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離開北京,俄提醒中國當心,中美是戰是和,我防長開門見山

薛媽陪娃 2023-06-21 15:50:28

布林肯結束訪華任務離開北京,俄專家主動提醒中國要當心美國在台灣問題上耍小伎倆,未來中美是戰是和,李尚福防長已經給出明確答案,美國這次得聽懂了。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在6月19日與中方高層進行會晤之後,順利完成了本次訪華之行,在當天他搭乘專機離開中國前往英國開啓了新的訪問之行。而對于本次布林肯的訪華,全球各國媒體和專家學者都高度關注。畢竟當前中美關系的好與壞對全球經濟、政治和安全局勢會産生難以想象的影響,因此布林肯的訪華之行不僅背負著美國政府的期望,也背負著全球不少國家的期待,因爲他們是真的希望布林肯在訪華之行中可以讓中美關系得到緩和。那麽大家認爲布林肯本次訪華是否完成了預期的目標呢?歡迎留言寫下你的看法。我們也發現布林肯在結束本次訪華任務前特意強調稱,中美兩國都同意有必要“穩定”兩個世界性大國之間的雙邊關系。雖然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尚未達成一致共識,但他對于中美關系的緩和與發展充滿了期待和希望。

作爲美國政府近5年來首位訪華的高級官員,美國智庫專家認爲,在早前推遲這次行程後,布林肯時隔4個月後的訪華也是中美關系開始走向緩和的一個重要標志,稱之爲檢驗中美關系的“試金石”也不爲過。當然了,布林肯對于本次訪華之行也並沒有“抱有太高的期待”,一方面他並不認爲只通過一次訪華之行就可以讓中美關系重回正軌。另一方面,當前中美兩軍之間的對話溝通依然還處于中斷的狀態,雖然美國防長奧斯汀在本次香格裏拉對話會上嘗試與李尚福防長進行線下會晤,但遭到了中方的拒絕,理由是“現在時機還不成熟”,這其實就是對美國的一次有效反制。畢竟現階段李尚福防長還處于美國的制裁名單中,如果說美國沒有拿出中方想看到的誠意和態度,那麽中美兩軍的通話機制想要恢複完全是白日做夢。

因此布林肯也明確指出,這次訪華期間他提到了重建中美對話溝通機制的重要性,下一階段他將會推動恢複這一機制的進展。不過在俄羅斯專家阿列克謝·費年科看來,布林肯訪華其實也就是美國對中國的一次試探,並沒有與中國緩和關系的打算,因此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結果也是非常正常的情況。那麽布林肯本次訪華的目的到底是什麽?費年科分析認爲,布林肯訪華其實就是釋放煙霧彈,而真實目的其實就是盡可能的拖延時間,給美國未來軍事介入台海沖突做准備,同時也給台當局爭取更多的“備戰時間”,未來台海沖突爆發之後,可以讓“美台”擁有更多的優勢和主動權。盡管費年科這個觀點有些離譜和不可思議,但是如果細細思索一番,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還有幾分道理。我們都知道,每次中美高層會晤,台灣問題都會是一個核心議題,本次會晤也不例外。

中國外長秦剛在與布林肯會晤的時候就闡明了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嚴正立場和態度,也算是給美國發出的一次提醒和警告,但是美國會就此放棄打“台灣牌”麽?我想這種可能性基本上等同于零。即使布林肯在會晤中強調會繼續堅持一中原則,不支持“台獨”,但轉過來美國對台軍售以及派遣議員政客竄台的挑釁行爲並不會停止。說白了,美國是鐵了心要利用台灣問題制衡中國,或許“以台制華”已經成爲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唯一選擇”。之所以美國會選擇拖延時間,這可能跟俄烏沖突有一定的關系。在本次烏克蘭危機中,美國聯合北約對烏克蘭提供軍援,但持續了一年多的軍事援助也讓美國軍工企業不堪重負,甚至還出現了抽調庫存武器裝備確保軍援的情況,這也說明以當前美國的軍工實力還不足以支撐和中國爆發一場全面的高強度常規戰爭,所以美國需要提升自己的軍工實力。

不過未來中美兩國在台灣問題上是戰是和完全取決于美國的選擇,如果美國是鐵了心要幹涉台海沖突,阻撓中國實現兩岸統一,那麽美國就做好接受“一場恥辱失敗”的准備,因爲不少軍事專家都不看好美國在亞太地區與中國對抗的時候還可以繼續保持軍事優勢,搞不好會被徹底壓制。而且在本次香格裏拉對話會上,李尚福防長已經就台灣問題亮出了三個“絕不”觀點,即絕不允許台當局“挾洋謀獨”,絕不允許外部勢力“以台制華”,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所以,這就是中國大陸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和態度,美國應該得看清形勢,也應該聽懂中方的警告。

0 阅读:9

薛媽陪娃

簡介:尋找快樂,陪孩子一起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