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遂人願!延續洋牡丹花期,繪出香山“油彩畫”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4-16 16:05:17

4月的香山,是花毛茛的世界。這種別名“洋牡丹”的花有著與牡丹一樣豐滿的花瓣和絢麗的色彩。

“花毛茛,這個字念gèn,與亘古不變的‘亘’是一個音,這種花最大的特點就是花瓣的層數特別多,最多的可以達到20至30層,而且它的花色特別豔麗,特別搶眼,是名副其實的‘山花之王’……”一說到花毛茛,香山公園園藝隊花卉班班長王征——一個平時比較腼腆的小夥子,立刻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香山公園每年春季利用花毛茛進行景觀布置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了,在公園南北主幹道的佳日園、楓林村等景區,都可以見到這種被稱爲“山花之王”的花卉。

花毛茛好看,卻也很嬌氣。花莖又高又細,花頭卻飽滿沉重,很容易折斷。以往在園內的花朵常常花期未盡就因爲花莖折斷影響了觀賞效果。

“怎麽才能讓莖和葉短小一點呢?”愛鑽研的王征琢磨起來。他想起之前種植梅花的時候,老師傅曾告訴他,水和肥太足了未必是好事,梅花“吃得太飽”反而“徒長條”,就不好好開花了。

“梅花是這樣,花毛茛會不會也是如此呢?”王征先試著給花毛茛多曬太陽,多澆水,多施肥,發現花兒果然一個勁兒地往上躥個,營養都供到花莖和葉子上去了,花朵卻開得並不怎麽好;然後他開始逐漸減少日照以及水肥的量,毛花茛好像感知到了似的,生長有了明顯變化。“花兒發現生長條件變差了,感覺自己要死了,所以急著要繁衍後代,于是便把更多的營養供應到花頭上,花朵就開得特別大,但是花莖和葉子就變短小了。”通過多次試驗,王征發現了自然界的這一奧妙,也得出了一個數據——花毛茛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17攝氏度。

去年11月,王征和同事們開始爲今年春天的花期展覽做准備。將花毛茛的幼苗放進溫室大棚進行培育。在養護的過程中,利用縮短日照時長降低溫度和減少澆水頻次,控制花莖的生長速度。“用我們的俗話說,就是憋著,把花莖憋得短粗,這樣就能更有力量支撐花頭了。”王征笑道。他們還在肥料上做文章,將以往的化學肥料改爲雞糞這樣的有機肥料,並摻入公園自己利用園林廢棄物轉化生成的有機介質,能夠提高土壤的透氣性、滲水性。

解決了花莖的問題,王征和同事們還在研究如何讓花毛茛花色更豔、花期更長。王征挖出一株花毛茛,“你看這株花用的不是咱們傳統種植花卉的塑料盆,而是我們自己動手縫制的無紡布袋。這樣做也是爲了增加根部與土壤之間的滲透性,利用它更好的吸收養分。”

“在幼苗下地後,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們會用麻渣水等進行第一次施肥,當成花種植到園內時,我們再噴上一層肥料水,對葉面進行追肥,就像炒菜出鍋前淋上一層明油,這樣花期更長,花色也會更加豔麗起來。”在王征的筆記本上,記錄著這些花毛茛成長的點點滴滴。

目前,香山公園6000余株花毛茛已經完成景觀布置。今年,整體花莖平均縮短了3-5厘米,花期預計延長兩周的時間,花色也更加嬌豔欲滴,爲踏青賞花帶來更佳的觀賞效果。

“往年只能開三四十天,到4月下旬差不多就結束了。今年預計能開到‘五一’之後,歡迎大家假期來香山,看看我們爲大家准備的‘油彩畫’。”王征自信地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