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土匪圍困百余解放軍,因匪首聽錯哨兵一個字,被我軍打得潰敗

野史記錄 2024-05-10 10:33:26

1950年,全國的剿匪行動如火如荼,但仍有不少地區的土匪負隅頑抗,甚至有一些規模較大的土匪武裝,還會利用局部優勢兵力反攻解放軍,給我軍造成不小的麻煩。期間,一些剿匪部隊與土匪鬥智鬥勇,險象環生,甚至出現百余兵力遭到5000余土匪包圍的情況。

奇襲

4月26日,駐守在貴州普定縣補郎區政府的百余名解放軍,突然遭到當地的土匪包圍。經過偵察發現,該股土匪的兵力達到5000余人,匪首是織金土匪李名山,已經完成了對我軍的包圍,想要突圍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土匪頭子李名山,爲何敢如此囂張行事?其實,這已經不是李名山第一次偷襲解放軍了,就在一個多月前,李名山匪部剛剛在松林坡設伏,偷襲了解放軍第17軍146團3營8連,導致我軍戰士整整犧牲了34名,犯下了滔天大罪。

最重要的是,在這犧牲的34名戰士之中,有5名是被俘以後遭了土匪的毒手,其中還有一位排長。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土匪與解放軍幾乎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駐守當地的解放軍將士們十分憤慨,全都嚷著要給戰友們報仇。

戰友被土匪所害,土匪態度囂張,行動狠辣,將士們想要爲戰友報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問題是,當地的土匪數量十分龐大,全部兵力加在一起已經達到了6000余人。反觀駐防在當地的解放軍數量,即便算上武工隊和當地武裝,也僅有1000余人罷了。

在這種兵力懸殊的情況下,解放軍想要報仇其實並不容易,甚至自保都困難。但這樣的血仇難道就不報了嗎?當然不能,解放軍將士們雖然兵力少于土匪武裝,但作戰能力強,戰術運用也更精湛,所以146團指導員秦德明和作戰參謀賀蘭臯率領98名戰士趕到補郎。

經過一番商討以後,秦德明和賀蘭臯決定靜待時機,因爲以現有兵力來看,想要給犧牲的戰友報仇只能智取,不能硬碰。4月23日,我軍偵察到一個好消息,周邊五個縣的大小匪首整整70余人,將在這一天聚集一處,密謀繼續搞破壞。

對于解放軍而言,這可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此戰打得好,可以將當地的匪首一網打盡,雖然不能完全打散五縣的匪衆,但讓土匪們短時間內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狀態,引起土匪“聯盟”的土崩瓦解,還是可以做到的。

因此,秦德明和賀蘭臯緊急調兵遣將,組織了一次偷襲行動,連夜摸到了土匪頭子們聚集的位置。當時土匪們的聚集地在織金和普定的交界處,該地位置大概是各個土匪山頭的中間位置,但此地也並非是隨意選擇的地方,該地設有大量的防禦工事,還有一處堅固的暗堡。

解放軍當晚摸過來以後,先偵察了地形,卻並未發現這一處暗堡。等戰鬥打響以後,原本打算按照計劃逐步攻進去時才發現土匪有這麽一個堅固的暗堡。此暗堡十分堅固,解放軍帶來的炮都沒辦法轟壞,雙方的戰鬥陷入了僵持。

解放軍的戰鬥力強于土匪,但土匪擁有兵力優勢,又憑借暗堡占據了地利優勢,經過短暫的慌亂之後,很快就組織起了有效的反抗,令解放軍此次偷襲失去了突然性。秦德明和賀蘭臯很清楚,一旦戰鬥進入僵持階段,就會形成消耗戰,這種情況對解放軍十分不利,遂決定暫時退走,日後再從長計議。

陷入重圍

解放軍撤走以後,土匪們自顧不暇,沒有繼續追擊。但土匪頭子們卻因此懷恨在心,他們聚集一處本來就是商量如何對付解放軍,此刻怒火中燒之下,土匪們狼狽爲奸的糾纏在一起,紛紛推舉大土匪李名山出頭,帶著匪衆一起複仇。

李名山剛在不久前伏擊了解放軍,甚至還殺了我軍的一名排長,已經沒有了回頭路。此刻得到衆土匪頭子的擁護,很快就集結了5000余土匪,准備對解放軍實施報複行動。解放軍的兵力少,需要駐防的位置也多,平日裏分散駐防的情況下,一個地方也就100人左右。

李名山爲人狡詐謹慎,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穩中求勝,將進攻的目標定在了補郎區政府。如果李名山分兵同時進攻我軍多個駐防點,或許我軍還有機會突圍。但此時5000余匪衆包圍一百多解放軍,幾乎沒有了突圍空間。

賀蘭臯是一位老革命,自然對當時的形勢有著准確的判斷。因此,賀蘭臯已經做好犧牲的准備,甚至已經對麾下戰士們表明了立場,讓每一個人都寫一封遺書留給家人,爲祖國獻身的時刻到了!

悲壯的氣氛立刻蔓延至整個隊伍,但從上到下所有將士,在此時沒有一人退縮,全都在寫好遺書後,准備與土匪進行最後的搏命。然而就是在此時,賀蘭臯卻突然接到一個讓他無比意外的消息,李名山率領匪部開始逃跑了,而且還十分狼狽。

局勢反轉

接到消息後,遠處傳來了雜亂的槍聲和喊殺聲,原來是駐紮在窩子寨146團戰友來支援了!但讓人不解的是,窩子寨駐紮的解放軍兵力也不過百人而已,相比于土匪的數千人而言,如此兵力的支援也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何以讓李名山望風而逃呢?

說起這件事頗具戲劇性,駐紮在窩子寨部隊得知賀蘭臯被土匪圍了以後,明知道即便去了也難以解救,卻堅持要去拖延時間,給其他增援部隊到來爭取機會。他們與賀蘭臯一樣,都已經做好了犧牲的准備,認爲一場苦戰在所難免。

但真當他們抵達補郎區附近時,卻突然接到消息,李名山率領匪衆倉惶逃跑了。將士們一聽,雖然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但這畢竟是追擊敵人的絕佳機會,遂不顧兵力差距追了上去,一路追一路打,這也是賀蘭臯聽到雜亂槍聲的原因。

那麽,李名山率領的匪衆數量如此之多,爲何會突然選擇逃跑呢?原因是哨兵給他傳遞消息時錯了一個字,就這一個字的差距,讓李名山聽了頓時再無戰意,這才決定逃跑。

駐紮在窩子寨的部隊,想要救援補郎區部隊,就必須要乘船強渡三岔河。而土匪武裝當時在三岔河布防了,雖然阻止不了解放軍渡河,但窩子寨部隊過河來支援的消息卻被哨兵得知,並立刻口頭層層上報,將消息傳遞給土匪頭子李名山。

土匪的兵力雖然多,但畢竟時許多股土匪合兵一處,這支臨時湊在一起的土匪武裝,分工並不明確,能力也參差不齊,說白了就是一群烏合之衆。土匪的哨兵在傳令時,由于口頭傳達的次數過多,再加上土匪們說話有口音,等消息傳遞到李名山的耳中時,就傳錯了一個字,將“解放軍過河來支援了,一共來了三船人”傳成了“解放軍過河來支援了,一共來了三團人”。

李名山之所以囂張,主要的底氣來自兵力的絕對優勢,此時一聽解放軍來了三個團的兵力,他哪裏還敢正面和解放軍交戰,立刻決定逃跑。數千人的土匪隊伍,逃跑時沒有次序,頓時亂成一團。

解放軍追擊過來以後,土匪們不知道解放軍多少兵力,自然跑的更加賣命。而賀蘭臯弄清楚情況以後,立刻率部加入到追擊的行列,不僅成功脫險,還將土匪打得落花流水,取得了驚險又傳奇的一場勝利!

1 阅读:996

野史記錄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