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市場後創新,中國機器人産業複制智能手機行業升級之路

數據讀城 2024-05-02 22:55:44

從機器人的産量和使用量來看,中國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與許多技術一樣,中國在機器人領域擁有顯著的成本優勢。但是,中國機器人公司的創新力與全球領先企業還有一定差距。基于發展現況與未來願景,中國機器人産業趟出了一條與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發展相似的升級路徑。

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國的優勢與不足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在機器人的采用方面,中國産業界有自己的特色,各地投入了大量資金補貼機器人和其他自動化技術的采用。從細分領域來看,汽車行業是工業機器人的主要買家,而近年來中國的汽車行業已發展至全球前列,這也有利于工業機器人的大量采用。

中國對工業機器人有著巨大且快速增長的需求,因此全球主要的機器人制造商都到中國建立生産基地。中國本土的機器人公司成長同樣迅速,近5年來,有近4000家機器人初創企業在各個細分賽道上競逐,並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排名靠前的中國機器人初創企業普遍拿到了中國以外的大筆風險投資,這表明了它們的創新潛力被全球業界所看好。

盡管國內生産量不斷增長,但中國仍是工業機器人的最大進口國,並且在該領域一度依賴外國技術。2019年時的數據顯示,中國71%的新型機器人來自海外,包括日本、韓國、歐洲和美國,特別是核心部件多由日本和其他公司主導。以工業機器人的三個關鍵上遊系統,即機器人齒輪減速器、機器人控制器和機器人伺服系統爲例,這三個關鍵部分幾乎占去工業機器人生産成本的70%。此前,這些産品主要由外國公司生産,尤其是日本、德國和瑞士。在技術取得突破前,中國大多數的工業機器人公司可被視爲系統集成商,從事附加值較低的部分工作。

好在,這樣的局面已經得到逐步的扭轉。

以價格優勢搶占市場,技術突破隨之而來

中國生産的工業機器人通常具有價格優勢,對許多企業而言,這種成本-質量的權衡是值得的。許多中國産工業機器人的性能是最好的外國同類産品的80%及以上,但要便宜得多。中國機器人生産商正在進行成本競爭,其策略是在市場的中低端獲得可觀的銷售額(成爲領先的參與者),然後再投資(在政策紅利助益下)于更高端、更具創新性的産品。

近年來,中國的機器人公司一邊利用並購來獲取部分技術或能力,一邊專注于許多前沿項目的研發。中國在很多技術領域有過成功的範例,成爲創新的領導者。一項關于中國機器人産業的研究指出:“工業機器人的升級軌迹與中國手機行業的發展相似:起初,國內公司提供的高端手機技術並非最先進的,但價格便宜得多;後來,當國內公司積累了足夠的資源時,它們可以取得重大的技術突破,並逐漸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機器人産業有著一定的技術積澱,但在創新産品方面,中國似乎落後了。根據《機器人報告》向全球最具創新性的50種機器人産品頒發的年度創新獎顯示,2022年,只有3人來自中國,而有35人來自美國,2023年的比例更爲懸殊。當然,機器人産業領域的很多中國公司都展現出了各自的創新特點和潛力。

以集群之力,向高端進發

與不少國家通常忽視或貶低機器人不同,中國已將機器人開發、生産和使用方面的全球領導力作爲首要任務。中國産業界明白自己在機器人技術方面仍存在一些落後之處,並有著數額不低的貿易逆差,因此設定了向高端機器人發展的目標,包括人形機器人、在危險條件下取代工人的機器人和高精度工業機器人。

就像在許多其他行業和技術中所做的那樣,中國正在利用其國內市場優勢,特別是國有企業的市場優勢,大力推動機器人生産本地化。期間,大量湧現的區域創新中心和專注于機器人領域的研究機構,得到了所在城市或區域的大力支持,更爲關鍵的是産業集群化推動,以此很好的破解“創新難”問題,消除該領域的進口依賴。

最後,中國還有一個顯著的優勢,媒體、學者和大衆不會像在美國那樣不斷抱怨機器人將搶走大量的工作崗位,反之,機器人被視爲國家未來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從長遠來看,在一個歡迎機器人的社會中,創新比妖魔化機器人更有效。

0 阅读:1

數據讀城

簡介:城市、産業發展數據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