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8位“英王”千歲,不乏戰功赫赫,卻很少能善終

聊聊曆史 2024-04-07 07:49:11

第一位,武則天的兒子李顯,起初冊封英王千歲。但是,唐朝太子是一個高危職業,從李建成開始,就很少得善終。章懷太子被廢之後,李顯成爲“儲君”。

683年,高宗李治駕崩,李顯繼位,只當了55天皇帝就被母親武則天廢爲廬陵王,貶出長安。20年後,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殺了張易之、張昌宗,李顯又當了皇帝。

這次當皇帝,比上一次還倒黴,韋後、安樂公主專權,比武則天更過分。李顯被韋後與安樂公主毒死,享年55歲。

第二位到第六位英王,都是金國王子,分別是完顔爽、完顔文、完顔洪衍、完顔從憲、完顔守純。其中,完顔爽身體一直不好,英年早逝;完顔文喝酒誤事,被海陵王完顔亮杖責200大板,流放外地。完顔從憲、完顔洪衍,都是夭折。

完顔守純,能力比較強,軍事水平還可以,如果能正常繼位,金國應該還能續命數十年。可惜,皇位落到完顔守緒(金哀宗)手中,他奉行“北失南補”作戰方案,同時與蒙古、南宋作戰,加速了金國滅亡,完顔守純也死于蒙古兵手中。

相對李顯以及5位“完顔英王”而言,後面2位英王含金量大,武力顯赫,堪稱是所屬時代第一猛將。分別是,英親王阿濟格、英王千歲陳玉成。

阿濟格的武力值,應該是多爾衮“三兄弟”中最強的存在,可惜阿濟格只是赳赳武夫一枚,不懂得做人。無論是皇太極、順治,還是多爾衮、多铎這2位親兄弟對阿濟格都很惱火。除了父親努爾哈赤,幾乎沒人喜歡阿濟格,卻不影響他強悍。

努爾哈赤時代,多爾衮、多铎沒機會上戰場,阿濟格已經獨當一面,在戰場上風光無限。皇太極時代,阿濟格多次獨自領兵,還深入明朝腹地,先後攻占城池數十座,擄掠人口數十萬。

山海關之戰,阿濟格親操刀沖鋒陷陣,打垮了李自成的主力軍團,多爾衮才能順利入關。接著,阿濟格借道蒙古,從榆林方向殺入關中,李自成放棄西安,逃到湖北。

阿濟格窮追不舍,李自成在九宮山被農夫打死,大順敗亡已定。接著,阿濟格乘勝東征,左良玉的兒子左夢庚投降,號稱80萬的“左家軍”,不敵阿濟格的一萬清軍。

可惜,阿濟格頭腦簡單,打仗擅自行動,不給多爾衮、皇帝面子,還公開說順治是“小孩子,不懂事”。如此,多爾衮很生氣,一度廢了王爵,不讓他繼續帶兵。

1650年,多爾衮暴斃而亡,阿濟格還想當攝政王,接管弟弟權力。結果,順治搶先下手,抓捕阿濟格,將其投入監獄。阿濟格不服,還挖掘地道,准備突襲順治。

順治本就不滿意多爾衮兄弟,此時更加惱火,便殺了阿濟格及其兒子勞親,並開除宗籍。後來,乾隆給多爾衮平反,卻抱怨阿濟格,還痛斥他狂妄自大,被殺乃咎由自取。

陳玉成,太平天國英王,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也是最講義氣的太平天國王爺。曾國藩直言:“漢唐以來,從未見如此強悍之賊”,對他佩服不已。

天京事變後,陳玉成麾下精兵不過三千,兩廣“老兄弟”少之又少。但是,陳玉成卻能拉著一幫流民去鍛煉,培養出一支勁旅,然後“三洗湖北,九下江南,北上中原”,橫掃強敵。

就拿三河大捷來說,李續賓兵馬衆多,以逸待勞。陳玉成則剛結束浦口之戰,還沒來得及休整,便星夜兼程,第一時間投入戰鬥,一天內解決李續賓。

李續賓號稱湘軍第一悍將,所部是曾國藩早年創辦的主力之一,三河鎮的6000湘軍是精銳中的精銳。陳玉成精銳多少呢?不足4千,其余都是壯大聲勢的流民而已。

陳玉成的本錢,曾國藩明說:“集賢關之戰,殺真賊千余,狗逆之勢衰矣。此前所謂大捷,攻克城池,還沒殺得真賊。”

意思是,陳玉成的本錢就是“老兄弟”,被殺一千多人就已經傷到元氣,此前湘軍所謂巨大勝利,都是含金量不足,“老兄弟”損失不大。

湘軍是集團作戰,背後是清朝,輸了可以再來,經得起消耗。陳玉成才這麽點人馬,還要同時在西線、北線、東線作戰,不是戰鬥就是在戰鬥路上,還能取得許多重大勝利,確實不簡單。

換個角度,陳玉成跟著清朝,處在湘軍陣營,不知道比李續賓、多隆阿、鮑超以及曾國荃強多少倍。換成霍去病,陳玉成來到盛世年代的漢朝,還有漢武帝的支持,一樣能橫掃匈奴,封狼居胥。霍去病來到太平天國,遇到洪秀全這樣昏庸的君主,以及糟糕的內外局勢,未必能取得跟陳玉成一樣的成績。

1862年,陳玉成中了盟友苗沛霖之計,成爲俘虜,因拒絕投降被勝保淩遲。陳玉成被殺,意味著太平天國的江山失去了一半,李秀成也是回天乏術,孤掌難鳴,獨木難支。

3 阅读:1117
评论列表
  • 2024-04-08 08:53

    最可怕的是陳玉成死的時候才26歲,還在成長期呢,他要是不中計至少能把湘軍完全打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