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鴨梨”沒變成“土豆”!

天津淘房說 2024-02-29 18:37:12

3年前,天津調整了中心城區的範圍——

外環線拓圓,北部擴容出100平方公裏的面積。

從原來的“小鴨梨”,變成“大土豆”。

看得出,天津意圖讓城市均衡發展。

但大多數城市發展都是“偏心”的。 

城鎮化率越高,馬太效應越強,短期內很難“糾偏”。

大家都有感知,名義上北部擴容了,但“含金量”還不足以稱之爲中心城區。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天津並沒有從“鴨梨”變成“土豆”。

而是從“鴨梨”變成了“大胖梨”! 

爲什麽呢?

評判城市重心,有幾個公認的衡量維度:

人口增速、地鐵建設、商業密度、土地價格。

萬因皆有果,我們只看結果。

❶ 人口增速

有人口流入,區域才有發展的底層邏輯。

人的遷徙軌迹,都是“向榮而生”。

人口增速高的地方,說明城區化程度高,也說明城市吸引力強。

從七普數據來看,西青人口增長75%、津南增長56%、東麗增長50%、北辰增長36%。

西青這一帶,人口增速第一名。

不僅增速第一名,西青人口119萬,也是環城最高的。

南開89萬人,又是市區最高的。

所以,天津的人口重心,明顯落在西南方向。

❷ 地鐵密度

人口重心,代表居民的居住意願。

那麽,地鐵密度,就代表政府的建設方向。

路網是骨架,地鐵是大動脈。

地鐵密度越高,說明區域發展活力越足,更說明政府發展的意願更強。

目前,西青是環城中地鐵密度最高的。

擁有7條地鐵,覆蓋了重點板塊。

北辰、東麗各4條地鐵,而津南僅有2條地鐵。

城市高速發展期已結束,馬太效應浮出水面。

地鐵密度高,意味著吸引城市資源的能力強。

重心“偏西”的趨勢很難改變。

❸ 商業密度

所謂城市,有城,也的有市。

自古以來,都是“城因市生”,具體表現就是商業的繁華程度。

城市級的商圈,才能吸引人氣,也是城市重心的必備條件。

僅看A類商業的密度,無疑西青最高。

區域內9大商業MALL,成爲吸引西南半球的消費目的地。

而東麗、津南、北辰,僅各有1處。

❹ 土地價格

地價代表兩方面:

第一,是占據城市資源的綜合反饋。

地價越高,城市資源(商業、環境、地鐵等)濃度也越高。

第二,是城市居民對區域認可度的反饋。

有價,還得有市,否則就是空中樓閣,老百姓願意真金白銀買單,才稱得上重心。

環城四區中,西青的地價最高。

水西能達到1萬5,甚至超越河北、紅橋。

外環線附近的板塊,基礎地價都在1萬左右。

津南、北辰的環內,普遍在8000元左右。

城市西部的“大壩”已經高高築起了。

綜合以上四重維度,西青的重要程度非同小可。

它的城市地位,已經從環城中跳脫出來。

我們不妨“按圖索骥”,依照真正的城市中心,再來圈定中心城區的位置。

將西青的重點板塊,劃入“小鴨梨”。

發現——

天津的中心城區不是“大土豆”,而是“大胖梨”。

並沒有向北發展,只是“鴨梨變胖”了。

事實上,這並不是偶然。

美國土地經濟學家H.霍伊特,1939年就提出了關于城市地域的發展模式:扇形發展。 

以城市中心爲原點,重點區域成扇形向外擴展。

說白了,就是不均衡發展,這是城市發展的特征。

基于目前的城市發展現狀,我們需要重新認知天津中心城區的範圍了。

西青區,在這其中承擔很重要的角色。

爲了更深入的理解城市、挖掘樓市,天津365淘房特別推出2024首個大型專題欄目《西望》,針對西青的城市發展、板塊結構、樓市特征等,進行全面解剖。

專題稿件、視頻、直播、線下論壇等,即將陸續上線。

還將定制天津“大胖梨”的IP手辦,敬請關注。

本文內容來源于公開渠道彙集整理,旨在提供相關信息,僅供參考,發布平台及作者不保證信息的真實性與准確性。項目的具體情況如規劃、設計、戶型、面積、價款、建設進度、銷售情況、交付標准和時間、配套、物業等請向有關部門或者項目權利人進行調查了解核實。本文觀點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系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承諾和保證,不得作爲投資、購買、租賃等決策的依據。投資有風險,決策需謹慎。不動産系大額資産,請通過政府和不動産項目權利人詳細調查了解核實後謹慎決策。發布平台和作者對讀者個人行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