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俠|語聞·閱曆

新黃河 2024-04-29 17:30:15

前年,舊房賣了,新房在裝修,租住房子所在的小區臨時封閉,恰在此時,新房訂制的家具到貨。在倉庫放了幾天後,家具店老板等不及了,在電話硬邦邦地講,第二天是最後期限,下午工人全部放假,回來上班要兩個多月後。

我試著給已經搬過去的新房鄰居聯系,他爽快地要來家具店老板電話。兩人約好時間,他把自己的店鋪臨時托付給別人,幫我驗貨、收貨、安裝、擺放,全程同我視頻溝通,順便把房間裏的花花草草澆了一遍,忙活了整個下午。

搬進新房,爲表達謝意,請鄰居吃飯。他大手一揮:鄰居嘛,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

去年,父母在老家幹農活出了意外,從山坡上翻滾下來。彼時妻子正在2000多公裏外封閉式培訓,孩子正上學,需要每天接送,正愁得六神無主,腦子裏自然蹦出來一個朋友。

朋友姓劉,是多年前一個培訓班認識的,相同的興趣愛好,相同的性格特點,很快就成了無話不談的摯友。

電話接通後,朋友沒有任何猶豫,滿口答應下來,我交待好注意事項,匆匆往老家的醫院趕。

意外比較大,母親輕一些,雙手手腕骨折,父親嚴重,斷了10多根肋骨,左肺氣胸,右肺血胸,我趕到縣醫院的時候,人已經送進了ICU病房。

一邊擔心父母,一邊挂念孩子,我在ICU病房前來來回回地轉圈。

“叮咚”,微信傳來一張照片,是朋友發來的,孩子正在他家裏吃飯,緊隨而來的是一條溫暖的信息:孩子在我這你放心,你那邊需要錢告訴我,我給咱另外兩個朋友說了,我們隨時給你准備著。

心裏一陣溫暖,在微信裏表示感謝,他就回了一句:朋友嘛,誰碰不上點麻煩的事情。

前不久,在高鐵上,一位報社編輯打來電話,幫忙救場:撰寫一篇對某事件的評論,兩個小時後交稿。救場如救火,我趕緊打開電腦,邊搜索浏覽新聞邊打腹稿。

正漸入佳境,卻不時被身後座椅靠背的異動幹擾。後排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雙腳搭在我座椅靠背的小桌板上,不停地踹座椅靠背。

思路被多次打斷,我轉過頭向小男孩旁邊一位看似是母親的女士交涉,請她管教一下自己的孩子。

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我的噩夢就此開啓。女士一下子站起來,張口就罵,我醞釀了許久也沒組織起有效的語言反擊,憋得滿臉通紅。只得小聲地連連道歉,想息事甯人,趕緊交稿。

見我道歉,對方不依不饒,說我嚇到了小孩,索要精神損失費。

這時,過道另一側的一個年輕小夥子站出來,叫來了列車長和乘警,並爲我作證。那位女士頓時偃旗息鼓,一路安安靜靜,我也得以按時交稿。

我詢問小夥子的姓名,他淡淡一笑,擺擺手:路遇不平事,自有不平客。頗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俠客之風。

俠客之風在我國源遠流長。春秋,墨子反對戰爭,爲制止楚國攻打宋國,他只身一人來到楚國勸說楚王,是爲俠者。戰國,荊轲高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決然踏上刺秦王的不歸路,最終身死報國,亦是爲俠者。金庸筆下,面對敵軍,郭靖戍守襄陽,城破後不屈而死,爲國爲民,舍生取義,是名副其實的大俠,是引發讀者共鳴的俠義精神的最高境界。

哪個少年不懷有一顆俠客之心,做一個俠客之夢。在一日日的成長中,在步入社會後的磨砺中,大多數人才發現,自己沒有天賦異禀,也沒有機緣巧合,只是一介凡人而已,是曆史中的寂寂無聞者,是武俠劇裏的路人甲乙丙丁。只不過,在夜深人靜時,在酣暢淋漓後,回想起以前那個夢想仗劍走天涯的少年,空余歎息和悲切。

梁啓超說:“俠之大者,爲國爲民;俠之小者,爲友爲鄰。”你我芸芸衆生如斯,做不了俠之大者,成不了少時夢想的俠客,但堅守兒時的夢,在鄰居、朋友、不相識的路人遇到困難時,伸一把手,做一個小俠,自得其中,何樂而不爲呢?

我的鄰居,我的劉姓朋友以及另外兩個朋友,還有那位不知道姓名的旅客,他們也是真正的俠。

作者:孫鳳國 編輯:徐征 校對:湯琪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