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者》王一博的50塊大洋工資放在現在是多少錢?

進擊的書蟲 2024-03-28 20:58:59

在熱播劇《追風者》中,王一博扮演的魏若來剛到中央銀行工作時,工資是15塊大洋,後來沈圖南給他漲到了50塊大洋一個月,魏若來興奮不已,甚至有點不敢置信。這部劇背景設定是1930左右的民國時代,那麽魏若來的這個收入在當時算個什麽水平呢?如果把他的工資放到現在算不算高薪呢?

下面我們就詳細分析一下:

開始咱們先大概說一下在民國時期的大洋和人民幣的兌換:

在民國以前時期(1912年以前),一塊大洋(一兩銀子、一枚銀元)≈800元人民幣;

在民國時期(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一塊大洋≈400元人民幣;

在解放後(1949年10月1日之後)一塊大洋≈200元人民幣。

根據以上的兌換數值,劇中的時代背景是1930年左右,我們可以得出魏若來的50塊大洋,約等于現在的20000塊,這個收入在現在的中國,也絕對算得上是高薪的工作了,更何況魏若來是在中央銀行工作,相當于現在的中央人民銀行,這不僅僅是收入的問題,身份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中央銀行行長的親傳弟子,以後的發展不可限量,說上一句人上人也不爲過。

上面的算法只是粗略的算一下,當然,這種換算方法不是特別准確,要想更精確的算出准確的兌換數值,我們還要對比一下,當時人的收入和大洋的購買力!

那麽,當時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大概是多少呢?據了解,在民國時期的上海,普通工人一個月大概可以賺20-40塊大洋,教師、醫生、記者等人員的月工資大概有100-200大洋,這已經算很可觀的收入了,生活能過得相當滋潤了。相信魯迅先生大家都不陌生吧!

魯迅先生,當時一個月的工資大概是300塊大洋,再加上每個月他還要發表一些文章,稿費可是論字算的,魯迅先生每個月的保守收入爲120000塊,這還只是他的工資收入,稿費沒有算,總體算下來,一年200萬的收入還是有的。

當時的大洋購買力是很驚人的,魯迅先生一個月的工資可以在北京買一套四合院,也就是300塊大洋。在民國初期,一塊大洋能夠買很多的東西,1920-1925年上海一塊大洋可以買30斤大米或8斤豬肉,但是到1936年以後,物價上漲開始上漲,一塊大洋在上海可以買16斤大米或4-5斤豬肉,但是工人的工資也隨著上漲。

現在再說一下《追風者》王一博的50塊大洋工資在那個時代算不算高薪?劇中的背景已經是1930年以後了,所以魏若來的50塊大洋在平民眼中也只是比較高而已。

我們再順便了解一下民國時期的工作階級體系:政府公務員、軍隊高級指揮官、教育界人士(教授、大學教師、普通老師)、社會專業人士(記者、律師、醫生、工程師等)、普通工人和人力車夫、農民。

根據當時國民黨公布的消息,蔣介石和李宗仁等高級將領工資是800大洋,當然還有各種補助,加起來不只這些,還有就是這些大人物都身兼數職,每一個職位都要領一份工資,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們估計也不會靠工資活著。另一個和魯迅同時代的文豪胡適的工資更多,補貼+俸祿每個月要1400塊大洋,比老蔣還要多。

0 阅读:101

進擊的書蟲

簡介:寫閑文,扯八卦,聊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