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有座仙山因寺得名,貴爲地藏祖庭,最高處寶塔卻讓人大跌眼鏡

阿陸 2024-04-02 21:07:10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原本有座浮雲山(又叫尖山),因爲建于其中的“空隱教寺”太過靈驗,後來便更名爲“顯聖禅寺”,而山名也被冠以“仙”字。現在這裏已經成爲當地頗具規模的小景點,雖然沒見它怎麽大力宣傳,到此踏青許願的市民遊客卻絡繹不絕,比我想象中要多得多。而我之所以來這裏打卡,完全是因爲摩旅路上的隨緣所至,畢竟它是傳說中的“地藏祖庭”,怎麽也要上山一探究竟的。

稍作了解,“空隱教寺”始建于唐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所以它是不折不扣的已有1200多年曆史的古刹。當然,在歲月蹉跎中,也經曆了元末寺毀、洪武二年重建、後又毀等等的反複磨難,直到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才由孤標大師重開佛光,建地藏寶殿于浮雲山之巅並屹立至今。

據說地藏王菩薩、靈官菩薩曾多次顯聖,故“仙山自古以來佛事興旺,招來八方香客,南達杭嘉湖,北坻桃宣州,波及上海、南京等地,特別自清以來,仰仗各地香客慷慨解囊,更是佛事昌盛”。顯聖禅寺也一度形成“僧衆百人、寺田廟産五百余畝”的規模。

作爲隨緣路人,我對其相關的傳說故事也稍作了搜集整理,別看顯聖禅寺在我們這類凡夫俗子眼裏聲名不顯,其實它還有“小九華”之稱,並被列爲北天目地藏王道場,也是挺有來曆的。相傳:地藏王菩薩本是新羅國(今朝鮮南部)王子,在唐朝開元七年(公元719年)發願乘舟渡海入唐求法。登陸後舍舟徒步,攜白犬“谛聽”,睹山于雲,披荊援藤,跨峰越壑,岩棲澗汲。先後到過普陀山、會稽和金華等地,當途經仙山時,見此地青山綠水,山奇竹翠,雲祥霭瑞,便停留山上,發大宏願,建寺卓錫。數載春秋後,又往西到了池州九華山,得一財主獻山建起了九華道場。是故民間也流傳著“先有小仙山,後有大九華”一說。

如今的顯聖禅寺貴爲地藏祖庭,除地藏寶殿(主殿)、觀音殿、鍾樓、鼓樓、五觀齋堂、功德堂、大佛殿、白雲庵、五百羅漢堂等主要建築外,沿途會經過數道牌坊,在寺前兩側還分別設有觀景平台和六角涼亭等供香客遊客休憩賞景的地方,可謂親民。而山腳下仙山湖的光影潋滟在這些地方都能盡收眼底。

讓我詫異的是航拍發現山頂的一座石塔,似乎正處在不斷破敗的過程中,雖然看上去挺新,各種照明設備齊全。許多仿古風的翹角飛檐卻都已經開始碎裂和掉落,于是連忙“逮住”在車邊相談甚歡正欲下山的僧衆(有兩們穿的是納衣大褂)詢問,得到的答案是“危塔、年久失修、已經封閉”。當即心生歎息:所謂的地藏祖庭,終歸也奈不住歲月侵蝕,滄海一粟爾啊。

飛近仔細打量,這座塔有名,叫作“地藏寶塔”,應該不是什麽古建築,通體以方形大磚塊(石塊)壘成,共五層,目測內部不能上行,因爲一層的中間明顯有設蓮花台作供奉之用。單從外觀看,寶塔剛造好的時候必然巍峨壯觀,是方園幾十裏最具代表性的地標無疑,當然,現在也仍然是,只不過唯可遠觀罷了。(圖文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多多留言,歡迎指正、評論、點贊和關注哦,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謝謝。)

關于到顯聖寺的交通:車輛可以直達顯聖禅寺專門開辟的停車場,但若是旅遊淡季,感覺路上遊客不多,可以嘗試繼續前行,因爲寺前的廣場還算開闊,另有少數幾個泊車位。長興Z502路公交車可以直達山腳,到“仙山湖景區”站下車即可。徒步上山的話也有石階小路能直達寺前,但目測略顯陡峭,個人覺得可能還是走大路比較休閑哦。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