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武統,我軍可能面臨著一個大麻煩:難以打掉對面的指揮系統?

未央史默事 2024-05-09 09:16:43

——●◯前言◯●——

在互聯網上對于武統台灣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那就是解放軍如果要武統,可能面臨著一個大麻煩,即難以第一時間打掉對面的指揮系統。

爲什麽會有此說法呢?

因爲台當局這幾十年來一直在推進中國台灣的堡壘化,到現在島上已經充滿了各種地下防禦工事。

文本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文章,部分細節存在藝術加工請注意甄別。

——●◯重要的“斬首行動”◯●——

現代戰爭中,打擊對手指揮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這個信息化時代,戰爭的勝負往往取決于誰能夠掌控更多信息資源,並做出正確的決策和指揮,因此,"斬首行動"成爲現代戰爭中頗爲關鍵的一環。

傳統的"斬首行動"大多采取直接進攻的方式,以精確制導武器或特種部隊直搗指揮所。

這種做法雖然果斷有力,但也存在一定風險,因此,現代戰爭中更傾向于采取切斷通訊的方式,使敵方指揮所與整個軍隊失去聯系。

畢竟在現代高科技戰爭中,掌握了信息優勢,就相當于占據了制勝的先機,一旦敵方指揮系統被摧毀,其軍隊便將陷入混亂,失去組織性和紀律性,最終將不攻自破。

可以說,現代戰爭的勝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誰能在信息對抗中占據優勢地位。

因此,切斷敵方指揮系統的"斬首行動"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它不僅能直接擾亂敵方的指揮秩序,還會産生極大的心理作用,從而爲最終戰爭勝利奠定堅實基礎。

但深埋于台灣雞南山脈地下的"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卻從來不懼怕,只因爲它實在太安全了。

這座于1992年開工興建、堪稱台灣軍事指揮核心的地下要塞,內部設施先進完備,可對島內所有武裝力量實施統一指揮。

作爲台灣軍事的"神經中樞",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自建成之初就被賦予了重要的戰略地位。

其地理位置獨特,坐落于雞南山脈的深處,天然的地形地貌爲其提供了有利的防護。

據透露,這座地下要塞理論上能夠抵禦2萬噸TNT當量的炸藥攻擊,足見其防禦能力之強大。

不僅如此,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在建設之初就考慮到了核戰爭的可能性。

它內置了先進的光纖通訊系統,即使在遭受核打擊後,仍能保持指揮體系的正常運轉。

可以說,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囊括了台灣當前最先進的軍事指揮技術,是島內武裝力量的"大腦"。

只是,既然台灣的聯合作戰指揮中心這麽厲害,那麽中國解放軍真的就對它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聯合作戰指揮中心◯●——

在中國解放軍的戰略規劃中,針對台灣的軍事行動是一項極爲複雜的任務,而打掉島上的指揮系統被視爲關鍵一環。

然而,解放軍並未急于采取直接行動,而是精心策劃了一套步步爲營的戰術,旨在通過精確的電子戰與多維度的軍事部署,逐步瓦解台灣的防禦體系。

首先,解放軍的電子戰部隊如同無形的獵手,悄然展開對台灣通訊系統的壓制。

電子戰機在天際盤旋,釋放出電磁脈沖,如同無形的網,對島內武裝力量的通訊設施實施精准打擊

同時,對地面的通訊基站進行幹擾或直接破壞,讓台灣的指揮鏈路陷入混亂。

這種電磁壓制不僅癱瘓了台灣軍隊的即時指揮,也爲後續的軍事行動鋪平道路。

然而,台灣的武裝力量面臨著嚴峻挑戰。空軍的裝備老化,難以對抗解放軍現代化的空中力量;海軍規模有限,無法有效抵擋來自大陸的海上壓力;陸軍的裝備和訓練水平相對落後,面對大陸的精銳之師,顯得力不從心。

這些弱點使得“聯合作戰指揮中心”的作用大打折扣,即使在地下的工事中,也無法逃脫整體實力對比帶來的影響。

解放軍的戰略並不止于此,在確保了制空權和制海權後,他們將展開登陸作戰,如同雄鷹撲食,直搗黃龍。

登陸部隊將利用已取得的優勢,迅速推進,壓縮台灣軍隊的生存空間。

與此同時,對地下指揮中心的圍困將成爲另一項重要任務。切斷其補給線,使其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進一步削弱其指揮效能。

此外,解放軍加強了對東部沿海地區的戰力投放能力,這不僅是對台灣東部防線的直接威脅,也是爲了防止可能出現的國際幹預。東部海域的快速反應能力,使得解放軍能在多個方向上形成壓力,令台灣防不勝防。

總的來看,解放軍的策略並非單純依賴一次性摧毀指揮系統,而是通過全面的軍事優勢和精密的戰術設計,逐步削弱台灣的防禦能力,最終達到戰略目標。

這一系列行動展現了中國軍隊的高超戰術素養和深思熟慮的戰爭智慧。

盡管戰爭的殘酷性和不可預測性始終存在,但這樣的戰略部署無疑增加了大陸在可能沖突中的勝算。

而這都是因爲,台灣當局"流亡政府"的命運一直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台灣“流亡”問題◯●——

台當局似乎對此早有打算,制定了"總統撤離方案",以應對極端情況。

而美國也可能保留所謂"台灣流亡政府",以維系其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然而,對于解放軍來說,快速控制整個島嶼、不讓任何人流亡,將是這場軍事行動的重中之重。

面對可能的"總統撤離"和美國介入的風險,解放軍制定了一套周密的應對方案。

其核心是確保在台海周邊地區擁有壓倒性的軍事優勢,尤其是海上力量。爲此,中國大力加強了航母戰鬥群的建設和部署。

在解放軍的規劃中,一旦台海局勢升級,遼甯艦和正在服役的國産航母將與數十艘驅逐艦、護衛艦及數艘核潛艇組成強大的航母編隊,立刻向台灣海峽方向集結,這支龐大的海上力量不僅能掌控台灣周邊海域,還能對抗可能幹涉的外部力量。

美國五艘航母也可能被調遣前往亞太地區,不過,他們面臨著跨太平洋遠渡重洋的巨大挑戰,反應時間和支援力量都將較之解放軍航母編隊相形見绌。

更爲棘手的是,日本准航母"出雲"號可能在美軍到來之前率先加入戰局,爲解放軍制造一定麻煩。

然而,直面這一困難形勢,解放軍並未手足無措,相反,他們正在加快國産航母和驅逐艦的建造步伐,以確保在未來擁有更爲強大的水上力量。

中國的第三艘國産航母已經開工建造,艦載機數量和排水量均將超越目前的兩艘艦船,與此同時,新一代的055型驅逐艦亦在如火如荼建造中,將會成爲中國海軍最強大的水上打擊力量。

這些重量級的海上裝備一旦投入使用,必將進一步擴大解放軍在西太平洋的優勢,而就目前來看,未來5年內,中國海軍的戰鬥力將得到顯著提升,足以應對包括美日在內的任何外部幹預。

除了海上力量的加強,解放軍還做好了對台登陸的全面准備,數十萬官兵經受了高強度的實戰化訓練,將在第一時間實施登陸行動。

他們將迅速控制台灣海岸線,並沿著多條路線向內陸地區迅猛推進,切斷任何可能的"總統撤離路線"。

與此同時,來自大陸的航空兵力將完全控制台灣上空,任何試圖逃離島內的飛行器都將被攔截。

通過這一系列行動,解放軍將很快控制整個台灣地區,不留任何死角。

任何企圖"流亡"的行爲都將被扼殺在萌芽狀態,台灣當局將徹底失去戰略反撲的空間和可能。

所以,面對當前困境,中國決定有能力解決並破局,只是因爲一些其他的小原因,一直沒有動手。

不過真到動手的那一天,中國也會用自己的能力告訴全世界,從不懼怕!

各位讀者對此有什麽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跟筆者一同交流討論,最後大家也不要忘了點贊轉發哦。

參考文獻

【1】-海外網 2018.4.5發布(蔡英文7大逃跑路線?台當局稱"有機密計劃請放心")

【2】-上觀新聞 2024.5.1發布(美國新型導彈秘密運抵烏克蘭)

【3】-環球網 2024.4.2發布(什麽信號?賴清德今將聽取防務簡報,台媒稱將破例上任前進“衡山指揮所”)

【4】-東南網 2021.9.29發布(美前防務官員指美國不會爲台灣而戰 台防務負責人稱解放軍會優先摧毀台軍指揮系統)

0 阅读:1

未央史默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