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東漢後期,袁紹袁術兄弟沒考慮挾持天子以令諸侯?

人文之光 2024-05-10 13:16:57

說起東漢後期挾天子令諸侯,相信多數人會想起曹操。但是,在當時,袁紹和袁術兄弟倆都是實力派的諸侯,爲什麽沒能做到挾天子令諸侯?

1、東漢末年局勢

漢朝的內亂,從漢靈帝死後開始。當然在這之前,因爲黃巾起義的沖擊,所以漢廷和地方之間的關系也出現了變化:那就是漢廷對地方的管控力度大不如前。並且,漢靈帝死後,漢廷高層爆發了權力鬥爭並引發內亂。董卓趁機率軍進入洛陽,控制了朝廷。之後董卓認爲當時的皇帝漢少帝傻乎乎的,實在不適合當皇帝。于是董卓廢掉漢少帝,改而冊立漢獻帝。

當然關于董卓的廢立,後世也有爭議。有人認爲漢獻帝確實比漢少帝適合當皇帝,而且論出身,漢獻帝也比漢少帝適合。但是,董卓真正的考慮,其實也是想借此爭奪話語權:即自己既然有擁立之功,那至少在小皇帝親政之前,大漢朝廷的一切事情,都該自己定奪才對。

董卓的行爲很快引起了反彈:前文說過,漢靈帝時期,漢廷對地方上的管控就大不如前。所以董卓雖然廢掉了漢獻帝,但也沒能讓各地諸侯承認他對朝廷的管控力度。

2、諸侯的反應

諸侯對于董卓的廢立行爲,其實不外乎兩種反應。

第一,實力一般的諸侯表示不承認漢獻帝的合法性,認爲漢少帝才算正統。所以表示會擁立漢少帝複辟。當然諸侯們這麽宣傳,倒並不是真的覺得漢少帝不如漢獻帝,而是打算以此作爲口實來進行割據,不繼續服從獻帝朝廷的號令。

第二,勢力較強的諸侯則有了擁立第三個君王的想法。即在漢少帝和漢獻帝之外,再找個人做皇帝,這樣自己也可以通過朝廷的名義發號施令。當然這麽幹的前提是需要實力強大,如果實力一般還想擁立新皇帝,那必然會引起漢少帝的支持者和董卓集團的群毆。

3、袁紹袁術的行爲

袁紹就屬于實力較大的諸侯。所以袁紹在組織人馬討伐董卓的時候,又找到漢朝宗室劉虞,並打算擁立劉虞做皇帝,對抗董卓控制下的獻帝朝廷。袁紹的這個行爲讓很多諸侯覺得,袁紹和董卓本是一路人。所以袁紹也遭到了孤立。

只是,本來實力就強大的袁紹,也不在乎自己會遭到孤立。反倒是劉虞認爲按照宗法制,自己不夠格當皇帝,因此堅持不做這個皇帝。

而袁紹的兄弟袁術,比照袁紹更是更進一步。袁術起初表示反對袁紹擁立劉虞做皇帝。但是袁術在不久之後,也覺得依靠自己的實力,也沒必要繼續給漢廷當臣子——因爲那時候,漢少帝已經被殺,而漢獻帝的法統自己又不認,所以,按照袁術的邏輯,即:漢少帝死了,漢獻帝是僞皇帝,也就是說此時漢朝沒有皇帝,既然沒有皇帝就沒有朝廷,沒有朝廷就說明漢朝已經滅亡了。所以該成立一個新朝廷。

袁術根據這個邏輯宣布稱帝。

4、曹操和袁氏兄弟的差異

曹操最終選擇了迎接漢獻帝,並挾持天子令諸侯。其實從本質來看,曹操和袁紹兄弟態度的差別,都是基于自身實力不同而做出的不同選擇。

曹操當時屬于中等諸侯:和袁紹兄弟這樣的大諸侯相比實力較弱,但和一些更小的諸侯相比又算較強。因此對于曹操來說,掌控住天子,就可以通過朝廷的名義對外發號施令,增強自己的軟實力,對自己的發展有很大助力。其實曹操的套路,孫策也曾想過。只不過孫策沒有機會施展而已。

而對于袁紹兄弟倆來說,自己本身已經是實力龐大的大諸侯,迎接漢獻帝在自己地盤上並沒什麽好處可言:因爲如果漢獻帝的主張自己被迫服從,很可能導致自己的權限受損,而如果漢獻帝的主張自己不服從,那麽又會處于違背皇命的輿論被動方狀態。並且自己並不像曹操那樣需要依靠天子的旗號發展實力。

所以,基于這些想法,袁紹兄弟才沒有考慮迎接漢獻帝到自己的地盤來。

1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