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難興(二七)成化犁庭的規模不大,爲何成爲朱見深的代表政績

驚心鳥 2024-04-23 13:42:20

說起明憲宗朱見深執政時期的政績,成化犁庭就是第一時間讓人想起的代表作。很多曆史愛好者在誇耀朱見深時,都會將這個政績排在前列,將其作爲朱見深是明君的標志之一。然而從史書上看,成化犁庭只是一場小規模的戰爭,取得的戰績也算不上輝煌,只能是成化初年明君低于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侵略的戰爭之一。遠遠比不上後來王越率軍與北元蒙古各部的激戰,就是與同時期明朝國內平息叛亂的戰爭相比都頗有不如。可就是這樣一場小規模的戰爭,在史書上的名氣卻壓過了後來者,成爲朱見深的代表政績,讓人感到非常意外。

因此很多曆史愛好者在了解了成化年間的曆史發展後提出疑問,是什麽原因使得成化犁庭如此出名,成爲成化年間戰爭的代表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還是要從成化犁庭這場戰役的發生說起。從史書記載來看,這是一場規模很小的戰爭,但是對于中國曆史卻有非凡的意義。尤其是對戰爭另一方建州女真的影響力,直接關系到了後來後金和清朝的建立。因此在後世的很多學者談論這場戰爭的時候,都不會孤立來看他的戰爭規模,而是站在曆史發展的角度。下面筆者便從成化犁庭這場戰役的起因出發,談談它是如何在曆史上出名的。

成化犁庭發生在成化三年,是明朝軍隊與建州女真的戰爭。建州女真成立于明朝初年,本是元朝設立在今黑龍江依蘭縣一帶的兩個萬戶府的女真人。這兩個部族叫胡裏改、斡朵憐們,他們的首領分別是阿哈出、猛哥帖木兒。由于收到周邊其他部落和元草殘余勢力的侵襲,所以他們選擇了南下投靠明朝。永樂元年,阿哈出率領手下向明朝朝貢,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接納,賜名爲李思誠,于是朝廷便在女真故地建州設立了建州衛。然後阿哈出又推薦猛哥帖木兒出任建州衛指揮使,得到了朝廷的同意,于是建州被納入明朝版圖。

建州衛成立後,兩部女真合爲一部,稱之爲建州女真,其勢力範圍不斷的擴張。這些擴張使得建州女真的勢力極具膨脹,兼並了不少周邊的女真部落,于是朝廷又在建州女真的下面設置了毛憐衛。于是建州女真成爲東北方女真人最大的勢力之一,與海西女真、東海女真並稱爲女真三大部。建州女真勢力的膨脹很快就引起了附近的朝鮮人的警覺,雙方爲搶地盤發生了各種沖突,小規模戰爭一直不斷。阿哈出的孫子李滿住爲了躲避朝鮮人的侵襲,在得到朱棣的同意後,便率領部分部族遷移到了婆豬江支流富爾江上遊的“吾彌府”居住。

朝鮮人得寸進尺,不斷的侵襲建州女真的領地,雙方的矛盾非常激烈。在李滿住率領族人西遷至渾河支流蘇子河畔時,猛哥帖木兒已經在婆豬江流域建立了建州左衛,出任建州左衛指揮使。後來爲了躲避朝鮮人的侵略,他征得朱棣的同意,將建州左衛遷回到阿木河地區。猛哥帖木兒南遷後與當地的女真人發生沖突,遭到了安樂州千戶的楊木答兀的襲擊,建州左衛損失慘重。此戰中猛哥帖木兒及其長子阿古被害,次子董山。後來在明朝的幹預下,董山被放還,與猛哥帖木兒的弟弟凡察會商,接受了建州衛指揮使李滿住的繼續南遷的建議。

建州左衛南遷後,董山與叔叔凡察爭奪大權,明朝出面將紛爭平息,並將建州左衛一分爲二,分別爲建州左右衛,並由兩人分別出任指揮使。于是建州女真在明朝治下有三個衛所,分別爲建州衛、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並成爲建州三衛。建州三衛的發展很快再次觸及了朝鮮的利益,于是雙方爭端不斷發生,陷入了發展困境。由于土木堡之變後明軍衰弱,于是陷入發展困境的建州女真便開始蠶食明朝的土地。到了成化三年的時候,建州女真已經成爲明朝東北最大的邊患,明軍多次出兵都無功而返。

朱見深最早並不打算出兵東北,對建州女真采取的是招撫的態度,讓建州三衛派人到北京朝貢。建州衛指揮使李滿住派出了長子李古納哈,而建州左衛則由指揮使董山親自帶隊。在這次進貢過程中,建州女真和明朝鬧得很不愉快。李古納哈、董山等人在朝貢時出言不遜,在朝廷賜宴時口出不敬,並做出指桑罵槐,搶廚人銅牌,並索要素蟒衣、玉帶、金帽之類的事情。當時明朝爲了息事甯人,並沒有對李古納哈、董山等人治罪,反而答應了他們的要求。但這種退讓並沒有讓建州女真的貪欲平息,反而邊境上的侵略越發肆無忌憚。

于是朱見深下令,將李古納哈、董山等人羁押,派軍隊將其送回建州三衛。李古納哈、董山等人不服,在押解隊伍抵達廣甯後發動反抗,殺害明軍出逃。這次沖突導致建州左衛指揮使董山被明軍殺死,李古納哈狼狽逃回建州衛。消息很快傳回北京,朝廷決定對得寸進尺的建州女真出兵。于是朱見深以以總兵官趙輔挂靖虜將軍印,作爲戰役總指揮,左都禦史、遼東總督李秉爲副總指揮,率兵征討建州女真。同事朝廷還向朝鮮國王李瑈下令,讓他派遣軍隊配合明軍圍剿建州女真,形成了對建州三衛的兩面夾擊態勢。

這場戰爭的過程其實是乏善可陳的,明朝和朝鮮的軍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明朝方面出兵五萬,分三路大軍進剿,斬首六百三十余人,俘虜二百四十余人。朝鮮方面由中樞府知事康純率萬余人協助明軍作戰,擒二十余人,斬三百余人。其中主帥康純和大將魚有诏等掃蕩了建州衛的兀彌府諸寨,所過之處,焚燒村寨,搗蕩屯落,遇青壯而殺,逢老幼而俘。建州衛指揮使李滿住父子在山寨攻破後被殺,山寨被付之一炬,還被朝鮮軍隊在大叔上刻字留念。此戰完全是一邊倒的態勢,建州女真並未做出有效的抵抗,就遭到了幾乎滅族的滅頂之災。

從這場戰爭的規模和戰績看,成化犁庭在朱見深時代是完全排不上號的。不但比不上後來王越與蒙古各部的大規模戰爭,連南方的很多地方叛亂的規模都比不了。但是這場戰爭的曆史影響卻是很深遠的,這也成爲它被當作朱見深時代戰爭代表的原因之一。成化犁庭將建州女真三衛打得一蹶不振,一百多年都沒有緩過勁來,直到董山的五世孫努爾哈赤的崛起,這才改變了建州女真孱弱的局面。努爾哈赤一統女真三部,反叛明朝建立後金,這都爲後來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所以在談論清朝曆史時,總會提到建州女真早起被成化犁庭的事情。

在努爾哈赤發迹過程中,尤其是在起兵反叛後團結各部女真的過程中,成化犁庭成爲他團結各部的重要案例。由于成化犁庭實在太狠,努爾哈赤將其認爲是明朝極端手段的代表,並以此威脅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各部。各部爲了避免被明朝再次搞成化犁庭,只能團結在努爾哈赤周圍,于是他得以順利統一女真各部,完成了軍事基礎的建立。成化犁庭還成爲努爾哈赤起兵反叛的主要依據,他將其作爲明朝背信棄義屠殺女真人的案例,在政治上占據一定的道德制高點。這種政治手段也被清朝早期大爲宣傳,使得這場戰爭成爲成化朝名氣最大的戰爭。

與清朝將其作爲明朝背信棄義的反面案例宣傳不同,在明朝人心目之中這場戰爭卻是明朝對清朝最大的勝利。尤其是在明末清初時代,明朝軍隊被清朝軍隊打得不堪一擊。明朝人總是會懷念當初成化犁庭的日子,這種小勝仗也在當時人的這種心理下不斷被放大,最終擁有了遠超其實際戰爭規模和戰績的名聲。因此成化犁庭在這些曆史條件下被發酵,各種傳說嚴重失真,在民間傳說中已經失去了本來的樣子。一場小規模的剿滅邊境部族的戰爭,在很多明末清初的資料上卻成了一場奠定國家大局的戰爭,讓人哭笑不得。

中肯的來評價,這場戰爭只是明朝小規模的局部戰爭,在成化年的戰爭中根本排不上號。因爲給後世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所以成爲後世討論的焦點。因爲建立清朝的努爾哈赤及其後代是建州女真,所以他們把這場失利看得尤其之重,使清朝的文人對這場戰爭的看法和評價嚴重失真。

從當時的曆史環境來評估,明朝處理邊境糾紛時的手段是比較粗糙的,很多戰爭都是由于這些粗糙的手段引發的矛盾,進而使得戰爭擴大化。但這些都是當時曆史的局限性,社會發展在那個時代,並沒有什麽民族平等之說,所以不能站在這個角度評價明朝的所作所爲。

0 阅读:46