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大名鼎鼎的玄武門事變,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到底是誰的錯?

南笙舞娛 2024-05-10 13:17:11
前言

世人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踏著親人的鮮血登上了王位,“弑兄逼父”的手段也是讓人诟病。

這件事情牽涉宮廷政治、家族利益和權力鬥爭,同時也給唐朝的政治格局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那麽玄武門事變究竟是如何發生的?誰是罪魁禍首?

玄武門背景

唐朝剛剛開始的時候,李建成是開國皇帝的第一個兒子,所以順理成章地成爲了太子。

而李世民作爲第二個兒子則是被封爲了秦王,當時唐朝只是控制了當地的一部分兄弟,兩人關系也是不錯的,都是爲了天下統一的這個目標而努力著。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李世民帶兵攻打外來者和叛變者,軍官是越來越大,地位也是越來越高。

李世民和李建成兩人的關系也開始發生了變化,李世民的存在已經開始威脅到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兩人開始從親密無間的兄弟變成了無法調節的敵人。

在剛開始的時候,李世民和李建成的鬥爭還是比較隱晦的,兄弟兩人雖然是很討厭對方,但是還是在乎臉面的,只要是面子上過得去就行了,然而在武德七年的時候,隨著楊文幹的事情發生,李世民和李建成算是徹底地鬧掰了。

楊文剛事件大致就是李世民爲了爭奪太子之位,給李建成設了一個局,陷害李建成想要謀反,但是最後李淵識破了李世民的手段,對兄弟兩人也算是各打50大板,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李建成知道李世民爲了奪得太子之位,已經開始對自己下手了,自己也不會坐以待斃,李建成也開始積極地面對李世民帶來的挑戰,兄弟兩人開始爭奪太子之位。

爭奪這個位置帶來的惡化則是唐朝高層的徹底分裂。

資治通鑒·唐紀·唐紀七

兩人都十分地出色,都有很多的追捧者,但是隨著兩人的鬥爭越來越激烈,朝廷也開始紛紛地站隊。

如此一來,唐朝朝廷內部也開始實行分裂,作爲父親的李淵也十分地頭疼,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間的矛盾,可以說是李淵一手造成的。

在李淵剛起兵的時候,心裏面已經給自己的兒子分配了任務,進行了以後在朝廷上的定位,年長一點的李建成負責幫李淵去結交士族,而年幼的李世民則一直待在李淵的身邊,掌管軍事上的一些事情。

李淵這種行爲肯定是想讓兩個人走不同的道路,以後也會走向不同的人生,李建成負責結交士族,所以得到了很多士族人的支持,而李世民一直將李淵帶到自己的身邊。

李世民剛開始的時候,便開始接觸了軍隊,所以在戰鬥方面比較地有才,這一點爲後期的唐朝統一天下也奠定了基礎。

但是在唐朝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李建成也不是沒有上過戰場,李建成曾經也有很多次帶兵出戰,雖然最後的結果沒有李世民那麽地好,但是也是上過戰場的。

《資治通鑒·唐紀·上自出玄武門》

大業13年李淵從太原開始起兵後一路就襲擊到長安,李建成則主動帶兵,李世民是歸他統領的,所以在此之間李建成確實是非常強大的,雖然很多工作也都是李世民提的意見所以才做成的。

在武德元年的時候,唐朝剛開國的時候,李建成的任務就是負責開始協助李淵,讓李建成多了解朝廷事務。

在武德第2年的時候,李建成也有過短暫地平定過農民起義,還接受了投降的河西地區。

武德第三年的時候,李世民前去討伐王世充的時候,李建成也沒有休息,而是去鎮守北邊,所以唐朝的建立對于李建成和李世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也不難看出李建成打仗的能力確實是不如李世民,但是歸根到底還是李淵最初開始對兩人的定位就不同。

在李淵的規劃中李建成就負責坐等江山,而李世民就負責打江山的,所以在一統天下的過程中,能打的將領和精兵也全部都在李世民的手下。

正因爲兩人區別對待,導致幾年後的處境截然不同,李世民這邊實力雄厚,對軍隊的掌控能力也十分地強大。

李建成這邊則是在底層軍隊當中幾乎就沒有什麽人支持他,支持他的更多就是士族,所以在這種局面下,李淵選擇作出了打壓李世民,鞏固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但李淵也沒有將李世民完全地打壓下去,他想要用這種辦法維護了兩個兒子的利益,但沒想到的是讓兩個兒子造成了這樣的局面。

玄武門之變

隨著李世民和李建成的鬥爭徹底地爆發,兄弟兩人也抛棄了所有的兄弟之情,開始對對方下死手,甚至不惜殺死對方。

李建成曾經弄了一匹未馴服的野馬,讓李世民騎,本來是想讓李世民直接摔死的,但是李世民最後則是因爲騎馬技術好,所以成功地躲過此劫難。

李建成也是多次給李世民下毒,想要毒死李世民,但是幸虧李世民喝得不多,又將毒酒吐了吐出來,這才沒有讓李建成得逞,兩人通過這些事情徹底地化身爲仇恨。

爲了殺害李建成,李世民開始秘密地籌集軍隊,開始爲接下來的事情做計劃。

公元626年7月2日,一場精心策劃的時間在玄武門悄悄地上演,李世民帶領著自己的團隊在玄武門布下了天羅地網,准備和李建成進行一場決定性的戰鬥。

在玄武門開始戰鬥後,面對李世民,李建成帶著部隊想要反擊,但是最後還是沒能夠成功沒有挽回當時的局面,也是以失敗告終。

李世民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哥哥,李世民的馬兒受到驚嚇一路跑到了玄武門旁邊的樹林裏,李世民最後跌落下馬。

李世民跌落下馬的時候,李元吉迅速追了上來,想要用弓箭射死李世民,但是最後還是沒有將李世民勒死,幸虧李世民的手下及時趕到,救下了李世民,順手又幹掉了李元及。

這時候的援兵已經到達玄武門門外,援兵沒有等到戰鬥,等來的卻是李世民拿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頭顱出現的時候,看到頭顱的戰士們在玄武門外鴉雀無聲。

此後李世民讓手下的人接管長安城,上面也是說明了李建成要造反,李世民是因爲迫不得已,才將李建成和李元吉殺害。

這場戰役李世民也迎來了成功,李世民也算是完全掌握了皇宮的王權。

李世民這番操作後,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已經在李世民的掌控當中了,李淵雖然是皇帝,卻已經無可奈何,李世民回到京城後也想要李淵接受這件事情,並且讓李世民當成太子,禅位給了他。

李淵在權衡利弊之後明確表示對李世民的才能給予認可,並且決定封他爲皇太子賦予他合法的皇位繼承權。

這無疑是在對天下宣告,李世民是有權利繼承這個皇位的,然而在這一系列事情發生後並沒有停止改變。

《資治通鑒·唐紀·唐紀六》

經過這一事變後,李世民也是如願得到了皇位,但是這個皇位,李世民是踩到了自己兄弟身上才得到的,這也成了李世民一輩子難以抹去的汙點。

結語

玄武門之變是唐朝曆史上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爲唐朝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一事件也暴露了唐朝早期政治鬥爭的殘酷性,對後來的政治文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唐朝後續的曆史發展軌迹。

1 阅读:47
评论列表
  • 2024-05-13 22:56

    你這語言組織能力差不多趕上小學二年級的娃娃了

  • 2024-05-12 17:07

    李世民迫不得已殺李建成李元吉,也是迫不得已發動玄武門,都怪李建成不宰了李世民,要是之前聽魏征的宰了李世民,李世民不就殺不了李建成了,就算李世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錯,難道李建成就沒錯了嗎

南笙舞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