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隨口說了兩句詩,竟能流傳至今,還成爲很多教師的口頭禅

曆史每日說 2024-02-24 16:07:02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陷都城,宋欽、徽宗二帝被金人擄走北上,受盡折磨而死。與此同時,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繼位,重建宋朝,史稱南宋。

南宋建立之初,北方的金人一直虎視眈眈想要南下徹底拿下漢人的江山,而在南宋內部,還有很多反叛勢力趁機占山爲王,正是外憂內患之際,宋高宗趙構啓用主戰派李剛肅清朝綱,平叛動亂,以收複失地爲目標四處征戰。

然而,金兵的強大越超南宋,朝廷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宋高宗也四處逃竄,也就在這時,嶽飛臨危受命,組建嶽家軍,與金兵浴血奮戰,殺的金人膽寒,只要看到豎起的“嶽”旗,就慌做一團,以至于在金營中流傳了一句話“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就當嶽飛北伐打算直搗黃龍,即將勝利之際,宋高宗卻不顧一切的想要和金朝求和。而金朝則提出“議和可談,但需要嶽飛的人頭”。于是,爲了體現誠意,高宗一天之內連下十二道金牌給嶽飛,讓嶽飛回京述職。誰知,嶽飛這一回去,連自己的性命都沒保住。

公元1142年,嶽飛被“莫須有”的罪名加害,和兒子嶽雲,部將張憲一起死在了風波亭,而這一切的主謀便是當時的宰相秦桧。

秦桧此人,陰險狡詐,嫉妒賢能,對權力有著強烈的野心,是中國曆史上十分著名的奸臣,毫不誇張的說,要是沒有秦桧從中作梗,嶽飛指不定就收複了失地,或許直接將金朝趕到漠北以外。

所以,秦桧陷害嶽飛的行爲,也被後世之人唾罵,後來在嶽王廟前,人們就以秦桧的形象制作了雕像,而雕像是跪著的,直到現在,“秦桧”依舊跪在嶽王面前忏悔。

然而,鮮爲人知的是,就是這麽一個賣國求榮,殘害忠良的壞蛋,早年時也是一位慷慨激揚,堅決抗金的狂熱分子。靖康元年,面對金兵南下,秦桧也曾提出,對南犯的金兵不能表現出弱懦的態勢,讓自己的士氣減弱。

同年十一月,金兵包圍都城汴京並以此爲要挾索要太原、中山、河間三鎮,秦桧奏疏皇帝堅決不能同意,但並未被高宗采納。

然而,這麽硬氣的秦桧,在北宋滅亡,被擄到北方金兵大營時,雙腿卻直接跪了,活脫脫一個見風使舵的奴才。趙構稱帝建立南宋後,金人發現南方無法攻陷,于是便讓秦桧回到南宋,讓其在內部瓦解宋朝的根基。

秦桧也的確做到了,在他的攪合下,先是主戰派李剛被罷相,後是嶽飛被他以莫須有的罪名加害,最終導致南宋只能偏居一隅。從這個角度來說,秦桧是千古罪人一點也不爲過。

值得一提的是,遺臭萬年的秦桧,曾經還是一位教書育人的私塾先生。有一次,他上課時,學生們十分不聽話,這讓秦桧十分惱火,他想到自己靠微薄的收入度日,十分不滿,于是他不由得發出感歎,說了兩句詩“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狲王。”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要是有良田三百畝,我何至于做這些像猢狲樣調皮的學生的頭啊!”秦桧這兩句自嘲的話,沒想到竟能流傳至今,還成爲很多教師的口頭禅。

的確,很多老師在授課時也會約到不愛學習的學生,這個時候,很多老師也會用這句話來感慨一番,但是怎麽看,這兩句詩也是在宣揚著負面情緒,要知道,教書育人本就是一個老師的職責,既然選擇了老師,就不該抱怨學生的貪玩,而是應該合理的引導才對。

0 阅读: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