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恒星系統竟然距離太陽最近?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隱藏著什麽?

超自然現象探索官 2023-12-14 09:02:29

尊敬的讀者,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我的文章,這是對我努力的肯定,也是持續創作的動力,向您致以我最誠摯的敬意,希望能得到您的一個"關注",在此感謝!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大量的結構化無線電信號從地球發射到太空。這種噪音早已傳到許多其他恒星系統。但只有其中一顆距離我們相對較近——大約4.37光年。這是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需要確認

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統由三顆恒星組成。其中兩個距離非常近,看起來像是一個光源。它們之間的距離從 11.2 到 35 個天文單位不等。最大的恒星是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A——主序星。它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恒星,發出的光是恒星的 1.5 倍。

它比太陽重8%,大25%。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A 存在系外行星。直到 2021 年,紅外光譜中才記錄到了一些質量在 9-35 個地球範圍內的天體存在的證據。據推測,這個天體在距恒星 1.1 個天文單位的距離處自轉,在一個地球年內旋轉一周。所有這些數據仍然需要通過地面天文台的觀測或使用詹姆斯·韋伯望遠鏡來確認。

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B 也是一顆主序星。但它比太陽小12%。其表面溫度略低于5000℃。這導致恒星呈橙色,其光度只有太陽的一半。盡管在 X 射線範圍內,它發射的能量比同類其他恒星多得多。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B 不穩定,因此經常發生耀斑和噴射。

最近的

有系外行星繞其公轉,情況與半人馬座阿爾法星A相同。2012年,科學家分析了這顆恒星的自身運動,提出在其附近存在一顆行星,其半徑略小于地球,軌道周期爲12 天。僅僅三年後,計算中就發現了數學錯誤。

比鄰星系統的第三顆恒星是紅矮星。它的質量和直徑大約比太陽小七倍。其表面溫度超過2700℃。但她是三個人中離我們最近的。

它距太陽 4.25 光年,因此得名,拉丁語翻譯爲“最近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距離甚至進一步縮短。大約27,600年後,它將減少到3光年。半人馬座比鄰星與其較亮鄰居的距離爲 13000 天文單位。但三十萬年之後就會減少三倍。

圍繞共同質心,比鄰星在 547000 年裏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公轉。它有多達兩顆已確認的系外行星和一顆假設的系外行星。紅外範圍內的研究使得判斷矮星周圍是否存在塵埃環以及許多小型宇宙天體(例如小行星)成爲可能。第一顆行星比鄰星 b 是于 2016 年使用視向速度法發現的。2020 年 VLT 望遠鏡的光譜研究證實了它的存在。

超級地球或迷你海王星

這顆系外行星在 11 天內繞紅矮星旋轉一周。據計算,它的質量大約比地球大10-20%,半徑約爲地球半徑的1.3倍。計算機模型顯示,比鄰星b從其恒星接收到的光能比地球從太陽接收到的光能少一倍半。因此,其表面的平均溫度爲-39°C。

所以這顆系外行星的某些區域很有可能存在液態水。只是它距離紅矮星如此之近,以至于它可能處于潮汐鎖中,並且一側轉向它。如果系外行星有致密的大氣層,那麽其表面的溫度變化就不會那麽劇烈。只有比鄰星像所有紅矮星一樣,經常爆發,將其恒星物質噴射到外太空。因此,這種電離輻射對其行星的大氣層産生有害影響。比鄰星 b 可能受到強大磁場的保護,但它不太可能有磁場。

2020 年,紅矮星比鄰星附近存在第二顆行星被證實。它以距系統中心一個半天文單位的距離旋轉,其軌道周期略多于五年。這顆系外行星的質量估計在 6 到 8 個地球質量之間。半徑尚未確定,也尚未確定應歸類爲哪一類:超級地球或迷你海王星。

飛往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航班

它與紅矮星的距離導致其表面溫度較低,爲-234°C。它可能有一個大小爲木星五個半徑的環系統。半人馬座附近是否存在第三顆行星尚未得到證實。但假設矮星附近有一顆非常小的系外行星,質量爲地球的0.25。一年應持續約五天,表面溫度應達到 87°C。

有趣的是,突破攝星計劃計劃在本世紀上半葉進行,該計劃將向比鄰星發射一千個直徑不超過一厘米的微型探測器。他們將通過超強激光脈沖在地球上膨脹的薄帆從那裏運送它。

他們將以20%光速飛行,並在路上度過20年。他們收集的數據還需要五年才能到達地球。在不久的將來,托利曼望遠鏡預計將被發射進入軌道,該望遠鏡將僅研究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和距離它最近的恒星。

1 阅读:2

超自然現象探索官

簡介:致力于超自然現象、星球科普、天體物理學、天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