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兩個家庭的父母,我終于明白,爲什麽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

嗨豬的家庭 2024-05-04 20:18:47

“跟你說了多少遍了,爲什麽還是不求上進,整天貪玩。”

成爲父母後,是不是也經常對孩子說這樣的話?

知乎上一位媽媽發帖求助:

爲了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她每天花30分鍾給孩子講道理,甚至放棄了自己的愛好,可是,孩子沒有絲毫變化,沒有上進心,沉迷自己的愛好,不好好學習。

帖子發出後,引起了30多萬人的注意,也有很多人給出了建議:

看到評論區這些通透的答案,內心安慰之余,不禁反思自己的育兒過程,也會時常陷入這樣的焦慮:

明明花了心思去教育孩子,可孩子卻越來越難教,反而是那些看似不經意的父母,養出來的孩子總令人羨慕。

曾看到一則新聞,一個16歲男孩,靠撿廢品創業,賺到了第一桶金,爲班級買了象棋和乒乓球。

原以爲,孩子家裏困難,仔細了解後,孩子家裏條件算是小康,每個月也有充足的生活費,“撿廢品創業”純屬他的個人意願,父母不覺得丟人,也從不阻攔。

對比這兩個孩子,想起這樣一句話:教育最大的悲哀,是窮人富養孩子,富人卻讓孩子從底層開始。

彼時,仿佛突然明白,我們的孩子爲什麽越來越難教。

在成爲父母的那一天,我們便渴望孩子將來能有好工作、好生活,實現經濟自由,于是便使出渾身解數,企圖打造出非凡的孩子。

卻忽略了教育的根本,應該是以孩子爲中心,而非用“平凡”或“非凡”來判斷教育的成功與否。

當我們熱衷于“卷”孩子時,如果初心是有偏差的,那麽,接下來的教育過程,必定充滿了抵抗與吞噬的。

多少孩子

毀在父母的“非凡”執念上

前段時間,“神童”張炘炀引起了熱議:

10歲上大學、13歲讀碩士、16歲讀博士,成爲當時最年輕的碩士生和博士生,被大家稱爲神童、天才。

然而,這個人人羨慕的“天才”,卻在28歲時選擇啃老躺平,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背負過多期待的孩子,往往處境艱難。”

翻開張炘炀的成長曆程,就是這句話的真實映像。

上初中時,他成績並不理想;但是,父母爲了追趕速度,堅持讓他跳級。

10歲時,如果複讀一年就能考上985;但是,父母爲了保住“神童”的名號,幫他選了二本。

13歲時,他上大三,老師推薦去德國留學,但是父母爲了能獲取“最小碩士生”的稱號,又拒絕了。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過載的孩子,不過是一台超負荷、超規格運轉的機器。

當父母眼裏只有耀眼的光環,而沒有孩子的特質和需求時,教育就已經走錯了軌道,最終承擔責任的卻是孩子。

張炘炀並不是個例,他父母的教育理念,也不是獨樹一幟的,那些被判定爲“難教”的孩子背後,多少都站著對“非凡”著迷的父母。

報各種培優班、拔高班……不過是希望孩子能出類拔萃;

學鋼琴、學畫畫、學主持……所謂技多不壓身,不過是錦上添花的希冀。

然而,當孩子的地基都不牢時,拔得越高,倒得越快。一匹沒有織成的“錦”,再美麗的花,也無著落處。

教育的有效性、持久性,在于如何撬動生命,而不是將現成的模板、某種期望進行填鴨。

我們喜歡把孩子比作白紙、比作植物,那麽,他們就可以是風景秀麗的江山圖,也可以只是一張平淡無奇白紙;可以是豔麗的牡丹,也可是牆角的無名小花;可以八月盛開,也可以寒冬綻放。

教育的起點

從接納孩子的平凡開始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你做好孩子成爲一個普通人的心理准備了嗎?

從台大教授周志文教育女兒的過程,或許能找到答案。

周教授說女兒自出生就比別人慢一些:

其他孩子已經學會了察言觀色時,女兒卻對自己的眼色渾然不覺;

在學習上,不僅緩慢,而且錯誤百出;

背詩時候,常常背著背著就把兩首詩弄混了;

成績也只能維持中等水平。

很早,他就給女兒下了“不怎麽聰明”的定義。

有一次,女兒有一個進入名校的機會,但是,考慮到名校競爭激烈,結合女兒的情況,他們決定讓女兒留在普通學校。

再後來,他們發現女兒對鋼琴産生了興趣,一邊是越來越繁重的學業,一邊是鋼琴學習的艱辛,然而,他們還是大力支持了。

沒想到,女兒竟靠著鋼琴考進了一所不錯的中學的音樂班。

高興之余,周教授夫妻又迷茫了。

學校雖好,音樂之路卻不易,若是把握不好,其它的路也幾乎斷送了。但是,女兒堅持,他們也沒有阻止。

進入中學後,女兒的成績始終在留級線徘徊,周教授一邊給孩子適當的幫助,一邊在心裏做好了考不上大學的心理准備。

沒想到,女兒最後卻考上了知名的東海大學。

看完周教授的分享,真心佩服他的教育智慧。

但是,透過他的分享也不難看出,爲人父母,要接納孩子的普通並非易事。

只不過,平凡本就是每個人的起點,堅持把平凡的路走穩,才有機會躍至非凡。

正如教育學家威廉·馬丁所說:

“不要教育你的孩子去追求卓越的人生,把平凡活生生地展現在他們面前,不平凡自然就會出現。”

當父母接納了孩子的普通,便更容易看見孩子的優勢。

沒有了“高期待”的焦慮,便擁有更多耐心去靜待孩子花開。

抛棄了“平凡羞恥感”

是爲人父母的修行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特別理解,父母對子女的一片苦心,但是,人生終歸是孩子的自己的,哪怕父母再善籌謀,也未必人人能登頂峰。

看過一個題爲《精英教育:花了6000萬養的孩子,現在怎麽樣》的帖子:

帖子的主角年過60,事業有成,高薪厚職,有3個孩子,從托班到大學,走的都是國際路線,人均花費約2000萬。

然而,34歲畢業于英國名校學牙醫的老大,畢業後只想搞攝影,堅持了幾年,又對神學癡迷,如今連養活自己的能力都沒有。

31歲的老二也是在英國名校學的建築,畢業後在一個普通的單位,拿著一份普通的工資,與父母同住。

最小的孩子26歲,到英國念大學沒多久就因抑郁被退學,治療了一年多才恢複正常,去了澳大利亞學醫,如今也靠父母接濟過活。

不禁唏噓,父母辛苦一場,到底是爲了什麽?

前段時間,網上流行的一個詞,或許能回答:平凡羞恥感。

想必很多人小時候,都被問這樣的問題:長大了想做什麽?

如果我們說,想當科學家、老師、醫生、律師等,便會得到誇獎與支持;

若是我們說,想開一間小賣部、做廚師、種菜,大概率會被嘲笑,有時候還會被貼上“沒出息”的標簽。

言外之意,平凡,便是一種羞恥。

當我們爲人父母後,又在無形中,將這種“平凡羞恥感”壓在了孩子身上,一代代輪回。

殊不知,平凡也好,非凡也罷,都不過是生命的一種生存狀態。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能讓一個人越走越好、越走越遠的,從來都不是高學曆、高薪水,而是擔當作爲、不懼風雨的穩定內核。

父母子女一場,本就是一場彼此共赴成長的盛宴。

如果你正在被“平凡羞恥”綁架著,爲了孩子的未來而焦慮,請借著養育孩子之機,抛棄這種感覺,給自己一個重生的機會,也給孩子一個做自己的機會。

寫在最後:

人生有三大境界:接受父母平凡、接受自己平凡、接受子女平凡。

平凡並不等于失敗,不同孩子有不同的天賦和才能。

而父母需要做的是,讓孩子脫離世俗意義上成功的桎梏,幫助孩子勇敢做自己。

最好的教育,不是“狂熱”地激勵,也不是“刻意”地打壓,而是接受孩子生而平凡的同時,發現孩子身上的光芒。

1 阅读:3

嗨豬的家庭

簡介:本號主要以分享親子教育、育兒、家庭關系等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