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簡史(4):蒙古客人和莫臥兒帝國的建立

戰史威鋒 2024-03-28 09:40:19

盡管在之前的千百年中,印度不斷遭到各種外來客人的光顧訪問,但是在宗教政權思想等文化領域上,還算能夠勉強保持著一定的咖喱濃度,之前我所提及的入侵者,頂多就是文化上的相互融合,尚且給印度保留了一部分野蠻生長的本色。當時間推進到10世紀的時候,印度將要迎來全新的一頁,相較于以往的訪客,這一次的訪客將會用前所未有的野性與強勢,給印度換上新的皮膚,而創造這個時代的就是德裏蘇丹王國。

公元1150年,在中亞突厥斯坦的艾伯克部落誕生了一個男孩,由于當時整個西亞打成了一鍋粥,兵荒馬亂之中男孩與自己的父母失散。人販子發現了孤身一人的男孩,于是將他帶到了如今伊朗北部尼沙布爾的一個奴隸市場,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一位名叫法赫爾·烏德丁·阿蔔杜勒的宗教法官將他買了下來,讓男孩給自己飼養馬匹。

通過長時間的觀察,法赫爾發現這個男孩不僅工作認真,而且還非常聰明,于是法赫爾對這個男孩非常照顧,不僅讓他與自己的兒子們一起讀書學習,還讓他學習騎馬射箭,而且法赫爾還給他取了名字:庫特蔔·烏德·丁·艾巴克。不過奴隸的身份始終無法改變,法赫爾去世後,他的兒子並沒有像自己的父親那樣對待庫特蔔,而是將他賣給了其他奴隸販子,就這樣,幾經轉輾,最終他被賣給加茲尼的總督穆伊茲·烏德·丁·莫哈默德,而這個穆伊茲的兄長吉亞斯是古爾王國的蘇丹。

蘇丹兄弟兩人的關系非常親密,兄弟二人一起並肩作戰征戰四方,爲了補充兵員,穆伊茲經常在奴隸市場購買成千上萬的奴隸,希望打造出一支既忠誠又勇武的軍團。就這樣,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庫特蔔就成了穆伊茲奴隸軍團中的一員。由于庫特蔔爲人謙卑,還接受過教育,對于馬匹的飼養工作也是非常的熟悉,于是穆伊茲就安排庫特布負責管理馬廄的工作,久而久之,庫特蔔成了穆伊茲的心腹,並提拔他成爲了一支騎兵部隊的小頭目。

隨著庫特蔔的戰功越來越多,他陸續被提拔到侍衛、將軍,穆伊茲甚至還把一位貴族的女兒嫁給了他。1173年,古爾王朝奪取了中亞霸主地位後,順理成章的進入開伯爾山口,連續兩次塔拉因戰役的勝利讓古爾王朝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終于以第八波客人的身份成爲了印度河流域的新主人,戰役中戰功卓越的庫特蔔也被升任爲德裏總督,授權庫特蔔不僅可以自由管理已征服的土地,而且還可以決定征服新的目標,于是出生奴隸的庫特蔔人生正式起飛,這一年他42歲。庫特蔔在德裏總督的新崗位上果然不負衆望,他憑借大量的精銳具裝騎兵,繼續向著恒河流域發動進攻,徹底的占領整個印度北方。

1203年3月13日,古爾王朝的蘇丹吉亞斯去世,他的弟弟穆伊茲繼承蘇丹位,這讓庫特蔔徹底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可謂是整個古爾王朝最有權勢的人。1205年古爾蘇丹穆伊茲在安都淮被花剌子模軍隊擊敗,導致其威望迅速降低,古爾王朝各地也隨即發動叛亂,穆伊茲只好親自帶領軍隊平定叛亂。在平定了木爾坦與旁遮普等地的叛亂後,穆伊茲高高興興班師凱旋,准備返回首都加茲尼。

1206年3月15日傍晚,大軍行徑至達姆亞克附近,穆伊茲按照慣例開始做禱告,就在這個時候,四周突然沖出20名什葉派刺客,殺死了62歲的穆伊茲,至于刺客是誰派的至今仍然是個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距離達姆亞克最近的城市就是德裏。伴隨著穆伊茲的離世,古爾王朝陷入了混亂的局面,關鍵原因是穆伊茲沒有兒子,國家沒有新的蘇丹,這樣就讓各地的總督和王公看到了機會。

于是各地總督開始紛紛自立爲蘇丹,庫特蔔也被自己的部下紛紛請求他就任蘇丹,于是庫特蔔順應民意,1206年6月,庫特蔔正式以德裏爲中心獨立爲蘇丹,俗稱德裏蘇丹王國。在成爲蘇丹後,重用自己舊部“四十人集團”,印度的統治階級也基本都是伊斯蘭教貴族,伊斯蘭教也正式成爲了印度國教。庫特蔔也開始對印度教封建主及其他各階層廣大居民采取了敵對,歧視,迫害等高壓統治政策,強行征收人頭稅以及強迫印度人加入伊斯蘭教,直接導致現今印度旁遮普以西,今巴基斯坦範圍內的印度人全部改變信仰,也算是爲印巴分治打好了伏筆。

大約在1208年,庫特蔔擊敗了自己的嶽父伊勒迪茲,占領了前首都加茲尼,正式得到了其他蘇丹的認可,並且拿到了占領印度斯坦的授權書,其蘇丹之位也徹底名正言順。自後庫特蔔開始驕傲自滿起來,縱容士兵劫掠百姓,導致民怨四起,最終被卷土重來的伊勒迪茲趕出了加茲尼,徹底喪失了古爾王國蘇丹的繼承權利,只能狼狽逃回印度。此後庫特蔔不再繼續擴張,而是鞏固現有領土的統治,積極傳播伊斯蘭教,在其統治範圍內修建了大量清真寺,1210年11月,庫特蔔在拉合爾打馬球時不幸墜馬而亡,享年60歲。由于庫特布沒有兒子,也沒有指定的繼承人,他的女婿沙姆斯丁繼承了蘇丹位,此後幾任德裏蘇丹大都是沙姆斯丁的後裔。

同一時代,印度的第九位“客人”悄然而來。1220年成吉思汗親自前往邊境,追趕花剌子模的繼承人紮蘭丁,但是在印度邊境卻停了下來,似乎成吉思汗對印度沒有興趣,感覺太熱,所以只是不斷在中亞和東亞開疆拓土。1227年成吉思汗在與西夏作戰時去世後,蒙古人在德裏蘇丹邊境的勢力不斷增加。1230年末,蒙古人開始襲擊盤束普省和信德省,德裏蘇丹試圖通過外交和禮物來討好蒙古人,但是然並卵。1241年,蒙古人還是占領了拉合爾,1245年又占領了木爾坦。直到1250年,印度旁遮普基本處于蒙古人的控制之下。

面對蒙古的入侵,當時的德裏蘇丹馬哈茂除了乞求和進貢,在無任何作爲,蘇丹馬哈茂也逐漸失去了威望,其繼承人巴爾班開始逐漸掌握軍政大權。1266年馬哈茂死後,巴爾班成爲新的蘇丹,在他的領導下,德裏蘇丹突然就變的支棱了起來,不僅用武力奪回了木爾坦和拉合爾,而且還在印度和阿富汗的邊境修建了大量堡壘來抵禦蒙古入侵。此外,巴爾班還歡迎因戰亂而逃亡的蒙古、波斯、和中亞的難民,並爲他們中的很多人提供了軍事職務,這些人也給德裏蘇丹提供了蒙古軍事戰術的知識。獲得蒙古戰術寶貴經驗的巴爾班開始不斷向南擴張。然而1285年,巴爾班最喜愛的兒子被蒙古人突襲殺死,這讓巴爾班萬念俱灰意氣消沉,兩年後巴爾班便離開人世,其孫凱庫巴德繼位蘇丹。

1290年,凱庫巴德被謀殺,賈拉勒丁奪取蘇丹位,1296年賈拉勒丁又被自己的侄子阿拉烏德丁殺害,並奪取蘇丹位。阿拉烏德丁爲人狡詐冷酷,具有非凡的軍事能力,曾數次擊退蒙古軍隊。爲了加強政權控制並抵禦蒙古入侵,阿拉烏德丁發起了一系列軍事改革,他要求蘇丹要擁有軍隊的絕對控制權,而不是交給其他大臣;軍隊和軍官的所有開支一律改爲現金結算,不得用其他物品替代。同時還進行了經濟改革,對每種農作物征收高達50%的高稅收,並禁止民間囤積糧食。幸虧是在印度,如果換成中國,朱八八估摸早就拿上碗上街搖人了。

1298年,一支蒙古軍隊被派往印度,當蒙古人進攻時,阿拉烏德丁率領的軍隊正在古吉拉特邦鎮壓叛亂,負責在德裏守備的將軍米安·優素福·希紮布魯丁召集了一支大軍擊敗了蒙古人,並將他們趕出了邊境。希紮布魯丁獲勝後變的非常受歡迎,這讓阿拉烏德丁很不爽,甚至開始懷疑希紮布魯丁對自己的忠誠,不過面對強大的蒙古帝國,阿拉烏德丁還是決定暫時放下對希紮布魯丁的懷疑。

1299年,察合台汗國王子忽都魯火者率領5萬蒙古騎兵,浩浩蕩蕩的進入印度,准備徹底剿滅德裏蘇丹國,大軍一路推進至朱木拿河岸邊,此時距離德裏只有一步之遙。阿拉烏德丁並沒有爲即將到來的戰爭感到恐懼,他先是安排希紮布魯丁帶領軍隊,在朱木拿河岸邊和蒙古軍隊形成對峙局勢,同時他仔細的分析了當時情況,以及雙方的軍事力量。

經過仔細研究後,阿拉烏德丁認爲蒙古騎兵有兩個致命的缺陷,一是戰線過長,補給不足。二是蒙古內戰不斷,部族之間矛盾重重,內部政權非常不穩定。于是命令各部軍隊駐紮在基利地區,並構築大量龐大而堅固的防禦工事,除了給軍隊配備最好的武器裝備外,還讓戰象隊也參加戰鬥;爲了迎擊蒙古人,阿拉烏德丁合計調動了約20萬軍隊參戰,並且命令所有軍隊堅壁清野嚴防死守,采用避而不戰的戰術拖垮蒙古人。

看到德裏蘇丹軍隊死守不戰的態度,蒙古軍隊越發焦躁,他們深知時間拖的越久,對自己越不利。于是蒙古人開始派出部分兵力不斷對德裏蘇丹的軍隊挑釁和騷擾,企圖激怒對方,讓對方離開營壘作戰。就在所有營壘都嚴格按照阿拉烏德丁的要求嚴防死守的時候,突然有一支負責守衛大營右翼的軍團沖出了營壘,向蒙古騎兵發動了沖鋒,帶領這支軍團的將軍就是希紮布魯丁。希紮布魯丁帶頭向蒙古人的左翼發動沖鋒,蒙古人也被突然出現的德裏騎兵打了個措手不及,只能倉皇撤退,希紮布魯丁乘勢追擊,帶領著自己的騎兵奮勇殺敵。由于希紮布魯丁沖的太快,導致騎兵步兵脫節,步兵和戰象被遠遠的落在了後方,蒙古人乘機分割包圍了他的騎兵與步兵,希紮布魯丁大感不妙,發現自己中了蒙古人圈套。

深知自己沖鋒就已經違抗了軍令,阿拉烏德丁一定不會出兵救援自己,違抗軍令是死,奮勇殺敵也是死,希紮布魯丁決定拼死一戰,讓步兵和戰象充當誘餌,自己繼續率領騎兵朝著蒙古人大營沖鋒,就這樣,蒙古大軍最終還是殲滅了這支部隊,然而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在這場戰鬥中,蒙古主將忽都魯火者被重傷而亡,大軍士氣銳減。看到德裏蘇丹依舊還有大量軍隊堅守在營壘中,蒙古人明白自己已經不可能獲勝,于是選擇撤兵。就這樣,印度德裏蘇丹國成功的抵禦住了蒙古人的又一次入侵,獲得了“基利戰役”的勝利,在那個年代能和蒙古人打成這樣也算得上是一個奇迹。這之後,察合台汗國在1302至1303年期間,曾多次向德裏發起襲擊,但均未能攻克德裏。

1303年的後半年,察合台汗國都哇和窩闊台汗國察八兒接受元成宗帖木爾的冊封,結束了持續34年的蒙古帝國內戰,之後都哇提議大家應該放下彼此間的仇怨,聯合起來向德裏蘇丹國發起進攻。都哇希望元朝可以從雲南行省向印度發起進攻,這樣就能夠和占領拉合爾的察合台汗國兩面夾擊德裏蘇丹國,但是該提議遭到了元成宗帖木爾的拒絕,帖木爾自上位以來,就已經逐步停止了一切對外戰爭,包括當年忽必烈制定的第三次征日、第四次征安南和第二次征爪哇等計劃。這足以看出此時的元朝已經沒有了對外戰爭的意願。

1305年12月,盡管都哇沒能獲得元朝和其他三大汗國的支持,卻還是派出阿裏貝格帶領著三萬騎兵再次入侵印度,阿裏貝格在到達拉合爾後,認爲這些年德裏蘇丹國的首都德裏面對長期以來蒙古騎兵的的壓力,防禦已經非常完善了,因此決定分兵三路,向德裏東部的恒河流域進軍。三路大軍一路上沒遇到什麽抵抗,就很順利的來到了阿姆羅哈。而在此時,蒙古大軍也遇到了阿拉烏德丁派去的三萬奴隸騎兵。

輕敵的蒙古人覺得野戰是他們的天下,于是草率的直接向這支奴隸騎兵軍團發動進攻,然而戰鬥的結果卻是蒙古騎兵兩萬人戰死,9千人被俘虜,主將阿裏貝格,副將塔爾塔克外加2萬匹蒙古戰馬全都成了德裏蘇丹的戰利品。戰後阿拉烏德丁直接處死了阿裏貝格和塔爾塔克,又將9千蒙古俘虜趕到一處平原,讓成群的大象踐踏致死,阿拉烏德丁之後又建造了抵禦蒙古入侵的要塞西裏堡,用9千顆蒙古人的頭顱做了裝飾。

這裏可能有人要懷疑,印度人怎麽就這麽支棱呢?其實不用懷疑,畢竟德裏蘇丹國也只是曾經“訪問”印度的突厥人建立的,德裏蘇丹也一直延續著突厥人的習俗,他們奴隸騎兵的兵源大都是購買的蒙古、突厥等遊牧民族的奴隸,本身就很彪悍,而且突厥人自古就有當奴隸作戰的習慣,因爲當時突厥人想要出人頭地,參軍是個很好的機遇,怎麽當兵最快,那就是加入奴隸軍團,再加上德裏蘇丹國的建國者,以及很多重要將領也都是奴隸軍團出生。就拿剛才講到的這場戰役來說,這場戰役的指揮官馬利克早年也是一個奴隸。

1306年,都哇又派遣一支軍隊入侵印度,大軍行進至喜馬拉雅山地區時,又遭到德裏蘇丹騎兵的突襲,五萬名入侵者被馬利克俘虜。是連續兩場戰爭的失敗對察合台汗國的沖擊很大,然而比這些更讓都哇揪心的還是接下來又一輪的蒙古國內戰,1306年3月,也就是察合台汗國剛剛戰敗不久,窩闊台汗國的察八兒便下令進攻察合台汗國複地撒馬爾罕。都哇只能將精力全部投入到應對窩闊台的戰爭中,就此德裏蘇丹迎來了短暫的喘息。

在沒有蒙古的威脅後,德裏蘇丹國終于能夠騰出手來統一印度南部,1306年至1313年間,阿拉烏德丁一路南征北戰,最終消滅了南方的雅達瓦王朝和曷(he)拉王朝,整個南印度就這樣歸于德裏蘇丹的有效管轄之下。1316年阿拉烏德丁去世後,並沒有想象中的發展壯大,而是陷入了內鬥的死循環,在連續是十年中,德裏蘇丹國不斷上演刺殺、謀殺蘇丹的戲碼,各種權臣把持朝政,變著換樣的搞內耗。國內各個總督也是按捺不住野心,大膽的紛紛自立爲蘇丹,膽子小的也拒地自封,總之國內上上下下一片混亂。

1351年蘇丹莫哈默德被信德的叛亂者殺死,他的表弟菲魯茲宣布繼位,菲魯茲算的上是當時德裏蘇丹國的中興之主,他持續統治德裏蘇丹國長達37年,期間國家大力發展灌溉,並且開墾出大量良田。他廢除了拷打等刑罰,致力于改善君民關系。同樣他也是一個狂熱的穆斯林。但是在他死後,德裏蘇丹國內在分裂出數個相互敵對的小國家,至此以後,德裏蘇丹再也沒有集結出對抗蒙古人力量,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兒入侵印度並占領了德裏,隨即繼承蘇丹位,給本已分裂的德裏蘇丹國以致命一擊,各個行省總督看到後也紛紛獨立,此時的德裏蘇丹已經名存實亡,在蒙古人統治下,德裏蘇丹國一直苟延殘喘到了1526年,最終被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覆滅,同年巴布爾建立莫臥兒帝國。

莫臥兒帝國的創建者巴布爾是蒙古人,名紮希爾·丁·穆罕默德,巴布爾是綽號,意思是“老虎”。他是突厥征服者帖木兒和蒙古統治者成吉思汗的後裔,巴布爾生于1483年,11歲繼承父親的中亞小公國費爾幹納王位。1504年攻占喀布爾,他的夢想之地在中亞的薩馬爾罕,因此印度最初並不是他的首選之地,所以期間他一直沒有對印度發動戰爭。1519年至1520年,他以第十波客人的身份,連續三次“訪問”印度,但都是小試牛刀並未冒進。

1524年,德裏蘇丹國的權貴道拉特罕和阿拉木罕找上門來,邀請他進軍印度,勉爲其難的巴布爾只好勉強答應請求。1525年11月巴布爾揮師長驅直入,第四次“訪問”印度,兵臨德裏城下。1526年4月,在帕尼帕特戰役中,巴布爾以少勝多,以2.4萬人的兵力擊敗了德裏蘇丹易蔔拉欣的10萬大軍及1千頭大象。除軍事才能外,巴布爾還有武器的優勢,他的軍隊不僅移動迅速,而且還擁有大炮和火神槍。而德裏蘇丹不但昧于外界形勢,武器還相當落後,而且內部權鬥激烈,爲此不惜引來巴布爾這只老虎。結果被蒙元啃了百年都沒啃下來的德裏,卻被巴布爾輕易攻占,就此結束了德裏蘇丹國在印度320年的統治,莫臥兒王朝正式建立。(順帶提一句:“莫臥兒”在阿拉伯語和波斯語中就是“蒙古”的意思。)

篇幅有限,下一期我們將詳細講述下莫臥兒王朝的興盛與衰落,敬請期待。

3 阅读:75

戰史威鋒

簡介:一個普通的軍事,曆史愛好者,分享我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