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氪,一個被低估的“富二代”

巨潮WAVE 2024-05-14 13:47:55

文 | 老魚兒

編輯 | 楊旭然

又一家造車新勢力在美股“打卡簽到”,極氪汽車在紐交所挂牌上市。

在其許多宣傳口徑中,都在強調“史上最快IPO的造車新勢力”。極氪汽車從官宣成立到如今成功登陸紐交所,用時才剛過三年。

相比之下,小鵬用了6年,理想用了5年,蔚來用了4年。這裏面反映出來的,其實是極氪汽車的發展節奏,要比其他新能源汽車創業企業要快不少。快當然是有原因的,作爲吉利集團的子品牌,極氪汽車的起點要比其他新勢力高不少。

這樣的背景既是優勢,也會給極氪帶來些許煩惱。投資者眼中的極氪汽車總脫不開濃濃的吉利痕迹,隱藏的一層意思,就是會對其自身造血能力有所顧慮。

但其實3年來,極氪在銷量、收入、毛利率等重要的指標上都在明顯增長,極氪作爲一個獨立的品牌,也早已經坐上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的主牌桌。

但資本市場的猶豫——甚至可以說偏見,仍會存在一段時間,這集中表現在極氪如今上市市值,要比當初A輪融資時的估值低了大約一半。

01 “富二代”的成長

縱覽一下極氪汽車發展曆程的時間軸,會發現這個電動領域的新兵走得飛快。

2021年3月,極氪品牌正式宣布成立。僅僅一個月之後,極氪001就已經開始首發預售。而理想汽車從成立到首款車型理想ONE的發布用時三年,蔚來用了三年,小鵬用了兩年。

極氪汽車在成立不到三個月時間裏,就已經完成了品牌發布、預售上市、産品訂單售罄、架構調整等一系列工作。

極氪汽車天賦異禀是一方面,“來自長輩的關照”同樣重要。

極氪汽車成立四個月後,分別以8億元100%收購吉利中歐研發中心(CEVT),900萬元收購浩瀚能源30%股權,8.6億元增資甯波威睿。

CEVT是作爲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創新和技術公司,2013年9月投入運行,擁有2000多名技術人才,每年運營費用就達到了3-4億元。從這一公司誕生的“CMA平台”耗資200億元。

浩瀚能源曾是吉利汽車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主要從事汽車充電系統及技術開發、提供汽車充電服務及運營汽車充電網點及網絡。浩瀚能源的開發費用用了190億元。

甯波威睿則是吉利生態中的核心三電産品供應商。

極氪的Falcon Eye Vidar鷹眼視覺融合感知系統、車身結構和骨架也都來源于吉利。

以上這些成本、價值數百億的核心資産,極氪用了不到17億元人民幣,就收入囊中。

除了技術支持,極氪汽車在資金端也收到吉利源源不斷的“輸血”。

招股書顯示,2022年4月浙江吉利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向浙江極氪發放了本金總額爲人民幣97億元的10年期貸款。2022年11月,浙江吉利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又向甯波威睿發放了本金總額爲人民幣16億元的10年期貸款。前後貸款總額超過百億。

吉利品牌的全力支持下,極氪“金主圈”的實力也相當雄厚。

成立以來,極氪先後完成了5億美元的Pre-A輪融資和7.5億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英特爾資本、甯德時代、Mobileye、哔哩哔哩、鴻商集團、博裕投資等知名企業和機構。他們有的既是投資人,也是極氪的産業鏈夥伴。比如甯德時代爲極氪汽車提供全球首發量産麒麟電池、神行電池;Mobileye則和極氪汽車合作研發高級輔助駕駛系統,滿足全球市場智駕需求等等。

吉利的精心“投餵”下,極氪汽車表現不負衆望。據招股書披露,2021年、2022年、2023年極氪總營業收入分別爲65億元、319億元、517億元,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62%。

不過“家長”提攜得太努力,也帶來了極氪汽車的幸福煩惱。

012 “富二代”的煩惱

坐穩牌桌就是巨大的勝利。

極氪汽車的總營業收入呈現出迅猛的增長態勢,這是極氪最受資本市場關注的價值之一。巨潮看到,極氪的增長主要依靠兩個方面。

第一是主力車型極氪001的快速放量。

2021年上市之後,極氪瞄准了獵裝車這一細分領域,設計生産了極氪001大獲成功,一款車型就挑起了極氪的銷量大梁。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極氪汽車累計銷量爲118685輛,其中,極氪001銷量爲76246輛,占總銷量的64.24%。

不過在極氪001之後,極氪009過高的起售價格和豪華純電MPV的小衆市場,和定位同樣高端小衆的緊湊型SUV極氪X,都並未再現極氪001的大賣。

看具體的銷售數字,極氪001在2023年國內全部車型中排名89位。如果沒有爆款車型接力棒,那僅憑極氪001的話顯然會有些獨木難支。

第二是多元化業務的穩定開展。

在招股書中,極氪的業務也分爲三大板塊,除了汽車銷售之外,甯波威睿的電池組件業務、CEVT的技術服務業務也包括其中。這兩部分業務是吉利內部的資源調配,大量業務也都是面向“自己人”。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極氪在2023年向吉利控股提供24.978億元研發服務、出售84.618億元電池及其他零部件;2023年,極氪向吉利汽車出售32.626億元電池及其他零部件、向吉利汽車關聯公司出售了27.303億元的電池及其他零部件。

這部分收入可以在財務數據上給出漂亮的答卷,但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汽車銷售收入。雖然有“富爸爸”的不斷資助,但對于一個初出茅廬的造車新勢力來說,在造車賣車方面入不敷出仍然是一個常態。

根據招股書顯示,極氪在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分別錄得淨虧損人民幣45.14億元、人民幣76.55億元及人民幣82.64億元,近三年累計虧損高達204.33億元,平均每年虧損68億元。

另外,更多的研發平台進入極氪的業務範疇內,帶來的是在研發費用的快速增加。極氪在2021-2023年分別支出31.60億、54.46億、83.69億元,同比漲幅分別爲72.3%及53.67%。3年間,極氪研發人員由2582人增加至7427人,占員工總數的44.6%,僅該部分員工薪酬便增加約26億元。

招股書顯示,此次極氪計劃將上市所募集的約45%的資金,首先用于開發更先進的純電動汽車技術以及擴大産品組合,這意味著極氪的研發投入仍將大規模持續。

在進行A輪融資時,極氪汽車的估值高達130億美元,可在真正上市時,極氪在本次IPO中的估值被定在大約51.2億美元,與之前相比有一定距離。對此極氪CEO安聰慧坦言,極氪上市一定程度上犧牲了估值和融資規模。

不過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激戰正酣之際,極氪已經穩穩上了牌桌。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坐穩就是巨大的勝利。

03 “富二代”的前途

根據吉利汽車披露數據,2023年,極氪累計銷量爲11.9萬輛,同比增長65%。吉利把極氪2024年的銷售目標定爲23萬輛,計劃會新增3款車型,以進入更多細分市場。

極氪的市場表現也確實不負衆望,今年1-4月,極氪實現了110%以上增長,其中4月交付量突破1.6萬台,同比大增99%。

在資本市場上,企業價值根據企業市場表現波動,糾偏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全球汽車産業發展的大勢站在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這一邊,這獲得了相當多的趨勢性認可。彙集更多的深層因素去觀察,則會發現極氪在其中的空間絕不會止步于此,上市對于極氪來說只是起點。

李書福的目標,就是把吉利打造成“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大衆”。在吉利的新能源版圖裏,幾何則主打15萬元以下的新能源市場,吉利銀河主打15萬元-25元以內,極氪則主打25萬元以上的市場。

而極氪主攻的這一領域,可滲透空間仍然廣闊。比如在2024年第一季度20W+轎車的銷量排行榜中,20萬以上的轎車幾乎全都是燃油車的天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片燃油轎車的“圍剿”中,極氪已經成爲唯二入榜的國産新能源品牌。

燃油車在高端車市場中占據絕對領先的位置,這其中有非常深刻的經濟和文化根源,並且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崛起,不可能在幾年時間就全面徹底完成對所有燃油車的替代。因此,這也意味著像極氪這樣的高端品牌有了後續發展的持續性空間。

另外,極氪在制造方面有足夠的沉澱。高端車最看重深入的制造能力,對精致産品的打造能力,財務上,成熟的制造體系也可以爲企業節省更多成本。

高端新能源方面,以往是理想、蔚來和特斯拉的關注度較多。但實際上,極氪同時具有新造車企業的思維,以及傳統車企的造車能力。這讓極氪在制造上有足夠的成本優勢。

這也解釋了爲何2021年極氪汽車一出發,就有整車正毛利的能力,在此後也是逐步提升。2023年,極氪整車毛利率達到15%,較2022年4.7%提升了10.3%,也高于行業平均值。

極氪CEO安聰慧曾表示,極氪實現當年盈利,除了銷量底氣之外,制造上的優勢也是底氣之一。

在全球市場方面,極氪也有自己的優勢資源。

出海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無法避開的話題,而吉利自帶國際化屬性。2023年,吉利海外出口累計銷量達到27.4萬輛,同比增長超38%,在全球70個國家均布局了服務網點。

也正是基于吉利的海外家底,極氪的全球布局相當迅速。根據招股書的內容,極氪已經進入到東南亞、澳洲、中東、南美等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且將于今年在歐洲8國市場進行布局。

這三方面優勢的彙總,可以看出極氪在坐穩新能源牌桌之後,後續的發展空間仍然巨大,而此前發展過程中所積累的一些問題,也會在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被逐步化解。

畢竟戰略方向對路了,再加上足夠多的資源扶持,極氪未來的市場表現和市值表現,都沒有理由長期停留在2024年上半年的水平上。

0 阅读:43

巨潮WAVE

簡介:融入時代巨潮,發現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