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電混戰正酣需要豐田式冷靜與定力

汽車大觀V 2024-04-30 12:24:41

中國車市很喧囂,求新、求變、求快;卷價格、卷流量、卷輿論……讓人茫然無所適從。

面對波濤洶湧的生死淘汰賽,豐田汽車卻顯得沒那麽著急,哪怕是面對媒體的尖銳的問題,高管團隊回答的語調都不疾不徐。

豐田汽車爲何不著急?

回歸造車初衷,堅持長期價值,這是豐田一直堅持的價值觀。其實,浮躁的當下,這是一個值得行業深思的問題。

當下,雖然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越來越高,但連續第四年穩居全球第一大汽車制造商的豐田汽車仍然堅持自己的判斷:均衡發展,才是正確的選擇。

“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裏國土和14億人口,也是新車年銷量超過3000萬輛的世界最大汽車市場。在中國,豐田會堅持‘多路徑’這一核心思想,均衡發展純電動汽車(BEV)、(混合動力汽車(HEV)車型,並在今後強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車型。”

2024北京車展上,豐田汽車公司董事執行役員、副社長、首席技術官中嶋裕樹對《汽車大觀》表示。在外界看來,豐田對新能源汽車的態度一直有點暧昧不定。但真實的豐田到底是怎樣的?4月25日,豐田攜一汽豐田、廣汽豐田以及雷克薩斯品牌出席2024北京車展,帶來兩款純電車型“bZ3C”和“鉑智3X”,引發行業關注。

本次車展,豐田還帶來面向移動出行公司轉型的最新進展,包括堅持通過“多路徑技術路線”實現碳中和的思考、與中國合作夥伴共同研發的最新純電車型、全方位努力實現“Mobility for All”等各方面成果,並正式宣布將和騰訊集團開啓戰略合作,爲顧客提供個性化的新體驗價值。堅持長期價值,不局限于一時一域,而要持之以恒。觀其言,更要觀其行。圍繞智能化、電動化、多樣化三個方面,豐田正按照自己的節奏紮實推進在華各項本土化事業。

“多路徑”發展 強化插混車型

“世界上只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混動,一種是其它混動”,這是豐田混動無法撼動的權威性和實力地位的真實寫照。豐田的智能電混雙擎技術有著研發早、量産早、用戶保有量大的優勢,贏得全球無數消費者的喜愛。但由于深度油電混合動力汽車,主要的驅動力還是來自發動機。雖然深度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可以大大降低油耗,但畢竟還是主要將燃油作爲能源。對大中城市而言,燃油汽車尾氣排放帶來耽大氣汙染問題仍然存在。因此很多人認爲,控制燃油汽車並大力發展電動汽車才是必要趨勢。

但豐田並不認爲電動車是解決碳排放的唯一方案。此前,日本汽車工業協會也曾表示,電動車存在電池原材料不足、電池汙染轉嫁等缺點,這致使純電動車目前的減排效果有限。因此,汽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必須有多樣性的選擇。

豐田汽車公司副社長、首席技術官中島裕樹在北京車展再次表達這一觀點:“豐田在30年前就開發了混合動力車型,不斷致力于減少碳排放。實現碳中和的阻礙是碳排放。每個國家、地區的能源狀況和生活環境各不相同,爲了陪伴在這些不同國家和地區生活的人們,豐田希望通過提供BEV、HEV、PHEV、FCEV等移動出行的多路徑解決方案,來實現碳中和目標。”近兩年,插混汽車熱度節節攀升。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國內插混市場累計銷量達151.8萬輛,同比增長1.5倍。2023年,插混汽車累計銷量更是接近300萬輛,達到了280.4萬輛,同比增長84.7%,遠超市場平均增速。

在純電市場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插混汽車成爲了各家企業競相追逐的藍海。今年,也勢必將是插混大年。隨著比亞迪“電比油低”的開年價格戰,旗下系列插混車型銷量勢如破竹,處于遙遙領先的位置。目前在插混這一領域,中國品牌占據絕對優勢,排名前十的插混車型沒無一個合資公司的身影。

這使得豐田在2024年北京車展上發出明確信號:“今後會強化插混(PHEV)車型。”同時,中國純電動汽車技術也進步明顯。數據顯示:2023年,純電動汽車銷售668.5萬輛,同比增長24.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280.4萬輛,同比增長84.7%;燃料電池汽車銷售0.6萬輛,同比增長72%。插混增長迅速。

可以看出,純電動汽車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然占據主體位置。而本次北京車展,豐田發布會帶來的兩位主角便是:兩款全新bZ純電動汽車,一汽豐田bZ3C跨界車和廣汽豐田鉑智3X。它們將主打中國市場,預計一年內開始大規模生産。豐田入局電動市場很早。1993年,豐田成立新能源技術部門,主抓研發混動、氫能源和純電技術。1997年,豐田推出世界上第一款量産的混合動力汽車豐田普銳斯,而這款車也讓豐田成功建立起混動帝國。同樣是1997年,豐田發布了第一代純電車型。如今,隨著中國市場電氣化競爭加劇,豐田要重拾往日的榮光。

尋找有“相同理想”的中國夥伴

在電動化、智能化時代,對汽車的傳統定義也在發生改變。一款車的關鍵技術指標,已經不再是傳統三大件,而是基于由“電機、電池、電控”組成的“三電”系統爲基礎、全新開發的新能源汽車整合平台,這也是“軟件定義汽車”的真正含義。說現代汽車,是計算機、機器人、移動智能終端,都未嘗不可。

因此,即使曾經在燃油車領域多麽榮光的車企,如今也都得放下身段,認真研究新能源汽車最新的技術路線,構建自己在電動化、智能化方面的實力,尤其是軟件能力,才有可能在越來越卷的中國電動車市場脫穎而出。而豐田汽車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在AI領域,在2024北京車展上,豐田汽車宣布與“中國AI領域的巨頭”騰訊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的合作領域包括人工智能、雲、大數據三大領域,將針對豐田在華銷售的純電動汽車展開,結合騰訊的 AI 大模型、雲和數字化生態與豐田的“軟件定義汽車”。

在自動駕駛領域,豐田與“中國自動駕駛領域的獨角獸”小馬智行的合資公司也即將于近日成立,首期計劃導入千台規模的鉑智4X Robotaxi,並在主要一線城市通過小馬智行的運營平台提供無人駕駛Robotaxi出行服務,共同推進L4級無人駕駛Robotaxi的商業化落地。

在電動化方面,早在 2019 年,豐田就宣布與電池巨頭比亞迪合作,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這次北京車展推出的“bZ3C”,也是與比亞迪聯手打造的結晶。在電池領域,豐田也並非沒有一點儲備。豐田除了在锂電池技術上進行了布局,也在花費力氣研發固態電池。安全性能更高、能量密度更大、充電速度更快的固態電池被普遍認爲是下一代電池技術的最優之選。

2024北京車展上,豐田首席技術官中島裕樹表示,豐田于2027年實現固態電池量産的時間表沒有變化,目前豐田正在對材料、設備加大投入,面臨的實際問題是如何實現性價比更高的大量的投産。

北京車展上,豐田還帶來了承載“軟件定義汽車”這一創新理念的概念車型LF-ZC,它能將基本組件徹底小型化、輕量化,並能按照最佳空氣動力學布局組裝,具備高續航裏程。據悉,這款概念車將在2026年面向全世界發布。中島裕樹說:“共創汽車新未來,就需要擁有相同的理想、朝著共同的目標出發、願意與豐田一起實現美好未來的熱情夥伴。”

爲所有人提供出行的自由

如今的汽車不僅是日常通勤、駕車出遊的交通工具,更是一個溫馨的小天地,助力提升人們生活品質。基于此,在聚焦新能源、智能化的同時,豐田也始終認爲只有多樣化,才能“Mobility for All爲所有人提供移動自由”。豐田想讓所有人都能享受汽車帶來的、移動的自由和樂趣。

比如:面向汽車愛好者,豐田將于今年內正式向中國引進基于汽車運動開發的GR Yaris。這款搭載豐田全新 1.6L 三缸發動機和 iMT6 速手動變速箱的雙門車型,是豐田全球賽車車隊的主力成員之一。這款車型基于賽車手的不斷反饋,經過多次改進,不斷實現進化升級。

在“謝謝你,把它開壞了”這一理念的支持下,研發人員不斷追蹤發生故障時的行駛數據、操作感受,損壞零部件的受損情況、甚至被泥土汙損的情況,並徹底分析其原因,反複進行改善,最終讓GR Yaris實現進化升級。所以,喜歡駕駛的汽車愛好者,一定會從GR Yaris得到許多駕駛的樂趣。在無障礙出行領域,豐田也計劃將在今年引入純電動福祉車型(無障礙多功能車),它將爲行動不便的乘客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乘車體驗。同時,還將推出福祉車租賃等運營服務,爲高齡和殘障人士提供更安全舒適的出行選擇。

在這一點上,豐田比國內許多車企更有眼光,也更有社會責任感。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中老年人口達2.97億,占總人口比重達21.1%,整體已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伴隨免疫衰老,老年人慢病高發較爲普遍,已成爲人口老齡化社會的一大挑戰。數據顯示,我國約75%的60歲及以上中老年人至少患有1種慢性病,43%多病共存(同時患2種及以上疾病)。

與此同時,還有和老年人面臨同樣“麻煩”的殘障人士。隨著他們數量的增長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對福祉車的需求將日益劇增,而豐田旗下的各類福祉車可以滿足這方面的需求。豐田還有專爲享受越野駕駛之人,且能勝任惡劣環境的“普拉多”;與小馬智行合作的“自動駕駛出租車事業”等車型。正如中島裕樹所言:“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價值觀和需求。未來不是由任何人決定的,而是由大家一起創造的。這就是豐田的想法。”堅持長期價值,用多樣化技術滿足所有人移動需求,按自身發展節奏推進在華本土化事業;走好每一步,成爲不確定時代的那個確定性……豐田用務實、理性和行動,爲中國汽車發展提供多一種思考和選擇。

0 阅读:23

汽車大觀V

簡介:有溫度、有態度、不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