康險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2023年,聯合健康營收以及淨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全年營收達3716億美元,約合2.5萬億元,同比增長15%;全年淨利潤224億美元。以同期營收計算,約等于2個中國人壽,3.5個中國人保,8.4個新華保險。

估值上,其5.11的PB,遠高于國內險企。相比傳統壽險公司ROE的上下波動,長期以來聯合健康的ROE 水平基本維持在15%-25%,市場的可預測性較強。換言之,市場認爲,聯合健康的盈利空間更大、盈利確定性更高。

同位保險行業,爲什麽會出現這樣的差距呢?

聯合健康不是一家單純的保險公司,而是通過“保險+服務”的模式,串起了保險、醫療、醫藥、醫療科技等環節,跑通了從預防、慢病管理、治療、支付、愈後全流程,形成了自己的服務壁壘與控費閉環。

而這也是平安的健康醫療養老服務正在推動的事情。早在2014年,平安就孵化成立平安健康,打造了全國最大的線上醫療入口,並逐漸融合醫、藥、險,通過構建自己的醫療生態圈,不斷完善管理式醫療的閉環。與傳統壽險公司相比,健康醫療養老服務,也將成爲平安壽險以外的新增長引擎。

“綜合金融+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整合在一起,爲我們未來的業績發展將會建立良好的基礎,這也是爲什麽我們認爲在未來3年,公司業績會持續穩健健康發展的信心。”郭曉濤在業績會上說。

財報顯示,平安的“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正在協同推進。2023年,持有平安集團內4個及以上合同的客戶占比爲25.3%、留存率達97.7%,個人客戶的客均合同數2.95個。平安壽險享有NBEV增長裏面有70%以上的客群,享有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權益。這也說明醫療健康養老服務領域在中國有著巨大增長潛力,符合客戶最根本需求。

正如郭曉濤所說,做投資,最重要的是往前看。往前看,平安擁有清晰的以科技爲驅動、“綜合金融+醫療健康”雙輪並行的戰略,而且主營業務壽險及健康保持穩健增長,平安優秀的執行力也是行業認可的。在這樣的基本盤上,隨著戰略的協同推進,各個板塊的價值將源源不斷地進行釋放,從而進一步打開平安的估值空間。

03、戰略定力穿越周期,投資收益領先行業

過去兩年的市場震蕩,讓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識到,關注一家公司時,除了要看它的成長性,也要看它防控風險、保持穩健的管理能力。

對于中國平安所在的金融保險業而言,一個潛在的風險,就是如何管控手中龐大的現金流。每家保險公司都手握龐大的現金流,爲此,都會成立自己的組合。但是,投資組合,有時候能帶來高額收益,有時候卻會成爲虧損的主要原因。

在市場持續動蕩,利率持續下行的今天,對于任何一家保險公司而言,資産配置的壓力都越來越大。未來要想保持穩定的收益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國人壽最新發布的2023年全年業績,就走出了一個忽上忽下的投資曲線。財報顯示,受累于投資組合,二季度虧損超17億,三季度下滑99.1%,四季度逆襲上漲364%,全年下來,中國人壽歸母淨利潤同比下跌34.2%。

對比之下,2023年,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超4.7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0%。得益于均衡的資産配置戰略,綜合投資收益率3.6%,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淨投資收益率4.2%。

“我們做投資的常說管理風險,最根本的方法是分散風險,所以我們的均衡配置來分散風險,曆史上到今天爲止帶給我們穩定的收益。”中國平安集團總經理助理兼首席投資官鄧斌說,平安的投資均衡的配置在了股和債上面,在股票裏面又均衡的配置在了成長股和價值股之間。

這種分散的投資組合,也讓平安的股票收益在2023年、2022年都實現了雙位數的超過滬深300全收益指數。

鄧斌形容平安投資的風格是,戰略定力穿越周期,戰術機動未雨綢缪,配置均衡分散風險。“任何一個經濟體在長時間的曆史中,都不會逃脫一個基本規律,叫做周期。我們見到過高利率的時代,現在利率在下行,未來利率還會向上升,全球都是在重複著不斷的走這樣一條路。”鄧斌認爲,只要做好長期的配置,有紀律的戰術去應對市場的變化,同時做好風險管理,分散風險,就能立于潮頭。

可以說,平安投資的經驗,本身就是一部價值投資學,值得追求價值投資的人們借鑒。

0 阅读:1

商業與生活

簡介:關注創業者與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