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炖”北京車展:汽車行業真就變成了娛樂業?

線外邦 2024-05-09 01:28:09

作者/趙試

今年的北京車展,主打一個娛樂。

小米以斷層性流量優勢打擊友軍,身穿“熒光綠T”的雷軍就是“行走的收割機”,筆者路過小米展台時差點被擠背氣,這陣仗,什麽大灣區良配、內娛第一美女統統比不上。

周鴻祎各種串台,連爬車頂的事兒都幹了,不過有“雷布斯”珠玉在前,“紅衣教主”的風頭被削了一大截。

以前看車展,看的是新車、技術,頂多看幾個明星,現在看車展,首先看哪家車企老板最會表演,甚至都可以根據個人solo頒個獎了。

自打流量頂流雷布斯上線後,各大車企上到董事長、CEO下到高管集體圍攻微博,沒號的開號,有號的加更,長安大BOSS朱華榮公開表示“長安要培養自己的‘雷布斯’和‘余大嘴’”。

流量戰爭的背後是兩大勢力的肉搏,新勢力認爲智能是電動汽車的靈魂,借助國內完備的産業鏈優勢,以新穎的造型、新奇的智能體驗快速攻占用戶心智;老牌車企則堅持認爲,智能電動車無論以哪種動力形式存在,無論疊加多少新奇體驗,其本質還是一輛汽車,造車首先得遵循安全、可靠等基本綱領。

兩種觀點激烈交鋒,流量卻似乎格外青睐新勢力。

“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

“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這是雷軍進入手機行業時說的一句話,對新勢力而言,新能源汽車就是百年不遇的大風口,據不完全統計,頂峰時期一年有數百家企業排隊申請造車資質,“先上車,後補票”一度成普遍現象。

公允地說,新勢力進場的確産生了“鲶魚效應”。從2018年至202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翻了7.6倍,今年滲透率將突破50%。而在全球市場上,中國品牌借新能源震懾歐美日系,中國一躍成爲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新勢力顛覆了整個行業的生態,體現在産品上,從造型到人機交互都讓用戶耳目一新,對比當年的小鵬P7、蔚來ES8,傳統車企拿出來的電動車簡直醜爆了;體現在營銷上,直營模式、訂單式生産、“寵粉”教材都出自新勢力;體現在傳播上,話題、熱度、流量成爲制勝密碼,新勢力開一場發布會,線上圍觀人數動辄數百萬,小米甚至上千萬,傳統車企開一場發布會,線上圍觀人數大都只有幾萬、十幾萬,爲了獲得流量,車企拼命打“嘴炮”,這就是過度營銷的症結所在。

同樣的劇情曾經在美麗國也上演過,當特斯拉交出第一個作業Model S時,直接打了通用汽車的臉,美媒稱Model S驚豔之極,說通用E15醜爆了。

智駕是新勢力的“護身符”,智駕本無錯,錯在車企用過分的描述和誇張的表演,讓用戶變得肆無忌憚。實際上,現階段所謂的高階智駕仍屬于輔助駕駛,無論是通行效率還是應對複雜交通參與者的能力都有待提升,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車企可以名正言順地“甩鍋”。智駕虛火過旺有兩個原因造成,一是流量推手,流量的底層邏輯是人性,而人類天生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二是競爭所需,在新能源汽車核心自研技術鏈形成之前,智駕是智能電動車最好的營銷王牌。

顛覆伴隨著破壞,主要體現在造車的安全品控和驗證體系上。電動車對安全的要求遠高于燃油車,電動車的安全涉及電池安全、電氣安全以及車身結構安全,車規級電氣安全標准與家電是兩個概念。我不敢遑論新勢力造的車不安全,但車禍就像“照妖鏡”,在大貨車削屁股、趴車底這類重大交通事故中往往保命的車,都來自于老牌大廠,新勢力汽車發生斷軸的概率普遍更高。在油車時代,汽車斷軸可以說是安全硬傷,消費者可是要去拉橫幅的。

筆者並沒有貶低新勢力的意思,新勢力不是貶義詞,它代表新思想、新業態,新革命,從傳統車企分支出來的新能源品牌也更願意被貼上新勢力的標簽,叫什麽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汽車革命不能把用戶當“小白鼠”,起碼不能讓用戶拿生命去開車。

來自老牌車企的反擊

在流量這件事上,傳統車企幹不過新勢力,老牌車企拿什麽反擊,曆史早就給出了標准答案,在汽車行業上百年的發展曆程中,動力、安全技術始終貫穿其中。

《百分點輿情中心》最新一期報告指出,新能源用戶焦慮情緒調查排前二的分別是裏程焦慮和電池安全,自動駕駛排第三。這說明什麽?說明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最終會回到動力、續航、安全的原點。

幾大頭部車企正在展開新能源動力“軍備賽”,比如奇瑞把混動專用發動機的熱效率提到了驚人的44.5%,長安新藍鯨混動專用發動機的熱效率也高達44.28%,比亞迪年內將推出雙行星齒輪結構的第五代DM-i混動系統。“多合一”電驅技術吊打外咖,比亞迪、長安等都用上“8合1”電驅,位列全球Tier1第一的博世去年才量産“3合1”電驅;在北京車展上,吉利還帶來了行業最輕、最小、效率最高的銀河“11合1”智能電驅,在全新電驅加持下,吉利雷神電混綜合續航超2000km,百公裏饋電油耗低至2L,正式宣告進入2L時代。

“11合1”電驅首次搭載在吉利銀河星艦上,銀河星艦作爲吉利首款全尺寸旗艦SUV原型車推出,但其實它更像是吉利在“秀肌肉”。銀河星艦基于GEA母體架構開發,GEA是全球首個“硬件、系統、生態、AI”四位一體的AI智能架構,也是全球新能源寬帶最大的智能架構。GEA 3.0電子電氣架構全面接入“AI智能生態域”,融合多模態AIGC、AI數字底盤、AI智能駕駛,全面賦能AI造車。

跨域控、線控轉向、輪邊電驅、智能駕駛、AI大模型等多領域融合技術的AI數字底盤,充分體現了吉利的集成研發能力。AI數字底盤首次搭載在銀河E8上,就是那個用原車率先完成雪地無人駕駛漂移的家夥。

吉利推行的“天地一體化”新能源戰略有其獨特性,全球自己造衛星、自己發射衛星的車企就兩家,一是特斯拉,二是吉利。吉利未來出行星座被稱爲“中國版SpaceX”,目前已有20顆衛星在軌運行。衛星通信系統能夠實現厘米級的高精度車載導航,是實現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的前瞻性技術。吉利衛星通信技術已應用到了銀河E8等車型上。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軟件定義汽車”被誤讀成了“智駕定義汽車”,實際上,智駕是智能汽車的組成要素之一,除此之外,數字電驅、數字底盤、BMS電池管理都屬于“軟件定義汽車”的範疇。以上幾項誰能做到拔尖兒,誰就是新能源汽車的王者。

最後說說

新業態前期總是伴隨著混沌、迷茫、但最終都會按行業基本規律發展,新能源風口的確能讓“豬飛起來”,但能飛多久取決于技術實力而不是流量,流量能把人送上巅峰,也能把人沉入海底。眼見著新勢力陣亡名單越來越長,被送進ICU的也不少,當然,傳統車企也不會因爲有造車幾十年的資曆就不會被時代革了命。隨著新技術的湧進和用戶日趨理性,誰是青銅,誰是王者,且拭目以待吧。

版權聲明:圖文/視頻爲線外邦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刪)

0 阅读:102
评论列表
  • L.? 1
    2024-05-09 23:01

    我總感覺雷軍的那些視頻怪怪的

線外邦

簡介:線外邦提供原創內容,聚焦汽車資訊、買車防騙、選車導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