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少臣導師工作室高研班、花鳥畫研究工作室春季寫生活動舉辦

人民藝術 2024-04-26 10:21:04

中國國家畫院邢少臣導師工作室高研班、北京榮寶齋畫院邢少臣花鳥畫研究工作室2024春季寫生活動在北京門頭溝區舉辦

2024年4月12日,中國國家畫院邢少臣導師工作室高研班、北京榮寶齋畫院邢少臣花鳥畫研究工作室2024春季寫生活動在北京門頭溝區舉辦。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中國國家畫院邢少臣導師工作室導師邢少臣,導師助教盛鳴,帶領數十名學員先後在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馬欄村、爨底下村進行了以“我心中的馬欄”爲主題的春季寫生之旅。

馬欄村地處太行山脈的萬山叢中,抗戰時期的峥嵘歲月,給馬欄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業。近年來馬欄村繼續深挖紅色文化資源,打造了“紅色馬欄”品牌,被稱爲“京西紅村”。在這座處處充斥著紅色文化的山村裏,邢少臣師生一行在北京市委派駐馬欄村第一書記季英波,和馬欄村書記宋孟傑的帶領下,走進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馬欄赓續紅色血脈紀念館、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北嶽第三軍分區司令部舊址陳列館等,追尋紅色記憶,在這裏,他們用手觸摸著那段烽火歲月,用心感受著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帶給他們的心靈震撼。季英波表示,邢少臣導師一行來到馬欄,貼近群衆、貼近基層,在宣傳馬欄、提升影響力,推進馬欄詩畫鄉村建設和振興具有積極意義。

從馬蘭村走出來,邢少臣師生來到了他們此次寫生的第二站——爨底下村。爨底下村,又名川底下村,臥于龍頭山的南側山坡之上。整個村莊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古代建築群,上下兩層、高低錯落,既有北京城內四合院的風韻,又有山村小巷的風光,被稱爲北京地區的“布達拉宮”。在這裏,藝術家們感受到了曆史的悠遠與厚重,體悟到了自然帶給他們的靜谧和原真。在自然的懷抱中,他們心無旁骛,以一種對生活和自然的無限熱愛,尋找著對藝術的新鮮感受,以開闊的視野、極富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藝術修爲,用藝術的視角觀察著讓他們心動的地方,將眼前的景色與心中的感想融于筆端,在各自的繪畫空間裏揮灑自如,用手中的畫筆描繪著他們盡可能探索到的美,將其幻化成一幅幅融合著個人感悟與體會的藝術之作。

邢少臣是當代畫壇中在大寫意花鳥創作中極具時代特征和精神內涵的藝術家,在20世紀90年代他提出了“雕塑性大寫意”這一概念,主張用雕塑性的筆墨語言來表達寫意精神,在焦墨和濃墨的筆墨語言中開創了一派新風,引領當代大寫意花鳥畫。而在教學中,他在注重師古人的同時,更提倡師造化,在自然與生活中汲取創作的靈感,不斷豐富自己的繪畫題材,提升自己的藝術造詣。

寫生過程中,邢少臣針對“如何取景構圖”“如何畫古村落古建築”“花鳥畫創作與寫生中與山水畫的關系”等問題進行細致講解,同時還對學員作品一一進行點評指導。通過對寫生作品的點評,學員們學習到了筆墨技法的運用,同時認識到自己在繪畫中的不足和短板。通過這次采風,學員們不僅感受到了導師邢少臣對藝術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同時通過現場實景教學,從選取素材到觀察物象再到下筆構圖,也從邢少臣那裏得到了寶貴的經驗,這對于他們以後的藝術創作來說,無疑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邢少臣寫生作品

談及此次寫生的目的和意義,此次活動策劃組織者、助教盛鳴表示,在這次采風中,通過紅色文化的洗禮,大家在思想上得到了升華,而通過走進自然、走進生活的寫生實踐,也讓我們在藝術上得到了提升。而在未來的藝術之路上,我們將一以貫之地堅持藝術來源于生活的藝術准則,在生活和自然中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和繪畫技藝,爲中國畫的繁榮與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盛鳴寫生作品

王旭寫生作品

曹長春寫生作品

黃小偉寫生作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