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245萬,賺回700億,這個湖北人太恐怖!

于禁看商業 2024-03-21 21:00:37

著名天使投資人龔虹嘉

作者 | 邱處機

來源 | 邱處機

說到天使投資的標簽性人物,大家可能會想起徐小平、李開複、蔡文勝、或者薛蠻子。

但有一個低調的天使投資人,在創投圈內已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而在圈外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甚了解。

他就是龔虹嘉,一個被同行譽爲“中國最優秀天使投資人”的理工男。

龔虹嘉到底牛在哪?

20年前,龔虹嘉投資海康威視245萬,占股49%。

20年後,按照海康威視最新3643億的市值計算,龔虹嘉目前持有的10.31%股份價值約375億。再加上這些年減持股份套現的300億,龔虹嘉在海康威視上獲得超2.75萬倍回報,創造了中國創投史上的一個奇迹。

除了海康威視,龔虹嘉在投資上還收獲了不少IPO。

2000年,中國第一家中概股亞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龔虹嘉是背後重要股東。

2017年,專注于視頻監控芯片解決方案的富瀚微電子在深交所上市,龔虹嘉獲得超千倍回報。

2020年,腫瘤基因檢測企業泛生子和芯片企業芯原股份分別在納斯達克和科創板上市,龔虹嘉均獲得超百倍回報。

據《2022福布斯富豪排行榜》顯示,龔虹嘉及家族以132億美元的身價位列第168名。

這位1965年出生于湖北的理工男爲什麽這麽牛?處機今天想分享他身上的兩個特質,希望對大家有所啓發。

不走尋常路

做別人不想做、不好做、不敢做的事

回首龔虹嘉的過往,我們可以把它分爲學生時代、創業時代和投資時代。在這三個時代你可以發現,“不走尋常路”一直都是龔虹嘉身上明顯的標簽。

學生時代

中學時代的龔虹嘉酷愛文字,擅長寫作,那時他的理想是成爲記者或者律師,亦或是其他人文類的工作。

可是在高考結束後,他卻選擇報考了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成爲了一名理工生。

這確實令人不解,要知道龔虹嘉當年的高考作文可是湖北省唯一的滿分作文。據說,龔虹嘉是受一位高中老師影響,才決定以理工報國。

後面事實證明,龔虹嘉的選擇並沒有錯。華中工學院集結了一批當時中國最優秀的理工男,而這些資源都將成爲他日後的“投資底盤”。

另外,龔虹嘉在大學還是一名國家級運動員,但他選擇的項目卻是標槍,也並非大衆所喜聞樂見的熱門運動。

可見,龔虹嘉很早就善于獨立思考,不走尋常路。

創業時代

1994年,當時中國的主流家電趨勢是電視機,而龔虹嘉卻打起了夕陽産業收音機的主意。

那時,在電子産品貿易領域打拼多年的龔虹嘉發現,中國很多收音機廠商不是破産,就是在低端市場靠價格戰苟延殘喘。

而有利可圖的高端市場都被日本品牌霸占,但是他們的質量並沒有更好,只是品牌和外形上更勝一籌。

龔虹嘉分析之後,將目標對准空白的中端市場,和前領導一起創立了收音機品牌—德生。

憑借精准的産品定位和品牌推廣,龔虹嘉在小小收音機裏搞出了大名堂,德生的市占率一度超過70%,成爲中國收音機第一品牌。

這次創業,讓龔虹嘉的腰包多了1000萬,也爲他後來的一系列投資奠定了資金基礎。

後來有人問龔虹嘉,你當時爲什麽不幹主流的電視機,而去做沒人關注的收音機?

他的回答是:“正是別人不看好的,才有可能是我的機會。”

投資時代

在2018天使投資人大會上,主持人問龔虹嘉心中的偶像是誰,他的回答是:埃隆•馬斯克。

在龔虹嘉看來,馬斯克實現了很多在別人看來不可能做成的事情。

當馬斯克要造往返回收式火箭時,被NASA全球頂尖的航天航空專家奚落和嘲諷,但一意孤行的馬斯克還是排除萬難,實現了權威專家認爲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當馬斯克要做純電動車時,被無數傳統汽車廠商認爲不太現實,但今天的特斯拉市值超過了所有傳統汽車廠商。

某種程度上,龔虹嘉和馬斯克是一類人。

“別人不想做、不好做、不敢做的事情,我們才可以去做。”這是龔虹嘉關于投資的三不原則。

他認爲,“對于一個天使投資人來說,值得驕傲的不只是在某個項目上賺了成千上萬倍的回報。讓自己更欣慰的是,你發現自己獨具慧眼選擇了曾經無人問津的項目、當時沒被看好的團隊,最後取得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巨大成功。這相當于發掘出了別人沒有發掘的巨大金礦,也是一種價值的創造。”

在過去二十幾年的投資生涯中,龔虹嘉將這不同尋常的投資理念貫徹得淋漓盡致。

1995年,當時有一個做移動計費的公司德康找上了龔虹嘉。德康的班底由一群超過60歲的退休技術專家組成,公司又缺乏管理經驗,並不爲外界所看好,但龔虹嘉最後還是投了。

後來德康成功開發出手機計時軟件,並被亞信合並,成爲第一家到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

1998年,做數據安全解決方案的握奇數據瀕臨倒閉時,龔虹嘉再次出資拯救。目前,握奇的産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到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

而在2001年投資海康威視時,龔虹嘉更是做出和大多數投資人不一樣的選擇。

當時美國911事件爆發後,國際安防市場熱浪襲來。

看到數字音視頻監控系統的機會即將到來,龔虹嘉在華中科技大學的同學陳宗年和胡揚忠離開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在杭州創立海康威視,進軍安防攝像行業。

在龔虹嘉的引薦下,海康威視接觸了李竹(現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和章蘇陽(原IDG合夥人,現火山石資本創始合夥人)。

但兩人最終並未出手。一來當時中電科是海康威視的全資股東,算是國企,很少有人參與國企的投資。二來創始人在海康威視並未占股,這樣的企業會出現後續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

“好吧,既然你們都不想投,那就我投吧。”龔虹嘉心想。

最終,出于對同學的支持和對安防行業的看好,他向海康威視投資了245萬,成就了今天3萬多倍回報的傳奇。

雖然在投資上造就不少傳奇,但龔虹嘉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2010年,美團王興曾經找過龔虹嘉,想讓他出資1000萬做美團的天使投資人。

按理說,當時的王興是投資人眼中典型的香饽饽,名校畢業、海歸背景、連續創業者,龔虹嘉沒有理由不投王興。

但龔虹嘉最後還是拒絕了,理由是:王興看起來很腼腆、內斂,不適合幹團購這樣厮殺很激烈的項目。

結果,大家肯定知道了,龔虹嘉錯失了另一個千億美金級別的“海康威視”。

雖然可惜,但正如紅杉資本沈南鵬所說,投資錯過是必然的事情,沒有一家機構或一個人的投資理念和投資策略,能夠放之四海而皆准。

越是追求面面俱到的人,越容易變得平庸。

海康威視上市後,龔虹嘉在這些年通過減持,陸陸續續套現不少資金,據不完全統計,已經達到近300億人民幣。

對于這個動作,龔虹嘉表示:“一旦當一個公司做到被外界看得懂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人來爭著做,那就放開。而別人覺得沒什麽做頭的,或者出了問題,我就上。”

所以這些年,在別人都在追移動互聯網各種風口時,龔虹嘉用海康威視套現的資金投了很多“冷門”賽道的項目。

半導體、土壤治理、幹細胞産業、基因治療技術前沿,這些有巨大價值的,沒人願意投的,風險大的,回報周期長的項目,都在龔虹嘉視線範圍內。

截止目前,在這些領域,龔虹嘉已累計投資超40家企業。

但冷門賽道會一直冷門嗎?

現在回頭來看,龔虹嘉當初入局的冷門賽道,之後不少成爲了熱門賽道。

2020年上半年,半導體及電子設備、生物技術/醫療健康成爲了投資同比增速最快的兩個領域,同比增速分別達到了215%和12%。

而早早布局的龔虹嘉也在2020年低調收獲了兩家IPO:泛生子和芯原股份,都給龔虹嘉帶來了百倍回報。

我們可以想像,在國家大力倡導自主創新,解決各項技術卡脖子問題的當下,在全世界追求碳中和的共同目標下,在土地環境保護日益重要的趨勢下,龔虹嘉的“未來投資”組合將會有多大的潛力?

對于龔虹嘉的不走尋常路,在筆者看來,可以理解爲一種差異化的競爭策略,

簡單可以概括爲16個字,你無我有,你有我優,你優我全,你全我宜。

我黨當年在大城市奪取根據地失敗後,轉移到農村,最後通過農村包圍城市,取得革命的勝利,這是差異化的勝利。

拼多多、趣頭條避開淘寶、今日頭條的一二線城市用戶重地,爭取下沉市場的用戶,從而脫穎而出,這是差異化的勝利。

快看漫畫采用條漫的展現形式,瞄准女性漫畫市場,在傳統男性漫畫市場爲主的平台戰爭中殺出重圍,這是差異化的勝利。

剛剛上市的連鎖酒館海倫司,避開傳統的白領市場,瞄准學生群體,用高性價比的消費和社交空間的打造,吸引1500萬粉絲客戶,這也是差異化的勝利。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我們可以看到,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都不是墨守成規的人,而是那些好像做著傻事,做著大家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的人。

很多時候,那些看起來的“傻事”,之所以在普通人眼裏那麽“傻”,是因爲他們用懶惰的慣性思維禁锢了自己。

在這充滿機遇的時代,我們只有不斷尋找差異,勇于嘗試,突破邊界,才能不斷成長。

長期主義者

每一筆投資,我都不介意等上10年

什麽是長期主義?筆者非常喜歡高瓴資本張磊在《價值》一書中,對長期主義的描述:

于個人而言,長期主義是一種清醒,幫助人們建立理性的認知框架,不受短期誘惑和繁雜噪音的影響;于企業和企業家而言,長期主義是一種格局,幫助企業拒絕禁锢的零和遊戲,在不斷創新、不斷創造價值的曆程中,重塑企業的動態護城河;于社會而言,長期主義是一種熱忱,無數力量彙聚到支撐人類長期發展的基礎領域,關注教育、科學和人文,形成一個生生不息、持續發展的正向循環。

龔虹嘉爲什麽在海康威視這個案子上就能獲得3萬倍回報?

一方面,是海康威視在這20年來不斷瘋狂地創造長期價值,才能成爲全球安防行業的龍頭企業,斬獲5000億的市值。

龔虹嘉之所以看好安防行業,這邊還有一個小故事。

2000年左右,中國經濟發展坐上高速列車,尤其是廣、深等地。但經濟騰飛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大量人口流入、社會治安混亂、居民安全感缺乏。

當時經常來往于廣深兩地的龔虹嘉對此深有感觸,他曾詢問過公安廳的朋友,爲何不多裝一些攝像頭,得到的回答是:太貴了,裝不起。

當時一台最頂級的360度攝像頭需要20萬元,低端的也要超5萬元。如此高昂的價格,即使是現在也難以普及,更何況在那個年代。

從那時起,龔虹嘉心裏就埋下過一顆種子:要做一個質量好、便宜、使用方便的監控産品。

後來憑借對技術的敏感,龔虹嘉更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技術大咖王剛挖到他投資的富年科技。

爲此,他還答應了王剛的3個“過分”條件:不坐班;先給一筆讓下半輩子衣食無憂的錢,以消除創業風險;只簽一年合同。

所幸,王剛不負衆望,研發出了當時處于世界前沿的H.264編解碼技術。

這個技術嵌入海康威視的視頻監控産品後,一經推出,便成爲革命性産品,一把抓住了安防行業數字化的脈搏,助力海康獲得了國內市場份額第一。

而後,海康威視自身不斷創新,在安防行業經曆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三個重要的節點都屹立船頭,方才成就今日之安防帝國。

另一方面,則是龔虹嘉對海康威視的長期持有,做時間的朋友,才能享受時間帶來的複利。

我們可以看到,龔虹嘉其實是從2010年海康威視上市之後,才開始陸續減持股份。

一開始減持地不多,直到最近幾年,他需要更多資金投入那些長期項目時,才開始大量套現。

盡管如此,他目前在海康威視還是持有10.31%的股份,價值約375億人民幣。

這同時也讓筆者想到了孫正義,即使這些年他一直陸續從阿裏巴巴套現,去投資其他未來産業,但是他現在擁有的阿裏股份價值,依然超過千億美金。

你想想,如果龔虹嘉早早就把海康威視的股票賣了,即使海康威視今天有如此高的市值,那龔虹嘉也不會有這麽高的回報。

而這背後,其實就是龔虹嘉對安防價值的長期信仰。

除此之外,龔虹嘉在海康威視發展中的一個舉動,更是彰顯了他的格局和長期主義。

海康威視的核心管理團隊一開始是沒有股份的,這也是當時李竹和章蘇陽所擔心的。沒有股權激勵,核心管理團隊就沒有後續發展的動力和穩定性。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2007年,龔虹嘉以2000多萬的白菜價轉讓了自己將近一半的股份,讓胡揚忠等一衆核心高管從“職業經理人”變成了海康的“主人”。

你很難在中國找到這種“二股東代替大股東對管理層進行股權激勵”的行爲,龔虹嘉的魄力和格局實在令人欽佩。

近幾年從海康威視陸續套現一些資金後,龔虹嘉對堅守長期主義有了更充足的底氣。

“在我投的項目裏,基本十年能有一個結果都算比較快的。”龔虹嘉在接受《投資界》采訪時曾這樣表示。

這意味著短期的財務回報,已經不太在龔虹嘉的考慮範圍內。他所在乎的,是這個項目到底有沒有長期價值。

龔虹嘉認爲人類未來一定會非常關注健康,特別是在人均GDP達到一定水平以後。

所以過去幾年,龔虹嘉圍繞大健康醫療領域投了不少項目,而這些項目都是一些資金投入大,不確定性高,回報周期長的項目。

其中有一個項目,處機印象深刻。

龔虹嘉認爲,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需要健康的生活環境,于是他就投了一個回收餐廚廢棄物,然後把它們轉化爲有機土壤調理劑的公司。

這個公司在2007年就已經創立,但是因爲業務沒能迎來大規模應用,2015年就面臨倒閉的危機。

這個時候,龔虹嘉出手了。

龔虹嘉在采訪中透露,他把一部分海康威視的退出資金投到了這個項目,每年總得放一兩個億。

正是在龔虹嘉的支持下,這個差點涼了的項目最後才跑了出來,成爲固廢資源化領域的隱形巨頭。

關于長期主義,處機還看到了一些反面例子,他們就是因爲對長期主義的失守,給自己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1999年,相比于孫正義,高盛其實更早就投資了阿裏巴巴,他們用500萬美元換取了阿裏40%的股份。

但是在2004年,由于高盛對中國電子商務前景的看衰,以及馬雲的推遲上市,他們把手上的股權都賣給了GGV,套現2200萬美元離場。

當時來看,4倍多的回報看起來不錯。但是按照阿裏巴巴如今的市值來看,高盛的腸子都悔青了。

同樣受互聯網泡沫影響而丟失長期主義的,還有李嘉誠之子李澤楷。

2000年,受IDG資本影響,李澤楷個人花了220萬美元獲得了騰訊20%的股權。

後來騰訊繼續找他們融資時,IDG給的回應是:騰訊的商業模式不靠譜,不能繼續燒錢了。

最後,李澤楷和IDG把股份賣給了南非MIH集團,錯失了成爲世界首富的機會。

在2018年耶魯-紅杉領導力中心課程上,徐小平、沈南鵬、周鴻祎曾對錯失投資今日頭條進行了反思。

這段對話非常有意思:“

徐小平:我是沒投。

沈南鵬:我是投晚了。

周鴻祎:我最愚蠢,投了,但很低估值的時候就出來了。”

周鴻祎話音剛落,就引起現場的一片嘩然大笑。

老周也因爲失守長期主義,損失了幾十億美金。

北大陳春花老師有一句話說的很好,不是成功的人太少,而是放棄的人太多。

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社會,只要在長期的維度上,把事情看清楚、想透徹,把價值創造出來,就能走在一條康莊大道上。

這,也是一條越走越行穩致遠的道路。

在這條路上,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全文完)

【邱處機簡介】

福建龍岩人,本科畢業于國內一所商學院,後在多家互聯網公司就職,現從事創業投資相關工作。公衆號專注于撰寫商業牛人的成長經曆和認知升級,讓我們一起向他們學習,不斷成長,不斷進化。

0 阅读:0

于禁看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