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消費升級降級,你看懂了嗎

汽車商業評論 2024-05-13 14:53:20

撰文 / 牛跟尚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琚 佳

“30萬(元)以上的乘用車市場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了12%,這可能在以前中國汽車消費升級趨勢裏是大家想象不到的。如果用今年的一季度跟去年的一季度做同比,尤其是傳統燃油車豪華品牌的主力車型,終端成交價下降了10-15個點。”理想汽車産品線總裁劉傑在北京車展期間說,今年市場變化太劇烈。

根據5月10日發布的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數據,當月中國乘用車零售153.2萬輛,同比下降5.7%,環比下降9.4%。其中,4月豪華車零售20萬輛,同比下降12%,環比下降24%,豪華品牌零售份額13.2%,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尤其傳統豪華車市場需求並不很強。

中國汽車行業5月11日發布的另一份數據顯示,1-4月,30萬-50萬元以上傳統燃油乘用車細分市場上,只有40萬-50萬元的細分市場同比增長14.7%,而30萬-35萬元、35萬-40萬元、50萬元以上市場均同比下滑。

具有鮮明對比意味的是,同級的新能源乘用車細分市場上,除40萬-50萬元細分市場同比下降12.6%外,其他對應的三大細分市場均同比高增長,尤其50萬元以上市場銷量達到6.5萬輛,高于同級燃油車銷量的6.1萬輛,同比增長322%。

乘聯會指出,因價格不穩等因素導致消費者觀望氣氛濃重,4月乘用車零售出現周期性環比下行走勢,新能源車的新車價格戰帶來一定增量,但持續性也不強,內部分化嚴重。持續價格戰下的常規燃油車型大部分沒有持續降價的空間,因此市場被新能源車加速侵蝕,帶來部分用戶的觀望,這進一步抑制了銷量提升空間。

這是否意味著消費趨勢在發生新的變化?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向汽車商業評論表示,消費降級趨勢看不到,只能看到消費升級趨勢,因爲大家看到是中國消費者現在基本多在買20萬元以上的車,15萬、20萬、30萬元的車賣得都特別好,而10萬元左右的車賣得相對不太好,不知道是因爲消費者升級了還是消費者暫時不買車因素影響。

以2024北京車展爲例,大家看的基本都是各大車企推的出B、C級以上的中型車和豪華車,四米七八或五米以上的車,動辄就是20萬元以上的售價。這樣就不是消費降級。

據不完全統計,本屆北京車展推出約25款重點新車,預售價或預估價都在12萬-15萬元以上,例如比亞迪Ocean-M、吉利銀河E5、零跑C16等車型將價格區間拉升到20萬元,啓源E07預售價30萬元,深藍G318高配版預售價30萬元,智己L6高配版預售價33萬元。

如果說30萬元不是天花板,北京車展上的新能源汽車動辄定價在50萬元、百萬元。北汽新能源與華爲聯合開發的享界S9預售價50萬元左右,路特斯Emeya繁花指導價66.8萬-118萬元,仰望U7預售價70萬-100萬元,高端定制的猛士M-HUNTER狩獵者的預售價公布是368萬元起,定制化奢華架構3.0架構下純電超豪——勞斯萊斯閃靈定價575萬元。

“消費降級”是2018年十大新詞語之一。

那一年,中國車市出現近30年以來罕見的負增長,中國新車産銷累計分別完成2780.92萬輛和2808.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16%和2.76%,雖然連續十年蟬聯全球第一,但銷量爲1990年以來首次年度下降。

針對中國汽車消費降級的說法,國家信息中心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在4月13日舉行的軒轅之學巨浪5班課程上,用觀測到的數據說明“汽車消費還是在升級”。他強調,國家信息中心不是汽車行業一個機構,相對來說比較客觀。

徐長明首先分享汽車內需的概念,國內的汽車銷售量是個批發概念,包括國産車在國內銷售部分,也包括進口車在國內銷售部分,既不是産量,也不是國內總的國産車銷量,它是一個內需的概念。

汽車內需從2018年開始下降,連續下降3年,從2021年開始增長,到2023年連續3年增長,其中乘用車內需達到2241萬輛,增加99萬輛,增長4.6%。

從2018年到2023年的中國車市銷量結構看,30萬元以上汽車從7%漲到15%,2018年只有161萬輛,2023年漲到336萬輛,翻了一倍還要多;

10萬元以下的汽車,從38.9%降到18.5%,低價車的銷量下降,分母就下來,因爲它占絕對量大些;

20萬-30萬元的汽車,2019年從上一年的264萬輛下降到252萬輛,之後一直增長,到2023漲到381萬輛;

15萬-20萬的汽車,2020年最低,爲272萬輛,2023又漲到399萬輛,比之前高峰點2018年的309萬輛,也是更高。

徐長明認爲:”高價位汽車銷量在增長,這是一個大趨勢,這說明汽車消費還是在升級。”

但是整個産業鏈運營主體的真實體驗不如數據好。這是因爲,從需求曲線看,不降價,銷量就下降,導致對汽車方面的宏觀總需求是負增長。

從消費者信心指數看,2018年和2019年以及2022年初還可以,到2022年3月開始掉下來。2023年初漲了一點,到年底基本上維持在80%。跟正常年份相比,消費者的信心還有40個百分點的落差,就會反映到消費者需求上。

從中小企業家信心指數看,2023年在50%左右,而2019年在60%-70%水平。

這兩個指標反映,雖然GDP增長了,收入有所增長,但反映在汽車的需求上可能下降。

2023年銷量增長主要靠降價,價格的下降,需求就會有所增長。降價帶來的效果不僅是99萬輛的增量,如果沒有降價,2023年銷量應該是下降,降價的效果可能是兩三個99萬輛。

從更長的時間維度看,今年前4個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零售636.4萬輛,同比增長8%。

其中,4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産出指數分別爲50.4%、51.2%和51.7%,三大指數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對車市的穩定促進有明顯作用。

同時,國家層面針對汽車行業的政策指引頻出,隨著以舊換新、報廢更新政策的出台和逐步落地,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崔東樹表示,國家對當前“促進消費、提振內需”的通盤考慮和細節把握日趨清晰和精准,市場“淘汰更新”和“換購更新”的消費潛力將逐步得到釋放,有益于未來幾個月的車市逐步走強。

崔東樹建議,看中國車市基盤,關鍵是推動主流普通消費者購買,也就是小型和緊湊級的A級車,就是購買20萬元以下——10萬元左右或以下,甚至是5萬元A0的電動車,以中低價的産品拉動消費。

0 阅读:276

汽車商業評論

簡介:中國汽車商業報道第一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