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倚天》第一惡人,先殺郭靖,再殺楊過,還把郭襄逼得出家

耳東品文史 2024-04-16 00:02:08

《倚天屠龍記》無疑是一部優秀的作品,你若單單只將它視爲一部獨立的作品,那它無疑是優秀的,畢竟這是屬于張無忌的故事,而張無忌這個角色則堪稱如今某些網絡爽文主角的鼻祖,各種神功都被他習得,各路美人都投懷送抱,著實是爽。

但作爲“射雕三部曲”的完結篇,《倚天屠龍記》卻未必能讓所有的金庸迷滿意,究其原因,就在于金庸跳過了“後神雕時代”的那一段故事,甚至連郭靖、楊過這些關鍵角色的結局,金庸也沒一五一十的展開細說,著實是不該。

所以郭靖和楊過是怎麽死的?或許都是被同一位反派所殺,而郭襄也是被那人逼得出家。

一、郭靖之死

郭靖是怎麽死的?其實嚴格來說,金庸是有將這個結局寫出來的,但也僅僅只是一筆帶過罷了。

(郭靖、黃蓉劇照)

那是峨眉派傳人周芷若提到的一句:“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爲時不及。”

但也正因爲金庸沒有展開細說,這段劇情不免耐人尋味,畢竟以郭靖的武功水平,又有何人能夠殺得了他?

光是那降龍十八掌就讓他有以一敵百乃至以一敵千的能力,再加上左右互搏,即便蒙古一方又招募到了堪比金輪法王的高手,怕也難敵郭靖。

莫不是殺死郭靖那人是百損道人?說他是《倚天》第一惡人,似乎也說得通,在正篇故事中登場的玄冥二老就是那妖道的弟子,他們所使出的玄冥神掌就足以讓張無忌生不如死,哪怕是當年已經練就了武當九陽功的張三豐也沒法幫張無忌祛毒,足見那邪功有多犀利。

從玄冥二老願意爲汝陽王賣命來看,他們也確實有可能是繼承了師父百損道人的位置,不過百損道人真的傷得了郭靖嗎?

別忘了,當年的郭靖可是喝了蛇血,有了百毒不侵之體,如此一來,玄冥神掌那寒毒也未必能傷得了郭靖了。

(忽必烈、金輪法王劇照)

可不是他,還能是誰?答案很簡單,忽必烈。

忽必烈早在《神雕俠侶》中就已經登場了,而在“後神雕時代”,也可以說是“前射雕時代”,他就是中原群雄最大的敵人,正是在他的統領下,蒙古人才能入主中原,而那百損道人再強,也不過是他的走狗罷了。

不過忽必烈何德何能殺得了郭靖?

很簡單,就憑他那張臉。

郭靖是個重情之人,當年他前去蒙古軍營面見忽必烈時,這叔侄二人之間就都真情流露了一番,是的,別忘了,他們雖然站在敵對的立場,二人之間的關系卻是叔侄。

你且看原著描述:“忽必烈聽報郭靖竟然來到,又驚又喜,忙叫請進帳來。郭靖走進大帳,只見一位青年王爺居中而坐,方面大耳,兩目深陷,不由得一怔:“此人竟與他父親拖雷一模一樣。”想起少年時與拖雷情深義重,此時卻已陰陽相隔,不禁眼眶一紅,險些兒掉下淚來……郭靖還了一揖,說道:‘拖雷安答和我情逾骨肉,我幼時母子倆托庇成吉思汗麾下,極仗令尊照拂。令尊英年,如日方中,不意忽爾謝世,令人思之神傷。’說著不禁淚下。忽必烈見他言辭懇摯,動了真情,也不由得傷感。”

看著忽必烈那張臉,郭靖就不免想起當年的好兄弟拖雷,他如何能痛下殺手,可戰場之上容不得半點猶豫,那片刻的遲疑就會成爲敵人拿捏他的軟肋,郭靖會因一時疏忽而被蒙古大軍淹沒,也就說得通了。

二、被追殺的楊過

除了郭靖之外,楊過也極有可能是死在忽必烈手中。

當年的那場襄陽大戰中,楊過無疑是最亮眼的存在,他如同救世主一般帶著妻子小龍女與雕兄登場,殺了金輪法王,又以飛石殺蒙哥,他是襄陽城的英雄,哪怕是郭靖的風頭都不及他。

(楊過劇照)

然而楊過在襄陽城中有多風光,在蒙古一方看來就有多可惡。

其實楊過的可惡之處在于他當年還曾與蒙古群雄共事,畢竟當年他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一度有心刺殺郭靖,爲此,他不惜勾結蒙古人,差點一失足成千古恨,所幸他迷途知返,才不至于釀成大錯。

不過無論如何,此時的他不僅是背刺了蒙古的罪人,更是殺害蒙哥的凶手。

當然,從忽必烈的視角看來,蒙哥不死,他絕無機會上位,但從明面上來說,他也不可能因此而感到慶幸,哪怕抛開骨肉親情不談,即便是做做樣子,他也必須要將楊過視爲仇人,繼而派出蒙古大軍布下天羅地網,哪怕是把中原地區翻個底朝天,也必須要將楊過揪出來。

至于楊過最終的結局是什麽,或許從郭襄的經曆就能看出來。

三、無可奈何的郭襄

當楊過與小龍女在絕情谷底重逢之後,郭襄就徹底出局了,哪怕楊過許諾她今後無論遇上什麽事,無論手中有沒有金針,都會趕赴她身邊,幫她排憂解難。

(郭襄劇照)

但楊過始終還是食言了,自華山一別,郭襄就再沒見過楊過,但郭襄是何等執著之人,她可沒有輕易放棄楊過,畢竟《倚天屠龍記》的開篇正是以郭襄尋找楊過爲線索展開的,這也是爲何筆者說忽必烈是“倚天第一惡人”,那是因爲包括他、楊過、郭襄、郭靖這些老角色都是客觀存在于《倚天屠龍記》中的,只是登場時間不長,或者只存在于背景設定中。

回到郭襄身上來,哪怕時隔多年,她都依舊在尋找楊過的下落,可爲何到了四十歲那年,她卻選擇在峨眉山出家?難道她的執念不該越來越深嗎?

(張三豐劇照)

只有一種解釋,楊過死了,楊過被蒙古人殺死的消息傳到了她耳朵裏,她頓時失去人生目標,這才選擇出家。即便是張三豐這等高手,也拿忽必烈沒法子。

如此一來,一切就說得通了,而這也是金庸故事的魅力,即便是沒有被明確寫出來的故事,也早已藏在細枝末節中,值得讀者反複品味。

0 阅读: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