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政策利好釋放,攜程在冬天裏“發芽”

花邊社 2022-12-22 18:26:41

對于處于疫情煎熬期的上市公司投資者來說,沒有什麽能比一份優秀財報更提振人心了。

國內領先的在線旅遊巨頭——攜程,就發布了這麽一份財報。財報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攜程集團淨營業收入爲69億元,同比增長29%,淨利潤爲2.45億元;經調整EBITDA爲14億元,同比增長164%。

三季度,隨著暑期旅遊市場的觸底反彈,以及海外旅遊市場的穩健複蘇,攜程集團業績再超預期。積極自救,苦心經營,決不放棄,隨著四季度中國防疫政策的逐漸全面放開,攜程正在走完穿越周期的最後幾步。

01

春江水暖“豚”先知,攜程全面反彈

按業務類型分,攜程的營收分爲住宿預訂、交通票務、旅遊度假和商旅管理四大塊。

財報顯示,今年三季度攜程住宿預訂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32%;交通票務收入26億元,同比增長44%;旅遊度假業務收入3.87億元,同比相對穩定;商旅管理業務收入3.7億元,同比增長9%。除了旅遊度假業務外,其他業務全面反彈,而且增速高達三四成,非常強勁。

對于Q3取得的不俗業績,攜程保持著非常清醒的頭腦,它將主因歸結爲政策利好。

這話是事實。疫情管控對于線下體驗類業務的影響最大,而攜程所在酒店旅遊業正是線上無法替代的業務場景。其他實體零售門店至少還可以通過電商、直播、朋友圈來拓展業務,但酒店旅遊業不能。這些年,攜程非常重視通過線上營銷引流、做內容種草,甚至用VR等新技術搞雲旅遊直播,但都無法取代實際旅遊的體驗。只要政策不松口子,任你能力最強,誰也沒有辦法創造奇迹。

如果我們追溯一下疫情三年來攜程的財報,其營收幾乎都與防疫政策的松緊度息息相關。

比如今年上半年,國內多個城市實行了嚴格的封控管理制度,健康碼、行程碼、核酸、落地隔離7+3等層層要求,讓人們的出行成本和風險大幅增加。一季度因爲春節放假、管控城市不多而影響較小,但二季度的沖擊就非常明顯,攜程的營收同比大跌了31%。

但到了今年三季度,市場利好終于來了,而且是國內和國際兩個區域市場一起來。于是,攜程立即在今年三季度迎來了國內市場複蘇、國際業務狂飙的可喜勢頭。

2022年6月2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要求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打響了糾正地方層層加碼過度防疫折第一槍。後來又相繼出台了第9版防控方案、20條等一系列政策。高層這些政策,打破了地方土政策橫行的僵局,使得各地之間的人員出行、物流逐漸變得暢通起來。不但有利于經濟恢複正常秩序,對旅遊複蘇的效果也非常明顯。

而國際上則是越來越多的國家放開管制,取消入境隔離政策。東南亞自去年率先放寬旅行限制,繼日本和中國台灣重新開放旅行之後,中國香港也在9月宣布取消先前的入境隔離政策。據悉,全球約45%的國家完全解除因疫情而設的旅行限制,其中不乏歐美旅遊發達國家。

三季度,攜程在印尼、馬來西亞、中國香港、東南亞等市場的酒店預訂量均較2019 年實現了三位數增長。這也從側面顯示了攜程國際化戰略的正確性,它不但可以實現規模擴張,而且還能有效地降低經營風險。

02

穿越疫情周期,全靠一身競爭力

攜程稱其國內酒店預訂業務基本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其實整個行業並沒有像它那樣複蘇這麽快,甚至還不如去年同期。根據文旅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國內旅遊人次6.39億,同比下降21.9%;國內旅遊收入0.55萬億元,同比下降25.68%。

能在行業整體同比下滑的情況下率先恢複到疫情前水平,說明攜程全面跑贏了大盤,市場份額相比疫情前反而有較大提高。社長粗略估算了一下,攜程在國內的市場份額提高了3到4個百分點。那麽問題來了,大家都在同一個鍋裏吃飯,面對的外部環境是一樣的,憑什麽攜程你這個大塊頭能搶跑?

這個社長倒是知道,因爲3年疫情期間,攜程一直都很忙。

都說企業要順勢而爲,不要和大勢作鬥爭,所以大部分企業在此期間多是休養生息、躺平節約資源,蟄伏等待市場出現轉機。但是攜程卻沒有消極等待,而是主動做了很多事情,忙著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這三年來,攜程做了很多事情,社長簡單地按針對對象歸納爲三類:

首先,針對商家端展開了一系列的扶持服務:資金纾困、技術賦能、流量支持。作爲平台,攜程和商家的利益一致,幫助商家就是幫助自己。所以攜程盡力幫助商家解決資金、成本和流量等現實問題,讓它們能夠在疫情周期中保存薪火得以生存下來。

據之前攜程的財報顯示,它對平台商家的纾困減負金額,達到近兩年Non-GAAP淨利潤的2.5倍;同時向中小企業發放應急貸款300億元,幫助産業鏈解決流動性難題。

攜程近年來的研發仍保持較高的投入水平,是它成本費用的最大頭。以今年三季度爲例,其研發費用達到了24.91億元,占收入比爲36.1%,同比增8.1%。這也是它能持續輸出技術賦能商家的有力保障。

比如它的智能語音機器人,可以有效幫助酒店提升工作效率、節約運營成本、優化對客服務,從而提升訂單量和收益率。再如:它開發的智能客票綜合解決方案,累計幫助31個機場提升客運中轉效能、24個機場客運吞吐量同比增長兩位數;在與攜程開展空空聯運合作後,部分合作機場的航段量比2019年同期增長近40%。

流量扶持方面。這三年攜程聯合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度梁建章把自己打造成了大網紅,光看這一點就知道攜程爲了幫商家宣傳帶貨有多拼。除了發力直播之外,攜程還不斷夯實內容厚度和質量,以此留住用戶。第三季度通過持續改進內容生成和用戶參與度,攜程用戶平均內容浏覽量同比增長約24%。

繼2020年推出“旅遊複興V計劃”之後,近期攜程再次推出了“旅遊振興A計劃”,將通過升級産品和服務重塑品牌價值、重振消費信心,通過建立文旅孵化中心重塑行業生態,以及通過推進“LESS可持續旅行計劃”重建行業社會和環境責任。

其次是用戶端持續優化服務、推出新産品。

優化産品服務方面。針對疫情管控帶來的行程不確定性,攜程推出了“行前2天免費退”的服務承諾,從而打破用戶的顧忌,讓他們能夠放心消費,有效地提高訂單率。

同時,攜程充分挖掘用戶的深層需求,積極打造新産品來適應市場變化。這幾年攜程深耕私密遊,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還帶動了不少商家轉型。另一個大動作則是度假農莊,攜程以旅遊爲載體在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廣西等多個省份開設15家攜程度假農莊,不但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果,帶動了當地就業。同時,還成立了多個鄉村振興學院,爲當地提供專業培訓。

最後是針對攜程自己的精細化運營,不斷開展增效降本的工作。這個其實很容易被外界所忽略,因爲攜程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宣傳,只能從財報的數據中尋找線索。

以今年二季度爲例,即使面臨著營收同比大跌31%的不利局面,攜程還是頑強地實現了0.69億元的小幅盈利。這顯然得歸功于它良好的成本控制。二季度,攜程的營業成本爲9.76億元,同比下降20%;産品研發費用爲18億元,同比下降20%,環比下降10%;銷售及營銷費用爲8.26億元,同比下降 41%,,環比下降2%;一般及行政費用爲6.4億元,同比下降15%。

剛剛的三季度財報也顯示了類似的成果:三季度營收同比大增近3成,但營業成本同比僅增3.9%爲12.71億元,營銷費用爲14.33億元同比增長12.8%,,一般及行政費用同比增6.4%至8.43億元。這些費用的增長都控制在較小範圍,最終在研發費用同比增長8.1%至24.91億元的情況下,成功實現了2.66億元淨利潤。

不難看出,疫情三年,攜程一直在有序地優化管理水平、提升産品服務能力。機會總是留給有准備的人,當疫情管控放寬時,攜程比其他同行有能力抓住機會迅速複蘇和擴張。

世界上沒有永遠賺錢的企業,能夠在景氣不好時少賺或不虧,景氣好的時候盈利,這就是一家基業長青的優秀企業。而攜程正是這樣的公司,它能夠成功穿越疫情周期,全靠一身的核心競爭力。

03

國內外旅遊市場全面複蘇在望

國務院新十條和最新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防疫政策非常明朗,那就是全面放開。這無疑給經濟秩序恢複和人員自由流動掃清了所有障礙。

面對政策利好,各地用戶立即報以熱烈回應,顯示了市場澎湃的活力。“新十條”發布後兩小時內,成都在平台上的搜索熱度環比漲20%。近一周,目的地爲成都的酒店預訂量環比增長11%,門票預訂量增長59%,機票預訂量增長38%,火車票預訂量增長95%。

而重慶、武漢等地的酒店預訂量更是分別環比增長了277%和113%,呈現出報複性增長的勢頭。幾乎全國所有的大中城市,酒店、門票、機票火車票等的預訂量都出現了環比大幅增長的可喜局面。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近20個省市調整有關措施,其中近50個城市宣布除養老院、醫院等特殊場所,其他公共場所均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隨著疫情的緩解,未來全國的全面開放,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今年三季度,攜程用一份優秀財報,吹響了國內旅遊市場全面複蘇的號角。而第四季度,隨著國內防疫政策的不斷放開,攜程現在就像在冬天裏孕育的枝頭葉芽,雖然還包裹著厚厚的外衣,但只要溫度合適,隨時可以綻放。隨著感染高峰期的退潮,攜程在明年春天的國內、國際遊業務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明年將是充滿希望的一年,攜程加油!

0 阅读:3

花邊社

簡介:科技大佬秘料集中營,互聯網趣聞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